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为探索各种痔发作期应用方便、效果明显的药物,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配合痔疾洗液治疗发作期痔291例,并和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痊愈率(33%VS 13%)、显效率(60%VS 42%)、总有效率(100%VS 85%)、平均疗程(14±2.2)d VS(21±4.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果表明,该疗法痊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陈少明;于庆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婴幼儿肛瘘多发于肛门两侧,较浅,有自愈倾向,与成人肛瘘有明显区别.现就当前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史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探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将150例陈旧性肛裂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用肛裂切除术治疗,B组用纵切横缝皮肤移动术治疗,C组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术后反应和创口愈合时间.B、C组术后疼痛、便血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P<0.01),C组术后便血比B组少(P<0.05);B组创口愈合时间为(15.6±6.3)d,C组创口愈合时间为(13.2±4.5)d,均短于A组的(18.7±3.2)d(P<0.01),C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B组(P<0.05).结果表明,陈旧性肛裂应采用U形皮肤移动术治疗,其效果优于肛裂切除术和纵切横缝皮肤移动术.
作者:高激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2岁.因肛门部反复发作肿痛,破溃流脓水16年入院.查体:截石位1点位距肛门2.0cm处,可见1.5cm×0.5cm×0.5cm瘢痕结节,3,5点分别距肛门3.5cm、2.0cm处肛缘可见绿豆大小的溃口,有脓性血水溢出,从溃口向肛内方向皮下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作者:周启昌;王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非挂线治疗肛周深部脓肿的方法,采用切开旷置置管引流治疗肛周深部脓肿36例,一次性治愈35例,治愈率为97.2%,无复发,无并发症.结果表明,该术式操作简单,换药方便,不切断肛管直肠环,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李召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探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挂线的佳时机,回顾性分析肛周脓肿632例术后半年内复发率与术式的关系.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复发率16.7%;皮下脓肿复发率14.3%;括约肌间脓肿复发率10.1%;坐骨直肠窝脓肿复发率18.8%.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时间要早,挂线时间要根据病情而定,二期手术处理好内口是关键.
作者:王与胜;马娟;张翠红;张树志;于洋;瞿万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肛瘘病人140例,10~62岁,住院10~30d.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出血、尿潴留、晕厥与呕吐、饮食与排便、坐浴与换药、出院指导等,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做好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妙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采用断管开窗续拉条术治疗复杂性肛瘘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27例;年龄19~76岁;病程1~37年.一般外口距肛缘5~18cm,其中4例从臀大肌穿出.2个以上外口23例.
作者:黄景玉;陈凯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1994年以来,我科采用改进手术方法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克服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出现的轻度肛门失禁或锁眼样畸形,以及反复紧线过程中病人疼痛重的不足,我们采用低位切开,高位用橡皮筋虚挂,充分引流,亦即腔隙旷置,不勒断肛管直肠环,待腔隙肉芽长满后抽去橡皮筋,用此方法治疗肛周脓肿39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作者:钱海华;黄继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探讨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方法,经阴道切口在彻底切除瘘口周围瘢痕组织后,分三层修补直肠、直肠前壁周围组织及阴道壁缺损.结果12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充分游离并切除瘘口周围瘢痕组织,无张力缝合直肠阴道壁缺损是成功修复直肠阴道瘘的关键.
作者:姜国丹;李若凡;李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妊娠晚期肛周脓肿虽不多见,但治疗比较棘手,处置不当不仅对母体而且对胎儿均有危险.本文结合我院10年内16例妊娠晚期并发肛周脓肿病例,浅谈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主管切除加部分支管切除缝合或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均一次性治愈,平均愈合时间22d,随访半年至1年未复发.结果表明,主管切除加部分支管切除缝合或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损伤小、无畸形等优点.
作者:谢坚;李慈春;张振勇;张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高位管道缝合、低位敞开引流换药治疗高位肛瘘5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15~66岁.高位单纯性肛瘘31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6例,后位双侧蹄铁型瘘2例,半蹄铁型瘘1例.
作者:李尚河;赵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对混合痔30例采用手术后加消痔灵注射预防术后水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低位一次性切开、高位挂线、脓腔对口引流的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型脓肿48例,一次治愈47例,治愈率97.9%.本术式能达到一期治愈的目的,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痛苦大、瘘道形成的缺点.
作者:陈红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19岁.因发现肛内肿物脱出伴肛门污粪、溢液4月余入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部隐痛、泻下鲜红色稀便,每日4~5次,无脓性黏液、便后滴血,里急后重不明显,在当地诊所输液、服药3d后腹痛消失,腹泻停止.
作者: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bianmi便秘段建华等.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25(5):310.张维.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医杂志,2006,47(2):105.王立珍.护士对便秘知识的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现代护理,2006,12(3):215.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采用一期切开根治术或一期切开根治加挂线治疗肛周脓肿80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18~70岁,平均35岁.
作者:常征;安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男,36岁.因肛门周围肿痛2d收住我科.患者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周围肿痛,继之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局限于截石位5~6点,距肛缘3cm处,压痛明显.
作者:刘兴明;陈桂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