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瘘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李妙芝

关键词:肛瘘, 手术前护理, 手术后护理
摘要:肛瘘病人140例,10~62岁,住院10~30d.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出血、尿潴留、晕厥与呕吐、饮食与排便、坐浴与换药、出院指导等,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做好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配合痔疾洗液治疗痔发作期291例

    为探索各种痔发作期应用方便、效果明显的药物,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配合痔疾洗液治疗发作期痔291例,并和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痊愈率(33%VS 13%)、显效率(60%VS 42%)、总有效率(100%VS 85%)、平均疗程(14±2.2)d VS(21±4.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果表明,该疗法痊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陈少明;于庆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52例

    为了观察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305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对照组15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术后排便后均用中药熏洗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98.7%(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疗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明显缩短疗程,提高肛门节制功能,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换药,可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潘友珍;倪霞红;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除缝合或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

    采用主管切除加部分支管切除缝合或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均一次性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2d,随访半年至1年未复发.结果表明,主管切除加部分支管切除缝合或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损伤小、无畸形等优点.

    作者:谢坚;李慈春;张振勇;张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切高挂治疗高位肛瘘186例

    我科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肛瘘18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3例,女63例;年龄16~75岁;病程3个月至15年.经括约肌瘘145例,括约肌上方瘘14例,高位肌间瘘27例.

    作者:张树峰;杨海春;辛朝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位虚挂引流法治疗肛周脓肿39例临床观察

    为克服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出现的轻度肛门失禁或锁眼样畸形,以及反复紧线过程中病人疼痛重的不足,我们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用橡皮筋虚挂,充分引流,亦即腔隙旷置,不勒断肛管直肠环,待腔隙肉芽长满后抽去橡皮筋,用此方法治疗肛周脓肿39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作者:钱海华;黄继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将150例陈旧性肛裂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用肛裂切除术治疗,B组用纵切横缝皮肤移动术治疗,C组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和创口愈合时间.B、C组术后疼痛、便血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P<0.01),C组术后便血比B组少(P<0.05);B组创口愈合时间为(15.6±6.3)d,C组创口愈合时间为(13.2±4.5)d,均短于A组的(18.7±3.2)d(P<0.01),C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B组(P<0.05).结果表明,陈旧性肛裂应采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其效果优于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皮肤移动术.

    作者:高激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位缝合低位引流治疗高位肛瘘50例

    采用高位管道缝合、低位敞开引流换药治疗高位肛瘘5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15~66岁.高位单纯性肛瘘31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6例,后位双侧蹄铁型瘘2例,半蹄铁型瘘1例.

    作者:李尚河;赵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2例

    [例1]男,72岁.因肛门周围及会阴部肿痛,在当地医院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抗炎、换药等对症治疗.4d后病情不见好转,突然出现下腹壁红肿、疼痛,排尿困难,伴发热,体温高40℃,同时合并双下肢及双足背水肿.

    作者:刘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开引流择期挂线治疗肛周脓肿632例

    为了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挂线的佳时机,回顾性分析肛周脓肿632例术后半年内复发率与术式的关系.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复发率16.7%;皮下脓肿复发率14.3%;括约肌间脓肿复发率10.1%;坐骨直肠窝脓肿复发率18.8%.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时间要早,挂线时间要根据病情而定,二期手术处理好内口是关键.

    作者:王与胜;马娟;张翠红;张树志;于洋;瞿万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旁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

    患者男,50岁.肛旁肿物3年,进行性增大1个月,疼痛3d.3年前患者肛旁出现核桃大小包块,无疼痛和发热.1个月前包块迅速增大如拳头大小,近3d出现疼痛.

    作者:林琳;李明辉;黄熠;刘申;王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超声多普勒痔疮诊断仪对31例痔病进行痔动脉结扎治疗,治愈20例(64.5%),出血症状消失率达96.9%,脱出症状消失率达52.6%.结果表明,DG-HAL是一项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痔病具有安全、有效、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业皇;王元钊;章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38例

    采用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8岁;病史3d至3个月.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3例

    以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3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良好,疗程15~42d,平均26.5d,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边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93例

    自1994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进手术方法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结核性肛瘘1例

    患者男,22岁.于两个月前发现肛门右后位距肛缘约2.0cm处红肿胀痛,4~5d后肿痛加重,并自行破溃,流出稀薄脓液约5ml左右后,疼痛稍缓解,但溃口逐渐增大,久不愈合.

    作者:熊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完全性直肠脱垂伴肛门完全性失禁1例

    患者男,19岁.因发现肛内肿物脱出伴肛门污粪、溢液4月余入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部隐痛、泻下鲜红色稀便,每日4~5次,无脓性黏液、便后滴血,里急后重不明显,在当地诊所输液、服药3d后腹痛消失,腹泻停止.

    作者: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

    采用一期切开根治术或一期切开根治加挂线治疗肛周脓肿8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35岁.

    作者:常征;安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友病致复杂性肛瘘术后大出血1例

    患者男,32岁.因肛门部反复发作肿痛,破溃流脓水16年入院.查体:截石位1点位距肛门2.0cm处,可见1.5cm×0.5cm×0.5cm瘢痕结节,3,5点分别距肛门3.5cm、2.0cm处肛缘可见绿豆大小的溃口,有脓性血水溢出,从溃口向肛内方向皮下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作者:周启昌;王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口缝扎加瘘管旷置术治疗肛瘘47例

    采用内口缝扎加瘘管旷置术治疗肛瘘4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6例;年龄17~68岁;病程6个月至29年.低位单纯性肛瘘3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5例,高位及复杂性肛瘘3例.

    作者:尤正义;李建平;李树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肛瘘的治疗(附30例报告)

    为探讨小儿在不同生长阶段发生肛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肛瘘的临床资料.初发小儿肛瘘瘘管表浅,内口位于后位者少,瘘道较直.延期治疗的小儿肛瘘同成人肛瘘一样,易于复杂化.年龄越小局部保守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1~17岁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取切开挂线术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未见肛门失禁及肛瘘复发.结果表明,小儿初发肛瘘简单,局部解剖位置较成人易于暴露,较易于手术治疗.切开挂线术是治疗1~17岁小儿肛瘘的合理有效术式.小儿肛瘘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1岁者及早行切开引流术,1~17岁小儿肛瘘,提倡尽早行切开挂线术治疗.

    作者:孟强;孟荣贵;喻德洪;吴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