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亚萍
以CH-82负压套扎器套扎内痔6264个,并发大出血17例,肛门镜下局部注射立止血一次止血成功.
作者:马鸿远;周秦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选用利多卡因胶浆外用于肛裂术后创面以缓解其术后疼痛,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为;穆作振;汤良庚;令狐庆;杨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34例嵌顿痔采取急诊手术切除加注射安氏化痔液,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贺恒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痔的概念 20世纪特别是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痔的认识有了飞跃,已形成新的概念[1],即:痔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称肛垫(anal cushions),是每人皆有的正常结构;肛垫呈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叶排列,与直肠上动脉分支无关.它们宛如心脏的三尖瓣,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即谓痔病.痔病治疗原则是主要根据症状,对于没有症状的痔即使很大也不一定是治疗指征,反之,痔虽小但有发生严重合并症的危险时,则必须治疗.上述概念是Thomson于1975年首次提出,并受到AlexanderWilliams(1982)[2],Bernstein(1983)[3]以及Melzier(1984)等[4]一些著名学者的支持.1983年在德国科伦堡举行的第9届国际痔科专题研讨会上获得一致确认.国外新近出版的肛肠病学专著中已广泛采纳痔的新定义[5].
作者:张东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肛管保留灌肠法是许多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在肛肠科应用较多.研制一种方便、价廉适用的肛管灌注器具,让患者自己应用很有必要.
作者:王济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从形态学上说明肛管固定装置存在的客观性,从功能上探讨它们在排便控制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对59具小儿尸体,3例成人盆部标本解剖观察,4例新鲜小儿盆部标本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肛管上部前壁固定于会阴体,侧壁和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在3个水平固定于盆隔;盆隔参与构成联合纵肌的纤维主要沿肛管侧壁和后壁下降并保持一定的内、外分层关系,向外下穿插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并将其分隔为7~9束,再止于肛周皮肤;在会阴体以下的肛管前壁无来自盆隔的联合纵肌组织;汇聚于肛管下端侧后壁的联合纵肌纤维向后上转折止于肛尾中缝皮肤两侧及尾骨背面,参与肛尾韧带.会阴体、肛尾韧带及肛尾中缝的皮肤对肛管前壁的固定及肛管与直肠前壁夹角的形成和维持有关;联合纵肌将肛周结构串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排便控制机制的整体同步活动.
作者:崔龙;姜文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采用朴硝、黄菊花泡液坐浴治疗炎性外痔130例,男76例,女54例;年龄20~70岁;病程3~10天.
作者:荀洪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采用术后肛内置一次性导尿管配合心形网,减少了并发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缪东初;戴红革;于东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分期手术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120例,男50例,女70例;年龄32~74岁;病程5~30年.其中混合痔嵌顿20例,伴有肛乳头瘤10例,伴有肛瘘7例.采用硬膜外麻醉20例,局部麻醉100例.术式均采用外痔剥离切除,内痔结扎切除.
作者:邬丽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自1992年以来,用自制冰紫痔疮膏治疗内痔、外痔、肛裂、肛窦炎及肛肠术后病人10 000余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作慎;罗常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采用诱导排便法(A组)并与临床常用的热敷(B组)、针灸(C组)和肌注新斯的明(D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晏美;安阿;李立;蒋建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采用肌注酚妥拉明治疗肛门疾病手术后尿潴留58例,有效率86.2%.
作者:卜荣贵;李华贵;爱勇;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科采用外剥内扎加一期缝合术治疗混合痔200例,其中1999年7月以后的100例为实验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9岁;病程2~30年.1999年7月以前的100例为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0~67岁;病程1~25年.两组每例患者痔核均在2个以上.
作者:陈英;汤建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采用黄元汤配合大成散膏治疗嵌顿性混合痔16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武孝;郑少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肛肠疾病多因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湿热下注,血脉不通所致.临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常可收到较好效果.活血化瘀法应用范围较广,应根据不同病情辨证论治,在针对主证选方用药的同时,可配合其他治法,如益气、养阴、利湿、清热等,或其他治法配以活血化瘀之味.现将作者之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金伟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将西瓜霜用于肛肠病术后创口换药,能加速创口愈合,缩短疗程.
作者:杨小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环状痔分叶分布的规律,采用融合分段架桥成形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术于一体的改良术式,治疗环状痔361例,效果良好.
作者:赵发;桂林;郭伶俐;卞红磊;张峰波;赵士彭;耿美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张庆荣先生1 940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开始了他的临床工作,迄今已六十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张老表示祝贺.
作者:王玉成;张作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185例外痔环状混合痔采用多形切口,一期缝合治疗,男75例,女110例;年龄21~65岁;病程3~36年.其中伴有高血压Ⅱ期2例,严重贫血2例,便秘2例,肛裂5例.外痔65例,昆合痔120例.
作者:蔡和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提高肛肠病手术的麻醉效果,选用极小剂量重比重的碱化利多卡因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满意.该法操作方便,麻醉起效迅速,麻醉阻滞范围局限,血流动力学波动极小,成功率高,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提高了肛肠病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穆作振;王为;曹永;汤良庚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