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瑜
目的:重痘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方法:加强专科护理,使护理计划全面、合理、连续,实施及时、准确。结果: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严重后果,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痘,是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合理用药使患者及早从昏迷中醒过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者:蒋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卫生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全方位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作者结合商洛市镇村两级医疗卫生工作的现状,以及影响和制约农村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对镇村卫生组织管理策略进行探讨,可望能为我国卫生改革及制订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杨兆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共对收治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本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11例,气管切开者6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者7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及精心的监护与护理,本组17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例,植物人l例,死亡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急救措施落实,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效果。
作者:李程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眼睛是人体中结构较为精妙且脆弱的器官之一,是人类接受外界事物重要的感觉器官,因此在住院眼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护理差错,轻者会导致患者视觉功能减弱,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失明,从而引发医疗纠纷[1]。护理安全是确保患者获得优良护理的基础。如何做到及时主动的发现眼科患者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是所有医护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都应该。
作者:徐军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我院体检中心人员的管理进行健康干预,使患者血压维持平稳,将这3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并定期做好随访。结果:经过我们采集的数据和对患者的随访记录统计分析,终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管理对在高血压患者防治中提高了疾病控制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终在减少高血压病患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蒙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比较两种回血法的不同效果,寻求安全、有效,简便的回血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HD+HP治疗的10名患者,共120例次卸载灌流器,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观察灌流器溢血情况,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卸载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卸载灌流器过程中发生凝血明显高于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式空气回血法操作简单,能减少对凝血的影响,减少患者的血液损失;避免增加回水量,防止过多液体进入体内引起心衰;能减少透析器凝血,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钱萍;蔡小琴;殷淑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是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拔火罐治疗腰肌劳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以找出小儿麻醉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接受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法110例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并对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患者的麻醉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方面,虽然这两种麻醉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点,但是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这一麻醉方法操作方法较为简单,麻醉效果相对来说较好,药物用量较小,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何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例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痊愈11例,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控制和改善2例,所有患者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做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后让其自行实施肢体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ROM(肘关节活动范围)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采用两种不同拔针按压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皮肤造成的伤害和身体痛苦。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试验组采用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出血、淤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淤血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改良拔针按压法可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淤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腔镜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分别针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康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通过术后的分析可知,实验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康复时间等方面都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腔镜小切口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总用效率。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曹学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中药质量控制可分为两方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是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制备级液相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等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纯化分离中。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后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纯化分离中的应用。
作者:王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1例全肺切除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管理运用。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给予机械通气,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护理、吸痰护理、人机对抗处理;脱机时病情观察与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本组31例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运用呼吸机治疗,均能够顺利脱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作者: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和宫腔超声、造影术联合使用,在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进行分析,共有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和30例内膜息肉病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超声诊断、造影、宫腔镜观察、组织检验等诊断措施。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和造影术的敏感率是93.3%,病理诊断确诊率是71.4%;宫腔镜的敏感率是96.7%,病理诊断确诊率是93.1%。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使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的敏感率是86.7%,病理诊断准确率是61.5%;宫腔镜敏感率90.0%,病理诊断准确率88.9%。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使用宫腔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要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优秀,宫腔镜和宫腔超声以及造影术联合使用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宫腔超声和造影术可以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条件,安全高效。
作者:闫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在老年人眩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来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眩晕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例行体检的健康老年受试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观察椎动脉走形、内径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椎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2.25±0.41mm vs 3.34±0.38mm),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37.28±11.45cm/s vs 56.83±18.14cm/s)。观察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21.69%vs 4.71%)。观察组颈椎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2.16%vs 11.37%)。结论:颈部动脉超声联合TCD是一种无创的评价椎基底动脉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以为老年人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鞠晓华;徐新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是72.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思治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长晨会点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护长晨会点评”对患者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了解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前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结果:开展“护长晨会点评”后,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而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及跌倒坠床事件分别由原来2.21%、0.43%下降到0.71%,0.09%。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长晨会点评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吴小娟;俆卫平;蔡白连;刘善铭;袁泰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88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抑郁自评表评分和血糖指数。结果:4周后,实验组SDS评分和血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大。
作者:王文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