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凤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积极心理素质评分、自尊、自卑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等积极心理素质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自尊感(SE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自卑感(F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心态,降低患者的自卑心理,终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在199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录的报道中的88例曲克芦丁制剂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8例ADR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15-8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2.14±3.78)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稀释剂以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为主,单一用药,ADR发生时间为给药后的10min之内,占38.64%,以变态反应为首,其次为呼吸、消化、神经系统损伤。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充分了解ADR规律特点,加强监测,控制ADR发生几率。
作者:邓粱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诊断阴道细菌的过程中,应用3种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妇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了的阴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不同的检验方法,并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予以三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细菌培养法(71.75%)与革兰染色法(31.7%)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PCR检验法(83.3%)与革兰染色法(31.7%)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1),且PCR检验法(83.3%)与细菌培养法(71.75%)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阴道细菌的过程中,应用3种检验方法均可诊断,但是,PCR检验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其准确率略胜一筹,且操作简捷,价格低廉,应广泛推广。
作者: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分娩的产妇80例(实验组),在其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另选取80例传统分娩的产妇(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记录两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导乐分娩后,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总产程时间。
作者:金艳;钟卫;张华;鲍茹蓉;葛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在创伤性截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从身体、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方面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3例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在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并发症均痊愈。患者中,38例患者可自坐、翻身等活动,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路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腹腔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70例患者,平均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早期腹腔灌洗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4%,对照组仅为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腹水淀粉酶含量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腹腔灌洗治疗方式,可有效增加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袁金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3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为消化道穿孔患者。为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明确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穿孔定位周围蜂窝组织炎的患者为24例,腹腔积液22例,腹膜炎改变9例,胃肠壁增厚8例。64层螺旋CT检查中,共诊断出62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诊断穿孔准确率为98.41%(62/63)。穿孔位置在周围蜂窝组织炎的患者为23例,腹腔积液22例,腹膜炎改变10例,胃肠壁增厚8例,术前正确定位诊断率为96.83%(61/63)。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的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临床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能够有效诊断出消化道穿孔问题,同时也能够准确定位患者消化道穿孔的具体位置,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作者:郭辕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有30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27例是经桡动脉穿刺,在桡动脉穿刺置管前均采用改良的Al en’s试验来检查掌部血管弓吻合情况。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监测,在动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管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动态的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指导治疗,但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操作,有很多并发症,而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丽娟;祁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苏州某区20家外资企业的550名在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6.2%。结果:本次调查中,管理人员年龄为31-40岁所占比例高,接近总调查人数的60%,通过计算员工的BMI指数得出19.5%男性超重,15.2%的男性肥胖,而25.0%女性体重存在过轻现象;34.0%员工有吸烟行为,其中烟龄5年以上为74.5%,10年以上为34.9%,饮酒率为48.2%,其中男性为98.2%,女性仅占1.8%,饮食规律的员工比率为44.3%,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管理人员经常运动。47.9%员工的精神压力较低,超过半数的员工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其中面临高强度精神压力的员工占总调查人数的18.9%。结论:根据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得出,员工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收入水平、饮食和职业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其自评健康状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对员工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作者:孙俊;马亚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辉;付作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魏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与胃酸或胆汁反流相关。虽然多数GERD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反流症状,但症状完全消失的比例很小[1]。目前GERD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抑制胃酸分泌,但容易复发。我们应从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入手,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正确地识别和分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正确认识疾病、自觉改善不良情绪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2015年8月至今对GERD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改良体位引流的方法治疗肺脓肿的护理干预及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肺脓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体位引流组(A 组)和常规组(B 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24小时痰量、血气分析氧分压、病灶吸收情况及痰培养阳性率。结果:两组治疗以后后疗效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引流在肺脓肿的干预治疗中有着更好的效果。
作者: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与护理方式,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0例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原因有新生儿免疫力差、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差、医护人员与患儿接触频繁等。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抢救成功38例,1例未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应该从院内各方面的护理措施以及居住布局等加强预防管理,在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之后,要给予及时的抢救,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有效规避输液室护理风险,确保质量与安全是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2]。输液室由于工作繁忙、琐碎、输液高峰时护士配备相对不足,导致护士面临着很多来自职业的损伤,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感染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避免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潘丽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神经内科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二是起病急、易致残,甚至病死率较高;三是多数患者有家属陪伴。因此,针对这些特点,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致死、致残和复发,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应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改变观念,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是现代医院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能否满足健康教育需求,取决于护士有无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的职责能力。要认识到护士对病人的直接帮助,并不能完全解决健康问题,重要是指导病人进行自身护理,正确理解健康的定义。
作者:郭芝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人才教育的需求,翻转课堂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课堂教学新宠。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借助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将生理学课程内容进行切割,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技能掌握水平。
作者:李碧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英;胡松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此类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0名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注射卡介苗疫苗对患者进行预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临床症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使用卡介苗进行预防,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率,患者的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