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肛周脓肿的治疗

徐永强

关键词:妊娠晚期, 肛周脓肿, 治疗比较, 围手术期, 处理体会, 危险, 胎儿, 母体, 病例
摘要:妊娠晚期肛周脓肿虽不多见,但治疗比较棘手,处置不当不仅对母体而且对胎儿均有危险.本文结合我院10年内16例妊娠晚期并发肛周脓肿病例,浅谈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肛周脓肿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8例.结果治愈率96%,未出现肛门畸形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次性根治术是对传统术式的成功改良,既保护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又使病人免受二次手术之苦.

    作者:梁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痔灵预防混合痔术后水肿

    笔者对混合痔30例采用手术后加消痔灵注射预防术后水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波腔内照射配合太宁栓治疗肛窦炎

    我们采用微波腔内照射,配合太宁栓治疗肛窦炎3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6例,女110例;年龄14~75岁,平均44.5岁;病程短半个月,长8年.

    作者:戴训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国产痔疮负压套扎器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利用国产痔疮负压套扎器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22例重度内痔病人分别采用传统的痔块直接套扎法(10例)与改良痔上黏膜套扎法(12例)治疗,结果改良痔上黏膜套扎法治愈率91.7%,优于传统的痔块直接套扎法(70.0%),术后肛门坠胀、出血等并发症前者也少于后者.结果表明,痔疮负压套扎器行痔上黏膜套扎法是治疗重度内痔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盛光;刘民生;陈晓岚;郑凯;徐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开引流加挂线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42例

    采用切开引流加挂线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42例,一次性手术治愈41例,治愈率97.6%,复发1例.无肛门失禁、肛管直肠狭窄及肛门畸形.结果表明,切开引流加挂线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既缩短了疗程,又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赵东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2例

    [例1]患者男,54岁.1周前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在当地医院先后两次行肛门脓肿切开引流、抗炎对症治疗,但病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红肿波及会阴、阴囊.查体:神志清晰,呼吸急促,形体疲弱,肛周及会阴部大面积红肿波及阴囊、双侧腹股沟.

    作者:王永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瘘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肛瘘病人140例,10~62岁,住院10~30d.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出血、尿潴留、晕厥与呕吐、饮食与排便、坐浴与换药、出院指导等,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做好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妙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晚期肛周脓肿的治疗

    妊娠晚期肛周脓肿虽不多见,但治疗比较棘手,处置不当不仅对母体而且对胎儿均有危险.本文结合我院10年内16例妊娠晚期并发肛周脓肿病例,浅谈其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35例

    采用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48例;年龄15~71岁,平均32岁;病程平均8d.肛周皮下脓肿52例,肌间隙脓肿45例,直肠黏膜下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例,肛门后间隙脓肿1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9例,蹄铁型脓肿12例.

    作者:熊伟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3例

    以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3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良好,疗程15~42d,平均26.5d,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结果表明,切开旷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边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肛门疾病术后微波治疗的临床观察

    为研究微波治疗在肛门疾病术后的作用并观察其疗效,应用微波配合痔疮洗剂熏洗及一效膏换药组成三联疗法,治疗肛门疾病术后患者122例,与6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微波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促进水肿吸收及缩短疗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微波具有促进术后愈合、消炎止痛及消肿作用,在缓解疼痛、促进水肿吸收及缩短疗程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周天羽;王俊江;张扬;张丽萍;唐少华;龙再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152例

    为了观察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305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2例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对照组153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术后排便后均用中药熏洗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98.7%(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疗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果表明,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明显缩短疗程,提高肛门节制功能,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换药,可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潘友珍;倪霞红;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儿肛瘘的治疗(附30例报告)

    为探讨小儿在不同生长阶段发生肛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肛瘘的临床资料.初发小儿肛瘘瘘管表浅,内口位于后位者少,瘘道较直.延期治疗的小儿肛瘘同成人肛瘘一样,易于复杂化.年龄越小局部保守治疗治愈的可能性越大.1~17岁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取切开挂线术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未见肛门失禁及肛瘘复发.结果表明,小儿初发肛瘘简单,局部解剖位置较成人易于暴露,较易于手术治疗.切开挂线术是治疗1~17岁小儿肛瘘的合理有效术式.小儿肛瘘首先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1岁者及早行切开引流术,1~17岁小儿肛瘘,提倡尽早行切开挂线术治疗.

    作者:孟强;孟荣贵;喻德洪;吴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肛瘘的研究现状

    婴幼儿肛瘘多发于肛门两侧,较浅,有自愈倾向,与成人肛瘘有明显区别.现就当前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史仁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肛瘘癌变3例

    [例1]女,55岁.间断肛旁流脓水54年,伴疼痛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1岁时出现肛旁肿物,溃破流脓,反复发作,间断手术4次,未愈.入院前两月起肛旁疼痛加剧,溃口有分泌物流出,抗炎治疗无效.

    作者:章蓓;王业皇;刘飞;丁义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直肠阴道瘘

    为了探讨直肠阴道瘘的手术治疗方法,经阴道切口在彻底切除瘘口周围瘢痕组织后,分三层修补直肠、直肠前壁周围组织及阴道壁缺损.结果12例均一次性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充分游离并切除瘘口周围瘢痕组织,无张力缝合直肠阴道壁缺损是成功修复直肠阴道瘘的关键.

    作者:姜国丹;李若凡;李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38例

    采用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8岁;病史3d至3个月.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完全性直肠脱垂伴肛门完全性失禁1例

    患者男,19岁.因发现肛内肿物脱出伴肛门污粪、溢液4月余入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部隐痛、泻下鲜红色稀便,每日4~5次,无脓性黏液、便后滴血,里急后重不明显,在当地诊所输液、服药3d后腹痛消失,腹泻停止.

    作者: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痔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超声多普勒痔疮诊断仪对31例痔病进行痔动脉结扎治疗,治愈20例(64.5%),出血症状消失率达96.9%,脱出症状消失率达52.6%.结果表明,DG-HAL是一项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痔病具有安全、有效、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业皇;王元钊;章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切高挂治疗高位肛瘘186例

    我科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肛瘘18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3例,女63例;年龄16~75岁;病程3个月至15年.经括约肌瘘145例,括约肌上方瘘14例,高位肌间瘘27例.

    作者:张树峰;杨海春;辛朝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