何芳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到妇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7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护士的临床观察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情况、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且产后2h 和24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增强对产后出血病人的观察,给予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病患产后出血,缓解病人焦虑的心情,有助于产妇早日康复。
作者:李曼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教育路径应用于产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的300例分娩孕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50例。两组定期进行孕前体检。研究组增加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期健康知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期健康教育评分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此次我院就健康教育提升孕产妇围产期知识掌握度进行的研究显示,孕产期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因此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行TVT术。术前充分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准确避免引起术后腹内压升高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在TVT术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作者:过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艾滋病患者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置效果。方法:本文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对患者全部开展防范处理工作,对医护人员实施预防护理知识的相关培训工作,能够加强对于全面防护的认识,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发生,使得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有效减少,提升预防感染效率。结果:在整个艾滋病患者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中有3名护理人员出现了职业暴露情况,主要是针头刺伤情况,之后及时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在后期检查时,没有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结论:艾滋病患者的职业暴露会产生非常大的危险效果,在临床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护理管理工作,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临床医护疗效,及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做好自我防护管理,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发生率,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帕提古力·卡地;耿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发生在年轻的战士和竞技体育运动员,本文探讨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制、治疗和预防。根据《根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指导部队科学施训,进行医学监督,避免盲目训练,注重劳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
作者:王济翰;李彬;郭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按饮食计划进餐,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作者:徐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卫生人事管理干部的现状和卫生人事管理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现状和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总结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颈病变诊断当中TCT和HPV联合检测的结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80例患者作为不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TCT和HPV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有1项或2项检测异常的患者,为患者配合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测,本研究以病理组织检测结果作为检测的金标准,分析TCT检测和HPV检测与这两种检测结果联合检测的检测价值。结果:经过TCT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有137例,HPV检测阳性患者143例,联合检测阳性患者122例,TCT和HPV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TCT检测与联合检测差异明显,HPV联合检测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采用TCT和HPV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宫颈癌患者的癌变情况进行筛选,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的正确率,提高其特异度,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银;杨培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1例男性精神分裂症致遗尿、尿失禁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致遗尿、尿失禁的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氯氮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将中午服用150mg,晚上服用150mg的剂量换成中午服用225mg,晚上服用75mg,患者尿失禁以及遗尿症状消除。结论:精神分裂症致遗尿、尿失禁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把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的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神经内科中的一些基础护理,研究组的55例脑卒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这样的护理进行4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高达92.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1%;在在生活自理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舒适与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水仙;毛银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慢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适量运动和规律服药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吸烟和酗酒比例低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7.14%。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针对性,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医院药房担负着为患者调配药物的职责,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门诊西药房的工作程序也变得日益复杂,稍有错误便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加之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调剂水平成为各大医院门诊西药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实际出发,对近3年来处方调剂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解决和防范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今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
作者:麦合木提江·阿不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在199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录的报道中的88例曲克芦丁制剂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8例ADR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15-8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2.14±3.78)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稀释剂以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为主,单一用药,ADR发生时间为给药后的10min之内,占38.64%,以变态反应为首,其次为呼吸、消化、神经系统损伤。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充分了解ADR规律特点,加强监测,控制ADR发生几率。
作者:邓粱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冠心病护理体会。方法:28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临床护理模式(14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140例)。结果:A组冠心病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凤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应用于尿液检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180例尿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比这两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接受检查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和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进行结肠造口术的患者132例,并按照手术时间排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加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者都通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预后,提高了患者的医疗依从性。
作者:何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基本痊愈5例,占15%;显著进步12例,占35%;进步11例,占45%,无效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2例,占10%;显著进步6例,占22.5%;进步8例,占35%,无效14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许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常见创面伤口的换药处理方法,总结实际工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创面伤口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方式,通过本组患者换药处理方法总结工作体会。结果:本组201例外伤患者均严格按照病情,对其进行换药处理,且创伤均在短时间内愈合,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根据外伤创面伤口实际情况,给予正确处理,同时严格掌握创面伤口换药处理适应症,显著提高伤口愈合程度。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24例确诊为A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于入院72小时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62例入院后经中心静脉置管给予肠外营养。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并发症、感染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对比血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钙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蛋白及血钙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5.511,4.332,8.612,9.631,3.942,均P <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福春;刘新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效果。方法:抽取近两年(2014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85例,其中42例给予药物治疗+清水洗胃(对照组);另43例给予综合治疗+对症洗胃(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阿托品用量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67%>85.7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其对症的洗胃治疗,并采取综合治疗方式,依据患者误服毒药类型,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