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窗留桥挂浮线治疗阴囊大阴唇处远距离肛瘘21例

陈庆华

关键词:开窗, 浮线, 治疗, 阴囊, 大阴唇, 远距离, 高位肛瘘,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低位肛瘘, 截石位, 位置, 年龄, 内口, 瘘管, 疗效, 长度
摘要:我们采用开窗留桥挂浮线治疗阴囊、大阴唇处远距离肛瘘2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3例;年龄19~76岁;病程3个月至16年.高位肛瘘9例,低位肛瘘12例.内口在截石位11~1点者6例,5~7点者13例,其他位置2例.所有瘘管长度均超过5cm.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骶尾部脊索瘤1例

    患者女,68岁,下腰部疼痛3年,排便不尽感半年就诊.3年前出现下腰部疼痛,伴双侧臀部不适.腰椎正侧位X线及腰椎间盘CT检查,未见异常.行理疗及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等药物治疗,症状未见缓解.半年前自感会阴部酸胀痛,排便4~6次/d,每次排便20~30min,均有不尽感.大便成形,无脓血及黏液血便.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正常,直肠指诊可扪及骶前一质硬光滑肿块,活动性差,触痛,直肠壁黏膜光滑,指套无染血.排粪造影示骶直间距明显增宽,骶直间见一4.5cm×4.0cm软组织肿块阴影,S4溶骨性破坏.盆腔CT示骶前软组织肿块,其内有斑点状钙化,骶髂关节侵蚀破坏,直肠明显前移.CT诊断:骶尾部脊索瘤.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脊索瘤.

    作者:张志强;李兴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86例

    我院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86例,均一次治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35例,年龄10~62岁,病程0.5~23年.内痔Ⅱ期53例,Ⅲ期33例.环形混合痔19例,急性混合痔嵌顿水肿的15例,合并肛乳头增生的11例.

    作者:熊德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自制止血痛散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146例效果观察

    我科对肛肠病术后146例应用自制止血痛散进行换药治疗,发现对创口的止血、止痛、消炎、促进创口愈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存仙;金石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12个家系42例临床报告

    为掌握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对12个家系42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诊断、治疗、随访结果、肿瘤发病部位、病理诊断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12个家系中共42例患大肠癌,平均发病年龄42.2(20~71)岁,42例共有大肠癌60枚,其中83.3%为结肠癌,66.7%位于脾曲近侧结肠,18.3%有多原发大肠癌.结果表明,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发病年龄早,好发近侧结肠,易患多原发癌的特点,及早识别与随访对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改进外剥法治疗环状混合痔49例

    采用改进外剥法治疗环状混合痔49例,综合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97例环状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2~74岁,病程3~40年;对照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3~64岁,病程2~38年.

    作者:鞠应东;鞠丽娟;辛福泽;李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冷冻治疗肛门海绵状血管瘤12例

    研究液氮冷冻疗法治疗肛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并和点状结扎疗法进行对比观察.将32例肛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液氮冷冻组)12例,对照组(点状结扎组)20例,通过3年随访比较,液氮冷冻疗法有效率100%,优于点状结扎组(60%)(P<0.01),平均疗程、系统治疗时间、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液氮冷冻疗法治疗肛门海绵状血管瘤比点状结扎法安全,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且更为稳定.

    作者:黄媛华;黄国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注射加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性直肠癌6例

    我们采用注射加局部外敷中药治疗老年性直肠中下段腺癌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蛋黄油治疗肛门直肠手术创面迟缓愈合的疗效观察

    我院肛肠科采用自制蛋黄油浸制的纱条对98例肛门直肠手术后创面迟缓愈合患者外敷换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3例,女35例;年龄35~79岁.混合痔46例(外剥内扎术后),肛瘘32例(切开引流术后),肛周脓肿20例(切开引流术后).其中并发糖尿病、硬皮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其他系统疾病的有74例.均为手术后经过常规换药治疗创口延迟愈合者.

    作者:邱刚林;董良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前切除术45例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前切除术后的疗效,对连续行低位前切除术的45例下段直肠癌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全组无手术死亡,2例发生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狭窄,3例局部复发.结果显示,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前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式.

    作者:刘洪洲;杨丙全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以急性阑尾炎表现的结肠癌20例

    报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20例,其中腺癌16例,黏液腺癌3例,未分化癌1例.17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术,2例行短路手术,16例痊愈.分析了结肠癌引起急性阑尾炎的原因,阐明了漏诊、误诊的常见原因,提出减少漏诊或误诊的方法.

    作者:张云杰;明凤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急性嵌顿痔228例疗效分析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嵌顿痔228例,并对近远期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急性嵌顿痔228例,男68例,女160例,平均年龄48岁.其中孕产妇98例.痔病史3个月~42年,急性嵌顿1h至15d.

    作者:代建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倒T形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179例

    采用倒T形切除术(即内痔部分纵切纵缝,外痔部分横切横缝,内外切口呈倒T形)治疗环形混合痔17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伟鹏;张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Parks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84例

    为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Parks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对8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Parks法吻合保肛术,术后复发率为7.1%(6/84),术后5年存活率为75.0%(63/84),全部患者术后3~6个月排便次数及控便机能接近正常人.结果表明,全直肠系膜切除、Parks法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达到了根治直肠癌的同时,又保留了肛门.

    作者:谢尚奎;吴印爱;刘献棠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小剂量低浓度简易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2002~2004年观察500例肛肠手术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简易骶管麻醉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肠科手术500例,男289例,女211例;年龄18~79岁.混合痔296例,肛裂、外痔64例,肛周脓肿、肛瘘130例,直肠前突10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动脉灌注化疗疗效观察

    为减少大肠癌术后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术后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同时与单纯静脉化疗相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50%(P<0.05),肝转移率和腹腔转移率两组分别为12%,24%和28.3%,45.6%(P<0.05).结果显示,术后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具有用药量小、局部浓度高、抗癌作用强、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作者:杨维建;李忠福;张发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痔术后粪嵌塞20例

    应用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痔术后粪嵌塞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属环状混合痔手术后病人.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满、腹胀,矢气频转,排便量少或便质溏稀,手足濈然汗出、脉沉实、苔黄燥.

    作者:叶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2005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bianmi便秘刘素玲等.福松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62.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经肛门捆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137例

    探讨捆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回顾分析137例低位直肠癌用捆扎式吻合法行保肛手术临床资料.全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2例(1.5%),吻合口出血4例(2.9%),吻合口狭窄7例(5.1%).随访2~3年,局部复发5例(3.7%).结果表明,捆扎式吻合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相阳;孙永信;张彤;吴凌云;韩方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直肠黏膜悬吊内扎外切治疗Ⅲ期环状混合痔40例

    采用直肠黏膜悬吊、内扎外切法治疗40例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0~68岁,病程4~32年.

    作者:柳桂玉;程春玲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二期缝合治疗肛瘘46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二期缝合治疗低位肛瘘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16~73岁;病程6个月至15年.

    作者:雷华涛;关群;吴汉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