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逐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1例

赵文礼;邹声金

关键词:逐瘀汤,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摘要:2000~2005年,采用我院自拟逐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28例,女23例;23~32岁17例,33~42岁24例,43~52岁7例,52岁以上3例.病程1年以内17例,1~5年24例,6~10年8例,10年以上2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我科采用思密达粉剂和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家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肛管直肠瘢痕1例

    患者女,43岁.肛门坠胀不适,便秘与腹泻交替6年,于2003年11月就诊.检查:肛缘皮肤潮湿,肛管括约肌张力低,直肠严重充血,黏液多.排粪造影、肛门测压等检查诊断为直肠前突Ⅱ度,会阴下降.直肠内注射消痔灵硬化剂半月,上述症状加重,直肠充血并见溃疡,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和黏液.经直肠内灌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月余,直肠分泌物逐渐减少,仍坠胀、排便不尽、里急后重、坐卧不安、骶尾部痛持续至今.2005年7月再诊:距肛门约3cm可触及半环形4cm×4cm硬块,直肠充血.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前突Ⅱ度,直肠黏膜内套叠,会阴下降综合征.

    作者:王与胜;马娟;瞿万云;于洋;张树志;王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自拟中药溃结1号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与西药灌肠组44例作对照,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35.6%和97.8%,明显优于西药灌肠组(18.2%和81.8%).

    作者:冯丹;孙中伟;苏长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灌肠治疗顽固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诊断明确的顽固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11例,经中药加利福平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配合口服SASP治疗,治愈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灌肠治疗难治性UC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丁喜坤;李娉;王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灌肠加芙蓉叶栓剂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4例

    为观察内服愈肠汤联合石黄汤灌肠加芙蓉叶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愈肠汤内服,每日1剂,同时用石黄汤灌肠和芙蓉叶栓剂纳肛;对照组56例,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加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9.3%(P<0.05).结果表明,内服愈肠汤合石黄汤灌肠加芙蓉叶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媛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探讨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将61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口服安肠缓激汤治疗,对照组27例口服西药思密达及谷维素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 VS70.4%,P<0.05).结果表明,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惠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40例

    我院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7~68岁.均为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治疗方法:骶麻,取骑伏位,以手指充分扩肛后,肛管内塞一小块纱布,在肛周脓肿皮肤痛处,或波动感明显处注入美蓝2ml,轻揉数分钟,然后在脓肿与肛门间作一放射状切口,排出脓液,探查脓腔,分离脓腔内间隔,取出肛管内纱布,辨认纱布上有无染色,预测内口的方向和部位,然后用左手或右手食指置于肛管内,另手执探针探测肛瘘内口.内口在括约肌上方,采取挂线治疗;内口在括约肌下方,采取切开及切除瘘管组织,创口敞开,术后坐浴治疗.

    作者:董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惠迪加中药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经2个疗程,治愈6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此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川;胡景莲;陈建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混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中西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对临床确诊的3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灌肠组20例,对照组15例.前者采取中西药混合使用保留灌肠治疗,后者采取静脉给药及口服中西药等方法治疗,灌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70% VS 53.3%,P<0.05).结果显示,中西药混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作者:邓胜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及贴敷法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及贴敷法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8~75岁,40岁以上65例,15~39岁35例,14岁以下20例.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真人养脏化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疗效观察

    观察真人养脏化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将86例UC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真人养脏化裁方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近期治愈率与有效率两组分别为66.7%,96.7%和30.8%,80.0%(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内服中药比用西药治疗UC疗效好.

    作者:李铭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直肠黏膜内脱垂与脱垂性痔

    直肠黏膜内脱垂与脱垂性痔两者均属于肛门的脱垂性疾病,表现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直肠黏膜包括直肠的皱襞与黏膜下层松弛,而致黏膜向下滑移所造成,其范围除了直肠下端以外,也可以包括全直肠.此外,我们在结肠镜中发现,这种黏膜松弛脱垂除直肠黏膜之外,还可以达到乙状结肠的全部.

    作者:张胜本;张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痛泻要方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3例

    笔者应用痛泻要方加味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8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8例;年龄19~72岁,病程1~26年.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49例,便秘为主者19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者15例.全部病例均有腹痛,排便后可不同程度缓解.

    作者:姜德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将确诊的109例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组)40例,思密达组(单用思密达灌肠组)35例,热磁疗组(单用肛肠内热磁疗法组)34例.疗程均为4~6周,疗程结束后行电子肠镜检查,并随访0.5年.结果显示,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组总有效率97.5%,优于单用思密达灌肠组(82.9%)和单用肛肠内热磁疗法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高、经济、简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吴青眉;蔡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与灌肠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药物灌肠,在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中的作用.310例进行盆腔放疗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18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中药灌肠;对照组以止痛、止血、消炎、止泻和保护肠黏膜等方法治疗,均自放疗开始2周后,至放疗结束后2周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出现的例数为49例、56例,持续时间为(12.3±3.9)d,(18.3±4.1)d,放射剂量(48.3±5.1)Gy,(41.8±6.2)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73.2%;生活质量评分24.53±4.08,19.04±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口服与灌肠能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炳胜;刘军玺;刘秀芳;李永申;翟书悦;张海;雒书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按镜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采用按镜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并与传统的脉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0.0%,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26.7%和93.3%(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按镜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UC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镜象辨证提高了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梁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2例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2例,并与同期单纯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107例患者进行对照,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6%(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和肛肠内腔治疗仪联用比单纯灌肠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何耀普;陈骥飞;杨玉会;郝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加太宁栓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药灌肠加太宁栓对溃疡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灌肠加太宁栓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吡啶、利多卡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综合评定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25).治疗组1年治愈率、临床症状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太宁栓纳肛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庞宏永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006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我科用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0~74岁;病程0.5~20年.全部病例均经肠镜检查无黏膜损害及肠壁结构缺陷,无器质性病变.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3次以上无异常,排除痢疾、肠寄生虫病.

    作者:陶黎敏;陈火根;祝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