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分析医院药学管理中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在的可行性

陈勇

关键词:药学管理, 管理方法, 品管圈, 可行性
摘要:目的:分析将不同管理方式应用于医院的药学管理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统计2014年09月份到2015年09月份(实施现代管理方法前)与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实施现代管理方法后)我院药学质量提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管理后药学管理的工作质量与管理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学管理的工作中应用各种现代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药学管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辣木的营养保健功效与产品开发状况概述

    辣木是辣木科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功能神奇的植物资源,其根、茎、叶、花、种子、枝和树皮等均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以辣木为基础的食品、保健品等产品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些年辣木(叶)的食用营养价值、保健功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为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方向和与依据.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哮喘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的疾病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哮喘患儿中实施健康教育对患儿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4年7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儿分为传统组(n=30)和教育组(n=30),传统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教育组患儿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教育组患儿大呼气流速、疾病控制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教育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儿疾病控制效果,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邵科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100例女性动态心电图讨论分析

    目的:对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女生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观察100例女性患者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方法:本文选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根据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时要慎重,必要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全面配合与护理,观察、记录患者行无痛内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调查、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结论:无痛消化内镜诊疗的配合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检查安全性.

    作者:邓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该院8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0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组护理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居晓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胸腺肽α1用于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胸腺肽α1用于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胸腺肽α1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所以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胸腺肽α1联合常规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分析使用.

    作者:胡男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为研究组,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胆管损伤、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9.76%、14.63%;对照组分别为4.88%、9.7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分别为4.88%、7.32%;对照组分别为2.44%、2.44%,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能充分发挥腹腔镜、内镜及液电的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许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8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采用Person对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89例患者的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联用不当、给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药物滴速过快、药物剂量过大、药物没有及时停用、未做皮试及其他因素等;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部位有皮肤和软组织、消化系统等;与不良反应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药物联用不当、给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滴速过快、剂量过大等.结论:临床用药中,充分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等,安全、规范、有效、合理地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避免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预后的关键.

    作者:戴亚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探析

    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来说,长期、反复发病会使其健康成长受到影响.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容易反复发作的,患儿又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理工作难度增加.而且支气管哮喘病程长,护理工作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家属、医生共同关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加强护理工作.根据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特点,护理工作可以大致分为日常护理和发作期的护理.本文主要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作一综述,为小儿支气管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护理(FTS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理念护理(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康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TS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在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朱琳;陈红;郑思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龋齿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高速牙钻机械去腐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低于对照组,单牙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查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效果良好,术中疼痛轻,术后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甲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结核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一年(对照组)、后一年(观察组)的结核病患者各110例,比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服药护理、巡视病房、心理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护理模式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李英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的影响轻,手术效果好,更具有无疤痕的美容效果.

    作者:杨永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经盆腔塑形术后的人工授精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0~ 15%,而且约有30 ~ 40%的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1].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临床上亦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经盆腔塑形术、腹腔镜以及免疫治疗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对于术后患者无法自然妊娠,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其中宫腔内人工受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初级的助孕治疗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们共对10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盆腔塑形术后合并不孕患者行夫精IUI,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李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贾敏教授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皮肤病临床经验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药组成,具清热解毒、消散疗疮之功效,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五官、内科、外科、妇科等火毒湿热所致的多种全身感染性疾病[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细菌[2]、真菌[3]、病毒[4-5]、肿瘤作用,并具有对细菌耐药性低[6]、抗炎、调节免疫[4]之优势功效.

    作者:湛世萍;贾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切除术联合疗法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42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痔切除术联合疗法.选取42 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0.95%),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手术疗法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77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登记健康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筛选高脂血症患者,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7.9%,50-60岁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高(P<0.05),各型高脂血症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50-60岁、体质指数≥25kg/m2、饮酒、吸烟是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恽景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宝石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图像的影响分析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进一步提高冠脉图像质量,我和同学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三级甲等医院亲临调查研究与分析,消除或减弱各种干扰因素后行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得到的图像效果.方法:248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常规冠脉检查与286例接受消除干扰各种因素的64层螺旋CT冠脉检查的两组患者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结果:常规冠脉检查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84.27%,消除干扰各种因素的冠脉检查患者Ⅰ级图像合格率90.90%,相比Ⅰ级图像图像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项目以中学生为视角,研究科学合理的降低各个影响因素对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杨昊璇;张婉泽;谷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实施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年期生存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为(9.8±2.9)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0.4±9.4)h;3年无病生存率为7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对化疗过程均未产生严重影响.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结直肠癌时,可于患者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予以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生存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王丙武;高标;刘涛;梁田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价值评析

    目的:探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00例产妇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100例产妇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1 0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产后访视,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我照顾知识掌握情况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我照顾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产后访视,能显著增加产妇对自我照顾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忻晓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