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直肠阴道瘘的护理体会

熊红霞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修补, 护理
摘要:通过1例直肠阴道瘘的护理,总结护理直肠阴道瘘的措施:即加强患者局部伤口护理,有效控制炎症,加强术后营养饮食调节,做好术后排尿排便的护理,加强心理调护,做好出院指导。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用药片分剂量用药对剂量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药片分计量使用对儿童用药的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的影响并作相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儿童病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盐酸异丙嗪片、卡托普利片和氨茶碱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A、B和C)3不同的分计量方法,评价用药的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结果:3种药片用3种分剂量方法分别使用的剂量合格率为36.67%~93.33%、33.33%%~93.33%、23.33~83.33%,,随着分剂量次数增大,剂量合格率明显降低,磨粉法的剂量合格率较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显著。三种药片用ABC法分剂量后,其半片与整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规定,但溶出曲线差异较大。结论:儿童用药片分计量使用的剂量准确性随分剂量次数而降低,药片溶出曲线差异较大,其中磨粉法为,临床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海热尼沙·黑提甫;吗热古丽·苏甫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行剖宫产中予以全面的手术室护理,通过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产妇入院时、术前、术后的焦虑状态,监测、记录两组产妇术前、术中心率、血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差异不显著,术前、术后 SAS 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心率与血压情况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中心率与血压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情况要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分娩治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输液港在县级医院的使用与维护

    目的:探讨输液港在县级医院的使用与维护。方法:于2015年2月份在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率先进行了第1例输液港植入术,至2016年5月共为位患者进行了输液港的植入。另有7位患者在外院治疗带回输液港,我院静疗门诊给予维护及护理。结果:通过对13位输液港病人的使用与维护,顺利开展了输液港的新技术。结论:在县级医院,使用和维护好输液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蔡美云;王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护理。方法:对100例颈椎间盘前路手术患者准确用药,精心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C臂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优良率:术后次日92%、术后1个月85%、术后3个月90%、术后6个月96%。结论:对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手术患者的术前精心护理,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CT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某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X射线的诊断方法,实验组患儿予以CT诊断方法。对比两组患儿接受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应的诊断方法后,实验组患儿诊断准确率36例(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诊断准确率26例(65.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采用CT的诊断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支原体患儿的诊断准确率,更加能够清晰观察患儿的病灶图像,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予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准确地查明细菌种类,早期足量使用有效抗生素,并联合雾化吸入、振动排痰,促进痰液排出。严重者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俯卧位通气,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及手卫生管理。结果:术后7例肺部感染患者,6例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顺利出院,1例因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超早期对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预见性风险评估,找出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尽早实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继发并发症,有效的降低伤残率,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重痘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方法:加强专科护理,使护理计划全面、合理、连续,实施及时、准确。结果:病情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即可造成严重后果,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痘,是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合理用药使患者及早从昏迷中醒过来,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者:蒋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兴平;龙丽;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分析

    目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进行研究,探讨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胃肠科发生的9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结论:在对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才能有效控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方晓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的护理

    目的: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的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抗生素、祛痰剂以及体位引流等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吸引治疗肺切除术后肺不张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的观察和配合、术后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再次发生肺不张,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童全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朝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资料较完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名,进行健康教育、关节功能锻炼、心理等护理干预指导,按类风湿患者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活能力及心理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患者(RA)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一剑;周群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目的:对尿液潜血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接受的650份尿液标本,分别才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尿液潜血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尿液样本阳性检查结果来看,尿液分析仪法为200例(30.77%),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为180例(27.69%),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尿液分析仪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验结果为标准,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与尿液分析仪法的结果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5.56%与6.38%、15.00%和2.13%。结论:对尿液潜血进行检验时,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将两种检验方法结合应用,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王鑫荣;郭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绝经后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讨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在绝经后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来威海市立医院手术的绝经后女性乳腺肿瘤患者112例,共151个病灶,,所有患者均有终手术或穿刺而获得的病理结果。对所有患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和BI-RADS 分级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比较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率90.0%,敏感度为87.2%,特异性为88.2%。应用弹性成像评价恶性肿瘤诊断分级图像与二维图像面积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1.92±0.51 vs 1.13±0.2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有助于绝经后女性乳腺肿块患者良恶性的判定,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宋海波;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本社区2015-2016年社区门诊接收的98例老年糖尿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为每一位糖尿病老人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位糖尿病老人进行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结果:经过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与其6月前相比(P<0.05),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的下降。结论: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代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膈肌膨出症并呼吸衰竭一例

    膈肌膨出症(Diaphragmatic eventration)是胸外科少见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2013年底我们急诊内科就碰到一例以呼吸衰竭为首要表现的膈肌膨出症,特此报道学习。

    作者:吴晓艳;孙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易孚凝胶在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鼻咽癌放疗患者一般在开始放疗后的1~4周开始出现皮肤反应,一直持续到放疗结束后2~4周。放疗皮肤反应的出现给患者带来的不止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与生活上的折磨,还会影响患者的放疗进程,延长放疗的时间。为减少患者痛苦,更好的护理患者,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科室采用易孚凝胶外涂损伤皮肤,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文洁;徐梅琴;惠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根据其入院病床单双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模式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及综合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5.41%、21.6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建数据经对比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梁夷凤;张倩云;孙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行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健康知识、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相关技能掌握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佳、价格便宜等优势。但是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尚不清楚,总结近几年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中药淫羊藿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培霞;杨云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