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周水仙;毛银霞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把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的5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神经内科中的一些基础护理,研究组的55例脑卒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这样的护理进行4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高达92.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1%;在在生活自理方面,研究组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舒适与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情景模拟教学在急诊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急诊实习是护理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很多实习护生在急诊科动手机会较少,因此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在急诊科尤为重要。情景式模拟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直观的形式,能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感受,深化对课程知识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急诊临床带教效果。笔者从情景模拟教学的优点及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详叙。

    作者:周霞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此类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0名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注射卡介苗疫苗对患者进行预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临床症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使用卡介苗进行预防,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率,患者的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护长晨会点评”对患者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了解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前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结果: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而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跌倒坠床事件分别由原来2.21%、0.43%下降到0.71%,0.09%。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长晨会点评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吴小娟;俆卫平;蔡白连;刘善铭;袁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分析及护理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同时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重要的心身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1]。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用药依从性高低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光眼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用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决定青光眼治疗的效果[2]。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科对住院的47例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诊治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30例内膜息肉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造影、宫腔镜观察、组织检验等诊断措施。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和造影术的敏感率是93.3%,病理诊断确诊率是71.4%;宫腔镜的敏感率是96.7%,病理诊断确诊率是93.1%。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的敏感率是86.7%,病理诊断准确率是61.5%;宫腔镜敏感率90.0%,病理诊断准确率88.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要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优秀,宫腔镜和宫腔超声以及造影术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可以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条件,安全高效。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收治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结合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进一步开展有效的药学监护工作,分析营养支持方案对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影响,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到整个治疗和监护过程的重要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到整个诊断、治疗过程中,降低了治疗风险,提升了治疗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过程和药学监护管理工作后,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营养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商大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甲组,其治疗方案为输尿管镜碎石术;选择同期另45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总时间等数据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乙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治疗上,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前者结石清除率更高,但后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后者总治疗时间较前者短,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作者:黄金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于专业发展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建立具有专业特点、有利于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新型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医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倪再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应用于尿液检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180例尿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比这两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接受检查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和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佳、价格便宜等优势。但是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尚不清楚,总结近几年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中药淫羊藿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培霞;杨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1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1.1落下首先,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保持地板干燥,室内物品摆放牢固,拖地,应建立能跻身防滑垫一个额外的警告标志,厕所,洗脸;长椅的扶手,稳定性好;病房,走廊和厕所安装扶手。其次,要加强巡查,求助的主动权,对高龄患者常见的心理别人也不想麻烦,护士,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患者家属告知下面的床,卫生间,坐手臂要有人陪伴。提醒老年患者做的生活起居330秒,后两者30秒再次醒来的时候起床,30秒后起床,然后站立,然后静置30秒,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昏厥后走。

    作者: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药企业的销售策略对比研究

    随着医药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药企业销售营销策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医药行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其涉及到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企业的销售营销策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主要有全国总代理销售模式、区域代理销售模式和独立销售模式。本文将通过对几家医药企业销售策略的分析,对比分析医药企业三大销售策略之间的差异,以便为规范医药企业营销职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田书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需求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寻找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方法:在2015年10月-12月上海市三级乙等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妇中,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自然分娩后的59例初产妇。参考已发表的产妇需求量表,设计《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需求》调查表,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59例初产妇进行问卷发放,分析其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相关需求。结果:初产妇较为迫切的需求是心理和服务方面的需求,对环境设备的需求相对较低。结论:初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常见的需求为心理需求和服务需求,对环境设备的需求相对较低,需引起产妇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切实按照初产妇具体需求,为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果。

    作者:王青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肺气肿应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接受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吸内科有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临床治疗体验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患者的治疗周期短,治疗经济压力小,所以在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庄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联合PBL和CBS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学生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病理学主要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CBS(Case Based Study,CBS)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和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二者各具特点。1969年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其主要强调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CBS则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场景,通过研讨进行学习教学,学生通过自身储备的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以案例为基础(CBS)和以问题为中心(PBL)的讨论模式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之一[1-2]。

    作者:蒲红伟;占琼;苏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术期采取标准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肾结石取净率927%,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可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

    作者:周之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阻肺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了解整体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54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治疗与护理,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在实验组中施行整体护理办法,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收集治疗反馈信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接受常规护理的27名患者中,治疗有效率达65.3%,护理好评率为43.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0%,护理好评率为88.4%。结论:慢阻肺整体护理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伟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手术患者,对其术前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08例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前三因素为:对手术及麻醉不了解、担心手术时会很疼痛、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两种回血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比较两种回血法的不同效果,寻求安全、有效,简便的回血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HD+HP治疗的10名患者,共120例次卸载灌流器,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观察灌流器溢血情况,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卸载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卸载灌流器过程中发生凝血明显高于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式空气回血法操作简单,能减少对凝血的影响,减少患者的血液损失;避免增加回水量,防止过多液体进入体内引起心衰;能减少透析器凝血,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钱萍;蔡小琴;殷淑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临床检验工作来说,检验质量的合理控制能积极促进临床疗效的增强。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因此,需要对检验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主要在分析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提升的合理对策,从而能够积极保证临床医学生化检验的质量,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生化检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