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娥
目的:讨论再生障碍性患者在进行祛铁治疗后对造血恢复产生的作用.方法: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在免疫抑制疗法上,根据随时产生变化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行实施的祛铁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8%、3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时刻监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及时进行祛铁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体内铁的含量,对于患者的造血功能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胜;陈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方法对接受普外科腹腔镜术的患者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术后舒适度、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腹腔镜术病人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能够使其舒适度过整个围手术期,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梅大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吴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将不同管理方式应用于医院的药学管理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统计2014年09月份到2015年09月份(实施现代管理方法前)与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实施现代管理方法后)我院药学质量提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后药学管理的工作质量与管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学管理的工作中应用各种现代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药学管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经不同的监测方式后,各组间的效果均相同,其中观察组的监测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效果显著,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倪胜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综述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对脓毒症及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并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手段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婷;陈分乔;高海运;高敏;梅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对颞叶癫痫施予奥卡西平、卡马西平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分析两组,各有52例,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分析组予以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情况.结果:分析组共有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7.69%(4/52),对照组共有1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25.00%(13/52).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程度都优越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选用奥卡西平对颞叶癫痫实施治疗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症状程度都优越于卡马西平的治疗情况.
作者:宗晓敏;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误差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行血常规检验患者240例,对所有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误差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血误差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一共59例误差,占总数的24.58%,其中人为因素占10.83%,客观因素占13.75%.结论:血常规的检测误差可受血标本存储条件及采集时间等人为或是客观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测的质量,需在适宜的时间及条件下采集和存储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作者:马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对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某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29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评价采用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情况,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2%.实验组副作用的发生率6.6%明显低于对照组副作用的发生率31.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采用对于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加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坤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开颅组(n=45)给予开颅血胂清除术治疗,钻孔组(n=45)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56%,钻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78%,开颅组明显比钻孔组高.开颅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钻孔组的治愈率为71.11%,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钻孔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不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盲目的选用钻孔引流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廖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科内分泌症患者合理使用性激素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妇科内分泌症患者,将其纳入此研究中,根据是否合理使用性激素类药物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未合理采用性激素药物,观察组合理采用性激素药物,分析其促进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经计算后为92.1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为78.95%,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后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按照其实际状况制定用药治疗方案,且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合理性用药.
作者:邵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药组成,具清热解毒、消散疗疮之功效,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五官、内科、外科、妇科等火毒湿热所致的多种全身感染性疾病[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细菌[2]、真菌[3]、病毒[4-5]、肿瘤作用,并具有对细菌耐药性低[6]、抗炎、调节免疫[4]之优势功效.
作者:湛世萍;贾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ERCP术前患者焦虑状态及心理干预对ERCP检查效果.方法:对60例拟行ERCP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术前及术中采用交谈、介绍、参观、现身说教、指导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对两组患者ERCP检查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ERCP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中心理干预能提高ERCP检查成功率.
作者:秦相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来说,长期、反复发病会使其健康成长受到影响.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容易反复发作的,患儿又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理工作难度增加.而且支气管哮喘病程长,护理工作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家属、医生共同关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加强护理工作.根据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特点,护理工作可以大致分为日常护理和发作期的护理.本文主要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作一综述,为小儿支气管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门诊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02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1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术前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术前宣教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记录入院时、手术前焦虑值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前焦虑值低于入院时,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缓解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恐惧心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梁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外科治疗,观察组运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开通率为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罗海龙;祁小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抗凝治疗是心血管领域药物治疗中极为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为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是华法林,因其疗效显著和院外使用方便[1],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做好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护理指导,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郁志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04月-2016年0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研究组(44例,予以细节护理),参照组(43例,予以普通护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4例:患者满意度97.73%(43/44),参照组43例:患者满意度79.07%(34/43)(P< 0.05);两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护理操作等指标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时,建议选择细节护理,可改善患者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史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腹泻发生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重症监护室需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105)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按照临床护理操作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腹泻发生率.结果: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需肠内营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几率减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需肠内营养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朱啟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盆腔灌注疗法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美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