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雪;许人
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对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输液治疗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营养状况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治疗的总体效果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寻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高位颈脊髓损伤的重症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管理、体温失调的护理、胃肠道功能的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护理。结论:对高位脊髓损伤的重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更好地维系生命,恢复功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慧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谱并对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抗菌药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抽取平舆县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诊的146例腹水培养细菌呈现阳性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患者,对对应的培养的细菌进行细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与此同时,做好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腹水感染细菌大肠埃希菌76例,占52.05%;肺炎克雷伯菌16例,占10.96%;表皮葡萄球菌14例,占9.59%;粪球菌14例,占9.59%;铜绿假单胞菌10例,占6.85%;结核杆菌10例,占6.85%;其他细菌6例,占4.11%。通过抗药性研究可以发现,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耐药率则相对较低。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粪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杆菌及其他细菌相对较少。就药物抗性而言,几种常用抗菌药耐药性较高,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作者:逄金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朝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社区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2014年11月-2015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进行自我管理,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预计值比率、6MWD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百草枯肺儿童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和预后结局,提高随访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百草枯中毒合并肺部损害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肺部影响学改变情况,电话随访临床预后结局。结果:百草枯肺损害早期(<7天)主要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斑片影、条索影,可出现气肿表现,如纵膈积气等;中期(7~14天)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及磨玻璃密度影,伴不同程度的间质改变;晚期(>14天)表现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在明确预后结局的患儿中,病死率较高,为52.78%,平均死亡离服毒时间为8.84±7.81天。结论:百草枯肺是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但儿童肺部发育与成人有差异,临床应加强对肺部影像学征象和临床预后结局的长期规范化的随访观察。
作者:吴怡;熊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行血液净化的重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行常规模式血液净化重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死亡率、满意率及环境细菌培养合格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及重症监护时间、不良反应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液入口、透析原液、空气环境、消毒剂环境的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做好质量控制,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美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予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准确地查明细菌种类,早期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并联合雾化吸入、振动排痰,促进痰液排出。严重者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俯卧位通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及手卫生管理。结果:术后7例肺部感染患者,6例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顺利出院,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超早期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预见性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尽早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继发并发症,有效的降低伤残率,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分娩的产妇80例(实验组),在其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另选取80例传统分娩的产妇(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记录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后,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
作者:金艳;钟卫;张华;鲍茹蓉;葛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前列地尔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24h尿蛋白、24h尿量四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酐、尿素、24h尿蛋白、24h尿量四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致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延缓病情发展,减轻对肾脏损伤,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在门诊中时有遇到因为拔牙创口迁延不愈合的病人,表现为创口反复流脓疼痛,患者就诊经历颇为波折,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百姓引起注意。戴女士,77岁,是位事业单位退休职工,8年前曾在做过膝关节手术,当时被检查出有骨质疏松,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阿伦膦酸钠”,一周一片,依从性非常好,8年来一直未有中断过。
作者:陈申国;施更生;金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卫生监督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可以减少因固有经验和传统观察进行监督检查所带来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对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技术含量,提高工作效率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基层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基层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的相关对策。
作者:赵红霞;孔云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辉;付作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眼虹膜萎缩,1例眼角膜轻度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矫正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英;胡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常见原因为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1]。近年来的实验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胃酸过多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作用衰弱等[2]。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各项护理也随之得到重视。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对其进行的饮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手术作为一项微创妇科手术,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手术中由于灌流介质和膨宫压力的作用可以导致水中毒这一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危及患者生命。针对水中毒的发生原因,通过控制宫腔压力,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灌流液的吸收等护理措施,预防水中毒的发生。
作者:方兆芸;袁伟;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是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慢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适量运动和规律服药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吸烟和酗酒比例低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7.14%。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针对性,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护理风险指医院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2]。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疾病存在着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而口服用药是普遍的一种给药方式[3]。我科针对老年患者口服药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对策,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柴蓉;陈汛珏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