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

居晓英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 高热惊厥,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该院8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0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组护理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方法对接受普外科腹腔镜术的患者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术后舒适度、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腹腔镜术病人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能够使其舒适度过整个围手术期,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梅大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胸腺肽α1用于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胸腺肽α1用于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参照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胸腺肽α1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所以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胸腺肽α1联合常规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分析使用.

    作者:胡男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祛铁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恢复的作用

    目的:讨论再生障碍性患者在进行祛铁治疗后对造血恢复产生的作用.方法: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在免疫抑制疗法上,根据随时产生变化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行实施的祛铁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8%、3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时刻监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及时进行祛铁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体内铁的含量,对于患者的造血功能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胜;陈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门诊西药处方中用药不合理问题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处方中用药不合理问题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门诊西药处方3412张,详细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选药、用量、用法、溶媒选择、联用药物等多方面用药不合理问题.结果:分析汇总数据可知,本次研究中共有289张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其占有率为8.47%;而其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1.49%,重复用药占21.45%,溶媒选择不合理占14.53%,药物选用不合理占8.30%,联用药物毒性增加占9.01%,联用药物疗效不足占15.22%.结论:在门诊西药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存在着药物用法、用量、重复用药、溶媒、选药、联用药物等多方面问题,这就要求医院应重视提高医师与药师的药物正确认知水平,以确保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07月-2016年07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开颅组(n=45)给予开颅血胂清除术治疗,钻孔组(n=45)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开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56%,钻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78%,开颅组明显比钻孔组高.开颅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3.33%,钻孔组的治愈率为71.11%,钻孔组明显高于开颅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钻孔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但不能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盲目的选用钻孔引流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廖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误差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5月行血常规检验患者240例,对所有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误差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血误差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一共59例误差,占总数的24.58%,其中人为因素占10.83%,客观因素占13.75%.结论:血常规的检测误差可受血标本存储条件及采集时间等人为或是客观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测的质量,需在适宜的时间及条件下采集和存储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作者:马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标准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I与T-AI均比干预前下降评分,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手术患者术前采取标准化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更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血液系统损害30例

    目的:本文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对30例新生儿的血液系统产生的损害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3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系统检测,为常规组;然后选取3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进行血液系统的检测,通过对患儿是否贫血、血小板是否减少、白细胞改变以及患感染性并发症的人数这几个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组中新生儿出现贫血的人数为1例,其它均没有改变;而对照组中出现贫血的患儿有29例,占总人数的96.7%,而出现其它血小板减少以及白细胞数目改变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表面新生儿如果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将会影响其血液系统,导致出现紊乱或者使患者免疫力下降造成其它血液并发症.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所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中出现病症的概率计算使的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分析研究.结论: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将会使患者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改变以及其它血液并发症,正常儿出现贫血的原因不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并且根据以上两组新生儿所得结果分析了解出现的并发症原因并对此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作者:王晓丽;孙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过程中行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之间于我院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测定受试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在预计值中所占百分比(FEV1%)三个指标,以此为依据诊断患者并分级.结果:经过分析统计,本次研究的误诊率为4.41%,漏诊率为8.45%,正确诊断率为91.55%.观察组共71例COPD患者,其中轻度(16例)、中度(18例)、重度(22例)、极重度(15例)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且FEV1、FEV1/FVC随COPD患者病情的发展而降低.结论:在诊断COPD的过程中,应用肺功能检查正确诊断率较高,而且可以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以便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马俏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注射方法对局部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6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注射,观察组应用改良方法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9.23%,重度出血率是8.33%;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是17.69%,重度出血率是26.09%,观察组局部出血率与重度出血率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用改良注射方法相比于常规注射方法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局部出血率更低,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春;杜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康妇消炎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康妇炎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一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为;俞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二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患者服用每晚睡前服用米非司酮,每次10mg,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的内分泌6项功能、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值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服药后3个月后PRL、E2、P明显降低,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8、6.349、8.233,P<0.05),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小,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1、9.023,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例、8例,2例,有效率为94.4%其中1例患者出现皮疹.36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以发挥止血、闭经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加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100例女性动态心电图讨论分析

    目的:对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女生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观察100例女性患者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方法:本文选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根据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时要慎重,必要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经盆腔塑形术后的人工授精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0~ 15%,而且约有30 ~ 40%的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1].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临床上亦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经盆腔塑形术、腹腔镜以及免疫治疗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方法.对于术后患者无法自然妊娠,需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其中宫腔内人工受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初级的助孕治疗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们共对10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经盆腔塑形术后合并不孕患者行夫精IUI,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李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实施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年期生存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为(9.8±2.9)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0.4±9.4)h;3年无病生存率为7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对化疗过程均未产生严重影响.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结直肠癌时,可于患者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予以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生存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王丙武;高标;刘涛;梁田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在临床异位妊娠患者的具体诊断中,经由阴道超声诊断的自身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经由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式干预,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经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数据观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选择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可以得到保证,该诊断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汪海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肾脏穿刺活检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

    2016年5月-2016年11月本科对72例肾穿刺术患者进行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5~78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8例,膜性肾病10例,IgA肾病17例,紫癜性肾炎8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9例,狼疮性肾炎10例,乙肝相关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7例.全部患者均无肾活检禁忌证.

    作者:魏佳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49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的患者49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均比对照组轻(P均<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莫翠葵;吕淑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辣木的营养保健功效与产品开发状况概述

    辣木是辣木科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功能神奇的植物资源,其根、茎、叶、花、种子、枝和树皮等均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以辣木为基础的食品、保健品等产品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些年辣木(叶)的食用营养价值、保健功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为其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方向和与依据.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普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普外科切口的感染因素,提出合理的临床治疗干预对策.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患者档案资料,将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定义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年龄、手术时间、预防应用抗菌素、体重指数、住院时间、切口引流管、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切口类型比较有差异(P<0.05).结果手术持续时间久、患者体重指数高、备皮时间久、Ⅱ类手术、病房人数等为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减少备皮和手术时间,净化手术室空气,加强Ⅱ类手术的管理,实施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琚梦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