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莹洁
目的:研究古钩藤醇提液体外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方法:采用还原力测定、DPPH、FRAP三种方法对古钩藤醇提液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体外评价。结果:古钩藤醇提液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的还原力有一定联系,对 DPPH 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活性,此外古钩藤醇提液具有较高的总抗氧化(FRAP值为212.546mgFeSO4/gmd。结论:古钩藤醇提液体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作者:李娉;张文金;李美芬;陈明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宫腔内病变患者2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先后分别进行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阳性检出率为56%(140/250),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54%(135/250),误诊及漏诊率为2%;腹部彩色超声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44%(110/250),误诊及漏诊率为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分析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情况,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阳性检出率更高,误诊及漏诊率更小,表现更有特点,临床意义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佳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实施质量控制行血液净化的重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行常规模式血液净化重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死亡率、满意率及环境细菌培养合格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及重症监护时间、不良反应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液入口、透析原液、空气环境、消毒剂环境的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做好质量控制,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美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实验组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开展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手术出血情况、S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于VAS评分改善更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量明显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无痛人流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祥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我院体检中心人员的管理进行健康干预,使患者血压维持平稳,将这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并定期做好随访。结果:经过我们采集的数据和对患者的随访记录统计分析,终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管理对在高血压患者防治中提高了疾病控制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终在减少高血压病患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蒙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总结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改进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改善因疾病或药物而引发的跌倒;提供安全环境,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管理,加强护士专业理论培训等措施,以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认为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患者认知行为能力、强化护士对疾病的预见性及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频率。
作者:朱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眼底出血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常见原因是由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吸收缓慢,由于本病的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常可引起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并发症,甚至引起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作者:文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QC活动在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本科室产后产妇为实验组(活动后)。实验组按照QC活动程序实施降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的措施。比较活动前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结果:活动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率由活动前的6.8%降至3%.结论:QC活动增加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纯;汪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川。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现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白艳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在老年人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来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眩晕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例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受试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观察椎动脉走形、内径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椎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2.25±0.41mm vs 3.34±0.38mm),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37.28±11.45cm/s vs 56.83±18.14cm/s)。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1.69%vs 4.71%)。观察组颈椎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2.16%vs 11.37%)。结论: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是一种无创的评价椎基底动脉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以为老年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鞠晓华;徐新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的滋肾平肝息风汤对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中医辩证高血压肾病(肝肾阴虚)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包醛氧淀粉,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服用滋肾平肝息风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两组对比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量、血β2-M 比较,两组间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阴虚是高血压肾病主要病机之一,滋肾平肝息风汤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肾病的有效药物,有着降压、改善贫血、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是值得推广并传承的。
作者:李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病理学主要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CBS(Case Based Study,CBS)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和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二者各具特点。1969年PBL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其主要强调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CBS则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场景,通过研讨进行学习教学,学生通过自身储备的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鉴别,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以案例为基础(CBS)和以问题为中心(PBL)的讨论模式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之一[1-2]。
作者:蒲红伟;占琼;苏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运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总用效率。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曹学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气肿患者接受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的40例慢性肺气肿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使用呼吸内科有效方案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吸内科有效治疗方案对慢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临床治疗体验改善,生活质量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患者的治疗周期短,治疗经济压力小,所以在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庄玉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引产致羊水栓塞的护理要点。方法:对羊水栓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在治疗9d后痊愈出院,随访2个月无异常。结论:产程中应合理、谨慎应用催产素;对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的孕产妇,应警惕羊水栓塞的发生;早期应用肝素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3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结果: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后发现,对于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护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结论:由于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暴露的危险中,因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减少供应室护理人员危害的发生,以确保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
作者:孙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120例急性胃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是97.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7.8%,临床中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是94.4%,对照组是84.4%,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快的恢复了健康。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在诊治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2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200例正常血压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在白天、夜间以及24小时血压和血压负荷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白天、夜间血压的平均值以及血压负荷情况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收缩负荷与高血压的级别呈正相关,患者高血压级别越高,收缩压和收缩负荷就会越高,从而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也就越严重。结论:为高血压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能够帮助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对患者高血压的轻重进行有效判定,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并且为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
作者:陈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