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护理

胡娇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热凝, 消融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护理。方法:对100例颈椎间盘前路手术患者准确用药,精心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C臂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优良率:术后次日92%、术后1个月85%、术后3个月90%、术后6个月96%。结论:对前入路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手术患者的术前精心护理,术中细致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于我院的100例胸外科手术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术后病人疼痛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对胸外科手术病人疼痛相关因素的分析总结,并实施相应的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潘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行TVT术。术前充分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准确避免引起术后腹内压升高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在TVT术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作者:过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循证护理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慢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适量运动和规律服药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吸烟和酗酒比例低于对照组;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7.14%。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针对性,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西药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小柴胡汤和西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电子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30例电子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肠息肉切除患者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湘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8例腺性膀胱炎围术期护理之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术治疗后,采用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护理、药物灌注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有13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结论:通过充分了解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方面感受,有针对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邓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内科疾病治疗中循证医学的应用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条件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从经验医学向现代医学开始转变,若医务工作者仍旧依靠临床医生或者同行中的前辈的经验进行医疗决策或者新药的开发,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循证医学被提出来。循证医学不同于传统医学,它是在科学的研究证据之上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使用循证医学方法来寻找佳的治疗方法的思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其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在简要介绍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其在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希望能向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朱晓雪;许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中,基本痊愈5例,占15%;显著进步12例,占35%;进步11例,占45%,无效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30例中,基本痊愈2例,占10%;显著进步6例,占22.5%;进步8例,占35%,无效14例,占32.5%,临床总有效率为67.5%。护理前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偏瘫患者中,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可降低致残和致死率,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许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析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尿沉渣和尿常规应用于尿液检验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的180例尿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对比这两项检查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接受检查后,其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和阳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和尿沉渣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两种检查方式结合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几率,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彭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行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健康知识、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相关技能掌握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两种回血法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卸载灌流器过程中,比较两种回血法的不同效果,寻求安全、有效,简便的回血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HD+HP治疗的10名患者,共120例次卸载灌流器,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观察灌流器溢血情况,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卸载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法卸载灌流器过程中发生凝血明显高于实验组采用密闭式空气回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密闭式空气回血法操作简单,能减少对凝血的影响,减少患者的血液损失;避免增加回水量,防止过多液体进入体内引起心衰;能减少透析器凝血,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钱萍;蔡小琴;殷淑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此类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80名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预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注射卡介苗疫苗对患者进行预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并发临床症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结核病患者使用卡介苗进行预防,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死亡率,患者的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社区护理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出院后仅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半年和1年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一年内复发率为5.13%,再住院率为2.56%,对照组复发率38.46%、再住院率25.64%。结论:社区护理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元谋县姜驿乡辖区范围内高血压患者24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在血压达标率上,观察组(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患者术中生理指标及恐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患者术中生理指标及恐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9月腹腔镜下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不采取任何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正性暗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即刻(T1)、麻醉诱导后1分钟(T2)、手术开始5分钟(T3)及手术开始10分钟(T4)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情况及手术前后恐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期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SpO2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性暗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腹腔镜患者恐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术中。

    作者:史维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神经介入治疗,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疗效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血管造影(DSA)显示实验组病患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存在4例复发情况,。术后满意度调查分析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肝汤联合甘利欣(DG)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DG)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74例,按照随即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甘利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可给予甘利欣联合中药养肝汤治疗,不但疗效较好,且能帮助患者快速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明照;宋云娟;郎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成像、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效用。结果:恶性病灶占34.81%;Adler标准、弹性成像硬度等级标准下,不同级病灶良性、恶性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应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其它三种方法,三种方法联合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CDFI,实时弹性超声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与CD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诊断敏感度89.36%、特异度94.32%、阳性预测值89.36%、阴性预测值94.32%、符合率92.59%。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效用,弹性应变率比值法、VTQ法各有优劣。

    作者:何孝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的效果研究

    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层级管理存在不足,今后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对策。研究新型管理体制、推动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设备性能、增加管理资金投入,从而推动内分泌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水平提高,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成就感,为医院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注入生机与动力。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癌患者行全身骨显像的护理体会

    全身骨显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代谢异常,由于其属功能性显像,灵敏度高,无创,具有比传统X线检查更早发现病灶的优势[1],因此在肿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骨转移检测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由于患者及临床医生对核医学知识的缺乏,造成患者及部分临床医生谈核色变,因此在骨显现前后的护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重点讨论乳癌患者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前后的准备和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让患者配合检查,以便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影像质量,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