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豆蔻与中药应用

曹元成

关键词:豆蔻, 少女, 樊川文集, 常用词, 文学, 诗人, 梢头, 借用, 杜牧
摘要:“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宝贵的理解和包容

    有这样一位咽喉肿瘤患者,入院后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喉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术后一周出现局部感染,皮瓣缺血性坏死,行清创术。术后10天再次出现咽瘘,每日换药2次,直到咽瘘基本愈合出院,前后历时3个月,春节也在医院度过。他从来没有怨言,家属也未曾找医生大闹。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的话:“我得了病,医生为我做手术我是心怀感激的,我知道手术很大,是有风险的,再加上我已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恢复能力不是很好。但要说完全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可我每天看着这些医生忙前忙后给我换药,春节也不例外,并时时鼓励我,我就怨恨不起来,再说这些(出现感染)也不是医生的错。我在医院住得久了,各种病痛见得也多了,更能体会医生们的心情。现在我能好好地出院,和家人待在一起,我没什么不满足的。”

    作者:朱香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活血化淤,试试外用中药膏

    说到活血化淤,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外用的贴膏、喷剂等,如著名的云南白药。其实,祖国传统医学对此早有研究,可供选择的外用中药也不少。

    作者:郭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谨防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患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4)。通常,若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提示甲亢存在:◎食欲改变。近期突然变得胃口特好,吃了饭饿得快,每餐进食400~600克主食,一日吃4~6餐仍感到饥饿,食欲亢进反而体重减轻。

    作者:王小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招齐下,消除脑内“人形”瘤

    王某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戒了多次都没戒掉。然而就在近,48岁的他突发头晕,一度晕倒,在外院尝试介入栓塞治疗失败后来我院,期望通过血管搭桥术救命。

    作者:刘方军;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EA测定阳性,并非都是癌

    一位52岁的男士,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癌胚抗原(CEA)增高。鉴于他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亦无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医生建议做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降结肠多发性息肉,经电切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很容易癌变,他的息肉能被及早发现并予电切,使其逃脱了癌变的风险,CEA的检测功不可没。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信箱

    西安廖先生:近性生活中射精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畅快淋漓,甚至有点射精无力。我担心,是不是自己的生殖系统出问题了,或是性能力下降了?1.射精为什么不痛快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咽炎难断根中医调养可帮忙

    总感觉咽部不适,好像有痰卡在那儿,咽不下吐不出(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梅核气”);早上刚起床嗓子就又干又痒,一刷牙还犯恶心……冬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产生这些症状。这很可能是提示你患有慢性咽炎或者咽炎又复发了。而让很多人更纠结的是,为什么慢性咽炎总是反反复复,难道真的无法治愈吗?

    作者:燕海霞;赵非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眼角长黄疣,血脂或异常

    睑黄疣,又称为“睑黄瘤”,一般发生于内眼角,多位于内眼角的上眼皮,双眼对称发病。睑黄疣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对眼睛没有危害,但严重影响容貌,对于生性爱美的女性来说,也是令人心烦的。尤其是它的出现,还有可能与血脂异常有关联,更不可大意。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性情老人,小心“交感风暴”来袭

    一位60岁的足球爱好者,当得知中国男足主场1:2输给伊拉克而失去进军世界杯的机会,竟拍案而起,连喊“可耻!可悲!”,继而昏倒在电视机旁。

    作者:王有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颅内疾病,需要“脑海”探险

    由于不少颅内疾病均有头痛、抽搐、昏睡、昏迷、呕吐等表现,仅靠这些“共性”表现作依据,往往容易误诊,因此就需要进行“脑海”探险,抽取少量脑脊髓液(CSF)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结合分析,那就基本上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李定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类风关,并非“不死的癌症”

    冬季多阴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期,关节肿胀和疼痛加剧,部分重症患者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协助,苦不堪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破坏性关节炎,需要终生治疗。30年前,80%以上患者因关节畸形而残疾,如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只要长期坚持合理的治疗和锻炼,完全有可能达到临床缓解(病情基本不发展)。本期名医谈病,就来谈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护理,让患者在这个冬天少受疾病的折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偏头痛,并非只有“一侧痛”

    生活中,不少人会望文生义,认为偏头痛就是指头部一侧疼痛,但事实上,双侧头痛也可能是偏头痛。由于偏头痛开始的症状是患者头部一侧先疼痛,所以才容易有这样的误解。

    作者:郑培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时闻新知

    本刊讯近日,在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称,以燃煤为主的不清洁能源过量消费,是我国雾和霾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防鼻炎8注意

    深秋时节,天气干燥多变,气温降低,是鼻炎好发季节。以下几点建议,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鼻炎的发生,大家不防一试。

    作者:冉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5种“报警信号”

    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是一种血管病,虽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在40岁以上逐步形成,但年轻人亦可能患上此病。临床观察发现,当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它还可以在人的眼、鼻等器官上出现异常变化,成为一种特殊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也可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因此,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血管是否已经出现粥样硬化,不妨看看是否有以下5种“报警信号”。

    作者:张明;蒋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外兼修,中药能解心绞痛

    如果胸骨后、心前区疼痛,特别是劳累后发作,大家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多为绞痛并带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刀割样痛。疼痛时间一般仅3~5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但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编者注:好舌下含服,嚼碎后舌下含服更好)几分钟内缓解。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便宜又好用的10种老药

    与演艺界一样,药物界更新换代也是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药冒出来。新药问世,好不好用还得另说,价格一般来说都不低,它们也大多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各大药房的显要位置,常常被店员率先推荐给患者。但实际上,在药房药品陈列柜的底层,还有一些问世已久的老药,它们的疗效历经考证已属不虚,但因价格低廉,利润菲薄,不受生产商和药店的“待见”,部分药物在市场上慢慢消失甚至即将绝迹。本期专家评药,聚焦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便宜老药,希望它们不会在市场上消失,继续为人们的健康贡献力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开水服药,未必好

    都说良药苦口,尤其是中药、中成药,虽然效果不俗,但味道经常让人难以接受,而用茶水、糖水送服,虽能改善口感,却又会影响药效,这一点大家多少也清楚。所以,用温开水服药,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

    作者:万慎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衰利尿,当心猝死

    大部分利尿剂都有排钾作用,只有几种利尿剂是保钾的,如氨苯蝶啶(又称三氨蝶呤)、氨氯吡咪和安体舒通(又称螺内酯),服用时有可能引起血钾增高,产生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脏骤停猝死。现介绍3个实例,希望能引起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们重视。

    作者:张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来胖,吃不吃减肥药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此话未必正确,但老人常有多种并发症,一旦再出现肥胖,风险的确比年轻人更大。而老人体质相对较弱、易受伤,难以像年轻人一样通过大运动量锻炼减肥;单纯靠饿,体重可能减下去,但却可能造成营养素缺乏等问题,得不偿失。药物或许是个选择,但老人用任何药,安全性都是让人警惕的问题。目前国家批准的非处方类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肥胖老人是否可以服用此药呢?

    作者:徐新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