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深秋时节,天气干燥多变,气温降低,是鼻炎好发季节。以下几点建议,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鼻炎的发生,大家不防一试。
作者:冉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鱼肉--有助心脏健康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却很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原因就是在于他们经常以鱼肉为食,从而补充了大量的ω-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水平,并能预防心律失常。
作者:朱本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近被网上热销的一种保健品--蜂胶吸引了。她父亲患有多年糖尿病,一直在口服药物,老公也经常扁桃体发炎,听说蜂胶是纯天然产品,可以降低血糖,又能消炎,不禁动了心,从网上花7000多元邮购了两大瓶“巴西蜂胶”。不过,看着这黑棕色的有着特殊气味的液体,她又犯了嘀咕,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作者:罗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冬天到了,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自身的抵抗力、气候适应性会出现下降。此时,肠胃功能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消化性溃疡、胃痛、胃出血等问题。所以,冬天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武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冬季多阴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期,关节肿胀和疼痛加剧,部分重症患者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协助,苦不堪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破坏性关节炎,需要终生治疗。30年前,80%以上患者因关节畸形而残疾,如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只要长期坚持合理的治疗和锻炼,完全有可能达到临床缓解(病情基本不发展)。本期名医谈病,就来谈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护理,让患者在这个冬天少受疾病的折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感到耳闷,即耳内有堵塞感,就像是耳朵里塞了一团棉花一样,自己讲话似乎感觉到声音在耳朵里;另外,耳闷时常伴听力下降、耳鸣等,甚是难受。那么耳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耳闷的原因。
作者:陈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总感觉咽部不适,好像有痰卡在那儿,咽不下吐不出(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梅核气”);早上刚起床嗓子就又干又痒,一刷牙还犯恶心……冬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产生这些症状。这很可能是提示你患有慢性咽炎或者咽炎又复发了。而让很多人更纠结的是,为什么慢性咽炎总是反反复复,难道真的无法治愈吗?
作者:燕海霞;赵非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如果胸骨后、心前区疼痛,特别是劳累后发作,大家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多为绞痛并带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刀割样痛。疼痛时间一般仅3~5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但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编者注:好舌下含服,嚼碎后舌下含服更好)几分钟内缓解。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蒜用于治病健身,可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相传古罗马的随军医生,曾用大蒜治疗士兵的肠胃及呼吸道疾病;古希腊的运动员也喜欢吃很多大蒜以增强体力和耐力;古代北欧的海盗,出海时也都储存大量的大蒜供海上食用,借以防疫灭病;印度的医生还曾向舞台艺术家们推荐,说吃大蒜可以增进智力,并使嗓音洪亮圆润;英国也曾以成吨大蒜治疗士兵的创伤和流行病。大蒜的功效,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作者:赵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螨虫是常见的过敏原,也是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之一。下面具体介绍一些除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选择。
作者:熊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日,网上和微信朋友圈不时有传言说蘑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非常强,所以不能多吃;还有的人给出了“每个月不要超过200克”的推荐量。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作者:云无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说到活血化淤,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外用的贴膏、喷剂等,如著名的云南白药。其实,祖国传统医学对此早有研究,可供选择的外用中药也不少。
作者:郭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位60岁的足球爱好者,当得知中国男足主场1:2输给伊拉克而失去进军世界杯的机会,竟拍案而起,连喊“可耻!可悲!”,继而昏倒在电视机旁。
作者:王有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立冬到来,预示着我们已经迎来万物闭藏的冬天。祖国医学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的生命活动、保健措施必须与之协调配合才有益于健康。民间也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冬令进补,不仅贮藏精气,还能休养身体、抵御疾病。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作者:曹元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忽悠”时常有,只是不同类。能把患者“忽悠”好,绝对也是医生的一项本事。善意的谎言可以起到的奇妙作用,已经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真话有时候说出来并不好听,与其直言不讳地告知患者,莫如换一种思路“曲线救国”。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有读者找我咨询。他说自己今年59岁,患冠心病已有五六年,近经常觉得头晕、眼花,在家让老伴量血压值为130/80毫米汞柱,跟平常差不多,但心率却特别慢,才五十多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他特别想问一下,什么是病窦综合征,是否严重,应该怎样治疗?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有这样一位咽喉肿瘤患者,入院后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喉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术后一周出现局部感染,皮瓣缺血性坏死,行清创术。术后10天再次出现咽瘘,每日换药2次,直到咽瘘基本愈合出院,前后历时3个月,春节也在医院度过。他从来没有怨言,家属也未曾找医生大闹。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的话:“我得了病,医生为我做手术我是心怀感激的,我知道手术很大,是有风险的,再加上我已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恢复能力不是很好。但要说完全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可我每天看着这些医生忙前忙后给我换药,春节也不例外,并时时鼓励我,我就怨恨不起来,再说这些(出现感染)也不是医生的错。我在医院住得久了,各种病痛见得也多了,更能体会医生们的心情。现在我能好好地出院,和家人待在一起,我没什么不满足的。”
作者:朱香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患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4)。通常,若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提示甲亢存在:◎食欲改变。近期突然变得胃口特好,吃了饭饿得快,每餐进食400~600克主食,一日吃4~6餐仍感到饥饿,食欲亢进反而体重减轻。
作者:王小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上期杂志,笔者谈了老年性阴道炎的内治用药,其实,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也有自己独特的外治方法。大部分老年患者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分泌物不多,临床多因瘙痒剧烈而就诊,笔者多用自拟外洗方治疗。
作者:叶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