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郭义军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4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管理在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我院体检中心人员的管理进行健康干预,使患者血压维持平稳,将这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并定期做好随访。结果:经过我们采集的数据和对患者的随访记录统计分析,终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管理对在高血压患者防治中提高了疾病控制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终在减少高血压病患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蒙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方法与实践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采取先行试点病区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理人力,完善护士绩效考核与层级管理考评机制,建立多种形式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病区优质工程的实施。结果: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了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兰;杨骏;陈小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牙隐裂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32颗隐裂牙经调合、充填、带环固定、根管治疗、全冠修复等一套综合疗法治疗,并经1~3年临床追踪观察,成功121颗,成功率达91.67%。失败11例,占8.33%。结论:使用综合疗法来治疗牙隐裂,能够让患者的牙齿恢复咬合力,是效果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

    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治疗健康知识知晓率,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分别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入院2周心理护理组HAMD评分及Barther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作者:万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TMZ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EF、S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F、SV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观察组EF、S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Dd、LVST、LPW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宋云娟;龙明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10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术后病人疼痛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疼痛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并实施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资料较完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名,进行健康教育、关节功能锻炼、心理等护理干预指导,按类风湿患者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活能力及心理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患者(RA)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一剑;周群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8名被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两种治疗方式。结果:中医疗法的治愈率高达95%,西医的治愈率为72%,由于两组差异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可比性。结论: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董以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与护理方式,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40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以及护理方式,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0例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的原因有新生儿免疫力差、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差、医护人员与患儿接触频繁等。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抢救成功38例,1例未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为了防止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应该从院内各方面的护理措施以及居住布局等加强预防管理,在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之后,要给予及时的抢救,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脏动力学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高尿酸

    背景:许多流行病学、临床实验报告显示血清尿酸浓度和各种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特别是高血压之间有密切联系。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这种关系是因果还是巧合。总结:本文讨论了血尿酸浓度和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和临床的关系。为此,本综述提供一些几者之间关系的见解和建议。关键信息: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增加是巧合,高尿酸可作为肾脏动力学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血清尿酸浓度与心血管及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此外,应考虑到某些药物影响血尿酸浓度而导致的病理生理性紊乱。

    作者:方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漫谈中医学要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目的:探讨中医学要想发扬光大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之中。方法:本文作者从中医融入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在当代中国教育中被边缘化及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复兴的根本之路三方面着手。具体方法:让经典读物回归课堂、加强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传统学习培养模式,向经典学习,努力推广师承教学模式。结果: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学习,才能掌握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结论:中医学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发展核心,以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技知识为发展手段,将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目的,遵循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宏扬中医之要旨。

    作者:韩伟啟;陈蕾;孙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军事训练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防治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发生在年轻的战士和竞技体育运动员,本文探讨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制、治疗和预防。根据《根据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指导部队科学施训,进行医学监督,避免盲目训练,注重劳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

    作者:王济翰;李彬;郭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颈病变诊断中TCT和HPV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颈病变诊断当中TCT和HPV联合检测的结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80例患者作为不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TCT和HPV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有1项或2项检测异常的患者,为患者配合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检测,本研究以病理组织检测结果作为检测的金标准,分析TCT检测和HPV检测与这两种检测结果联合检测的检测价值。结果:经过TCT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有137例,HPV检测阳性患者143例,联合检测阳性患者122例,TCT和HPV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TCT检测与联合检测差异明显,HPV联合检测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采用TCT和HPV联合检测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宫颈癌患者的癌变情况进行筛选,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的正确率,提高其特异度,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银;杨培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重痘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方法:加强专科护理,使护理计划全面、合理、连续,实施及时、准确。结果: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严重后果,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痘,是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合理用药使患者及早从昏迷中醒过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者:蒋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胰岛素清洗加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胰岛素清洗加湿润烧伤膏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观察,以达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手术的目的。方法:选取2014年1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对其创面采用胰岛素清洗加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81.81%,好转率18.19%,有效率100%。结论:胰岛素清洗加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足创面既有良好保护作用,又能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春梅;杨白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88例曲克芦丁制剂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知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在199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所收录的报道中的88例曲克芦丁制剂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8例ADR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在15-8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2.14±3.78)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用药,稀释剂以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为主,单一用药,ADR发生时间为给药后的10min之内,占38.64%,以变态反应为首,其次为呼吸、消化、神经系统损伤。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要充分了解ADR规律特点,加强监测,控制ADR发生几率。

    作者:邓粱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苏州外企管理人员的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深入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苏州某区20家外资企业的550名在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32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6.2%。结果:本次调查中,管理人员年龄为31-40岁所占比例高,接近总调查人数的60%,通过计算员工的BMI指数得出19.5%男性超重,15.2%的男性肥胖,而25.0%女性体重存在过轻现象;34.0%员工有吸烟行为,其中烟龄5年以上为74.5%,10年以上为34.9%,饮酒率为48.2%,其中男性为98.2%,女性仅占1.8%,饮食规律的员工比率为44.3%,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管理人员经常运动。47.9%员工的精神压力较低,超过半数的员工承受着一定的精神压力,其中面临高强度精神压力的员工占总调查人数的18.9%。结论:根据苏州某区外企管理人员健康状况分析得出,员工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收入水平、饮食和职业压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其自评健康状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对员工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作者:孙俊;马亚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试析心理护理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1例,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6例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及血压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李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科中的应用

    随着儿科医学的迅猛发展,对儿科护理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婴幼儿因其语言认知能力尚未完善,在发病后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配合度低,使得家长紧张心理更为严重[1]。这就要求护士对工作环节中任何一个细节都要缜密,避免疏忽对病人造成的巨大伤害。1儿科护理的现状1.1服务难儿科护士面对的是不会表达身体不适感受的婴幼儿,患儿在陌生环境中会引起烦躁、哭闹[2]。而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家长维权意识增强,部分家长缺乏小儿基本疾病、喂养、卫生等专科方面知识,在孩子生病时,家长更加急躁,对护理操作静脉穿刺水平要求较高,护士一针穿刺失败或对言行、举止、护理操作不满,都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

    作者:赵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