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社区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选取本社区2014年11月-2015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30例,对照组进行自我管理,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预计值比率、6MWD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全身骨显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代谢异常,由于其属功能性显像,灵敏度高,无创,具有比传统X线检查更早发现病灶的优势[1],因此在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检测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由于患者及临床医生对核医学知识的缺乏,造成患者及部分临床医生谈核色变,因此在骨显现前后的护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重点讨论乳癌患者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前后的准备和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让患者配合检查,以便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影像质量,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意外伤害是青少年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半数儿童的死亡是由伤害所致。我国已将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指标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是学校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无锡市滨湖区于2011年2月正式启动了“江苏疾病控制中心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为掌握本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与学生因病缺课之间的发生规律,我们对全区43所监测学校2014-2015学年因伤害缺课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倪敏华;姬泽薇;王昌松;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妊娠使孕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应激状态,而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其甲状腺功能更是受胎盘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孕妇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足直接影响宫内胎儿发育。临床上,甲减和亚甲减均可导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我们把血清甲状腺激素(T4、T3、FT4、FT3)正常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情况称为亚临床甲减,临床表现除了甲状腺肿大外,通常没有其他甲减症状和体征。孕妇如患有亚临床甲减,可能会通过胎盘血液循环直接影响宫内胎儿智力与体格发育,导致宫内胎儿发育迟缓,产后出生低体重新生儿或伴有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
作者:罗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介入在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肝脓肿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体温恢复时间、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效果好,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依据SPICES评估证据,对脑梗死病人实行护理干预,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53例脑梗死病人进行SPICES评估,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病人出院时在SPICES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作者:周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本社区2015-2016年社区门诊接收的98例老年糖尿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为每一位糖尿病老人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位糖尿病老人进行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结果:经过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与其6月前相比(P<0.05),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的下降。结论: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代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共计21例,占10.5%,其中恶心呕吐14例,腹腔内出血2例,胆漏3例,皮下气肿2例。结论:科学规范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因素较多,常见原因为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1]。近年来的实验表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胃酸过多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作用衰弱等[2]。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随着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疾病治疗的同时,各项护理也随之得到重视。我科自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58例,对其进行的饮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对PubMed收录的近10年肝硬化病理学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肝硬化病理学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患者中挑选,按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实验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美托洛尔,治疗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的病症缓解率为92.0%,高于72.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作用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许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有30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27例是经桡动脉穿刺,在桡动脉穿刺置管前均采用改良的Al en’s试验来检查掌部血管弓吻合情况。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监测,在动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管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动态的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指导治疗,但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操作,有很多并发症,而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丽娟;祁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延长患儿静脉留置针使用天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管理活动小组,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连续3个月我科室接受输液的患儿120个,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效措施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使用天数上升73.96%,延长了患儿留置针的使用天数。结论:品管圈活动进一步规范患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玉红;王霞;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使用四手操作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门诊应用四手操作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温玉兰;赵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组形式作业治疗对学龄前脑瘫儿童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就诊治疗的学龄前脑瘫儿童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一对一作业治疗,实验组患儿三人一组进行作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活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都有所提升,治疗后和治疗前的PedsQL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生存质量提升幅度小于实验组,治疗后的PedsQL评分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结论:分组作业疗法治疗学龄前脑瘫儿童的效果优于传统作业疗法的效果,临床实践时通过分组进行作业治疗,患儿的互动性加强,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运动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司小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1月-2016年1月NYHA评分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91例。经SPSS软件进行中位数计算,血小板范围在102-388×109/L,中位数为211×109/L。根据中位数,将其分为A组(≤中位数):102-211×109/L,n=45,B组:212-388, n=46。根据Chi-Square检验结果,2组患者在身高、体重指数、性别构成、吸烟比例、血脂、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BNP、LEVF%等危险因素及临床资料的分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结果:4周后,A组6-MWT为327.14±29.33m,B组为219.43±33.18m,A组明显高于B组(P=0.022)。A组logBNP为3.81±0.32,B组为2.56±0.67,A组logBNP明显高于B组(P=0.010)(即A组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A组LEVF为44.92±7.71%,B组为35.44±4.36%,A组明显高于B组(P=0.026)。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监测指标中,血小板亦是较重要的监测指标。
作者:郑涛;胡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采取先行试点病区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理人力,完善护士绩效考核与层级管理考评机制,建立多种形式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病区优质工程的实施。结果: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了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兰;杨骏;陈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治疗健康知识知晓率,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8名被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两种治疗方式。结果:中医疗法的治愈率高达95%,西医的治愈率为72%,由于两组差异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比性。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董以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用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提高痛阈值,缓解疼痛,以保证海扶手术的成功实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我院115例海扶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科明显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降低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术中疼痛,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玉婵;安溶溶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