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景廷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我院(2014.08到2016.08期间)就诊与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患者74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50 μ g/片)进行治疗后,其甲状腺功能(TSH、FT3、FT4)与血脂(LDL-C、HDL-C、TG、TC)血检报告的变化情况.结果: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在治疗后,其TSH、LDL-C、TG、TC值明显下降,而HDL-C、FT3、FT4值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可观.
作者:黄凤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妊娠期发生或出现的妊娠梅毒的类型:妊娠期合并梅毒,进行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这三年间的患有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26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患有早期梅毒,就是孕前就患有梅毒然后怀孕13例;再有就是将患有晚期梅毒,怀孕期间感染的孕妇13例.将患有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进行分别临床分析,然后再将24例孕妇进行空白组对比.比较孕妇的身体状状况、产后恢复情况;再比较这三组孕妇所生婴儿携带先天性梅毒、流产、死胎的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从以上三组孕妇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和后期护理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患有早期梅毒和后期梅毒的妊娠期妇女,大多咽喉益出现不适、皮肤益出现各种病变、缺钙抽筋等身体不佳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难产的概率也大于正常孕妇.对于幼儿出现流产、死胎或是出生就携带先天性梅毒的概率也大于正常新生儿.通过比较两组中出现的各种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中值得被考虑.讨论:根据上述进行的资料讨论分析及临床研究,参考以上针对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案例研究与探讨,从而在此基础上找出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方法.
作者:王媛;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常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所谓“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是指心室率缓慢致脑供血不足,可产生头昏、眩晕、黑蒙及晕厥(短暂意识丧失)等;全身供血不足可产生疲乏、体力活动耐量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
作者:汪雅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就目前来看,传统教学方式应用于中等职业院校药学专业教学中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寻找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后总结式案例、注解型案例以及导入式案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输注过程中非穿刺及管路原因导致的液体不滴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9例病人在62次输注康莱特注射液过程中出现液体不滴,尝试多种方法解决液体不滴.结果:运用给输注的康莱特注射液加压的方法,康莱特注射液顺利滴毕.结论:在血管痉挛收缩致康莱特注射液液体不滴的情况下,使用湿毛巾或33%硫酸镁外敷等物理化学疗法处理效果不明显,使用液体加压的方法可顺利完成康莱特注射液的输注.
作者:陆春梅;赵艳;牛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应用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6年我院收洽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40例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第二组40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第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均优于第一组,对比两组患者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该手术安全性高,且术中出血量少,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锡山;卜延志;郑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综述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对脓毒症及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并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手段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婷;陈分乔;高海运;高敏;梅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6月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152例小儿肺炎患儿,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与一般常规治疗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均存在较大差异(p<0 05),且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特布他林结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中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04月-2016年04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7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研究组(44例,予以细节护理),参照组(43例,予以普通护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4例:患者满意度97.73%(43/44),参照组43例:患者满意度79.07%(34/43)(P< 0.05);两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护理操作等指标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时,建议选择细节护理,可改善患者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史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评估对颞叶癫痫施予奥卡西平、卡马西平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分析两组,各有52例,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分析组予以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情况.结果:分析组共有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7.69%(4/52),对照组共有1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25.00%(13/52).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程度都优越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选用奥卡西平对颞叶癫痫实施治疗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症状程度都优越于卡马西平的治疗情况.
作者:宗晓敏;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来说,长期、反复发病会使其健康成长受到影响.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容易反复发作的,患儿又比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理工作难度增加.而且支气管哮喘病程长,护理工作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家属、医生共同关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加强护理工作.根据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特点,护理工作可以大致分为日常护理和发作期的护理.本文主要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进展作一综述,为小儿支气管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韦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防治模式在控制土源性线虫病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起A县作为示范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综合性防治措施,B县未采用综合防治模式,对比2个县的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效果.结果:A县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覆盖率、驱虫覆盖率均高于B县,2县差异显著(P<0.05);A县2014年、2015年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均低于B县,2县防治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防治方法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病.
作者:杨志清;覃新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ERCP术前患者焦虑状态及心理干预对ERCP检查效果.方法:对60例拟行ERCP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术前及术中采用交谈、介绍、参观、现身说教、指导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焦虑状态,对两组患者ERCP检查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ERCP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中心理干预能提高ERCP检查成功率.
作者:秦相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参加健康体检的77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登记健康体检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筛选高脂血症患者,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脂血症检出率为47.9%,50-60岁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P<0.05),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高甘油三脂血症检出率高(P<0.05),各型高脂血症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50-60岁、体质指数≥25kg/m2、饮酒、吸烟是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脂血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恽景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给予系统教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88名,选取时段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而另44名采用系统教案法的实习生为实验组,对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健康教育能力、专题讲座、教学查房各项满意度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系统教案法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教学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艳芳;倪超;米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6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注射,观察组应用改良方法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9.23%,重度出血率是8.33%;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17.69%,重度出血率是26.09%,观察组局部出血率与重度出血率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用改良注射方法相比于常规注射方法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局部出血率更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春;杜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从事两年以上工作时间的护理工作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名,观察组护理人员予以专业护理培训,对照组护理人员不接受专业护理培训,对比经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工作者在各项护理质量内容方面发生失误人数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培养护理工作者专业素养,提高其技能水平,加强护患沟通等干预对策,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失误.
作者:李小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人在市级综合性三级医院心电图室工作近十年,心电图这项检查看似简单又容易操作,以至于临床工作中碰到好多患者拒绝查心电图,他们认为心电图检查可有可无,因为心电图检查大多时候都正常,查不出什么毛病,做了也是浪费钱,后导致部分患者未能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而延误了病情的治疗.所以在这里,我要把这近十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告知广大患者朋友,心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检查之一,它看似简单,却作用巨大.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临终关怀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作者:吴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