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董菲菲

关键词:医学期刊, 肛肠, 文献题录, Med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dex,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 军医大学, 大肠癌细胞株, 转移能力, 学报, 实验研究, 结肠腺癌, VEGF表达, CT26细胞, 抑制剂, 肝转移, 小鼠, 调查
摘要:diaocha shiyan yanjiu调查实验研究秦艳等.PARP抑制剂对小鼠结肠腺癌CT26细胞肝转移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4):1330.彭艳华等.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不同大肠癌细胞株转移能力及VEGF表达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3):1256.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436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3~2008年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436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43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愈时间为16~62d,平均28.2d.术后随访半年,无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肯定.

    作者:边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48例

    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4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12~72岁,平均36.5岁;病程3~10d,平均4.6d.

    作者:王晓琼;熊济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肠息肉术后继发出血1例

    患者男,59岁.因便后肛门出血伴异物外脱1年,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环状外痔水肿伴3、7、11点位齿状线上黏膜隆起.指诊:截石位进肛门2cm、8cm、10cm处可触及增生物.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均正常.尿常规:尿糖(卅).肝脾彩超:肝囊肿.心电图:QRS电轴左偏.患者既往患糖尿病多年,有胃出血史和阑尾炎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沙喜;张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痔汤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为探讨消痔汤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价值,将78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口服中药消痔汤(治疗组),另一组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58例,有效14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18例,有效128例,无效114例.总有效率68.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创缘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口服消痔汤,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创缘水肿,预防尿潴留、粪嵌塞及痔体脱落期出血,促进创口愈合.

    作者:董志明;林存良;宗丙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陈旧性肛裂手术两种麻醉方法效果比较

    为了为陈旧性肛裂手术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对122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分别在骶管麻醉(治疗组,62例)或局部麻醉(对照组,60例)下行手术治疗,跟踪观察麻醉止痛效果和肛门松弛效果.结果显示,(1)麻醉止痛效果:治疗组显效59例(95.2%),有效3例(4.8%),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1例(35.0%),有效39例(65.0%),无效0例;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麻醉后肛门松弛效果:治疗组显效59例(95.2%),有效3例(4.8%),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5例(25.0%),有效39例(65.0%),无效6例(10.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陈旧性肛裂患者骶管麻醉下手术安全可靠,止痛效果和肛门松弛效果好.

    作者:韩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美常安联合结肠清热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76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口服美常安联合结肠清热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对76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美常安联合结肠清热丸口服.结果显示,治愈61例,好转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74/76).结果表明,美常安和结肠清热丸联合应用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席作武;凌艳霞;牛明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Miles术乙状结肠造口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Miles术建立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病死率已降至2%以下,但其造口并发症仍很高.了解肠造口常见并发症,掌握其防治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斌武;黄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切开挂线对口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7例

    我科采用切开挂线对口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7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23~65岁;病程0.5~38年.2个外口者31例,3~7个外口者26例.外口距肛缘3~12cm.2个内口者9例,原发内口大都在肛窦内及其附近.其中蹄铁型肛瘘33例.

    作者:林先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79例

    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79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195例,女84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病程1~20d,平均5d.低位脓肿232例,高位脓肿47例.

    作者:杨海春;于淑苹;张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凉血地黄汤栓剂治疗内痔276例

    2005~2007年,我院对年老体弱、伴发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不宜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276例Ⅰ、Ⅱ期内痔患者,采用凉血地黄汤栓剂治疗,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肠癌术后自发性结肠穿孔5例临床分析

    直肠痛术后自发性肠穿孔以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给及时诊断与处理带来一定困难.笔者近年收治该类患者5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吴凤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我科采用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52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中,痊愈50例(96.2%),好转2例(3.8%),有效率100%.好转的2例患者经二次手术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22d.随访6个月至3年,成功随访43例,均无复发及肛门失禁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对口引流挂线术治疗蹄铁型肛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仙鹤益气养血汤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

    我科自拟仙鹤益气养血汤随证加减用于减轻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收到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健;王玉;余利坚;钟开伦;刘纪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痔瘘术后患者的护理

    痔瘘患者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1)术后患者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认真询问术中情况,包括术式、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预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一切不适,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史亚萍;刘维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例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运用中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进行辨证分析,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龙再菊;杨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针刺疗法治疗痔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为探讨针刺疗法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50例痔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一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另一组采用导尿疗法(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针刺疗法治疗痔术后尿潴留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陈晓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进展

    环状混合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痔环切术、各种外剥内扎术及其改良术式、保留齿状线或肛垫的术式、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术式以及新近在国内外相继开展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作者:郁俊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回顾分析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并发放射性直肠炎73例患者的资料,其中40例采用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33例采用西药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9%(2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董智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原发性大肠癌62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回顾分析62例多原发性大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原发性大肠癌的发病状况、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漏误诊原因等进行讨论.

    作者:李建胜;莫善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在直肠癌和大肠癌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为评价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在普通人群直肠癌和大肠癌筛查中的效果,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免疫法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为初筛,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为复筛,作为大肠癌筛查方案,以海宁市普通人群7831例初筛人群中1015例高危人群的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结果为样本,定义距肛门≤10cm且直径≥1.0cm的肿块为直肠指检能够发现,距肛门>10cm的肿块和肿块虽距肛门≤10cm但直径<1.0cm,为直肠指检所不能发现.分析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对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显示,距肛门≤10cm肿瘤占筛查发现的大肠肿瘤总例数的31.3%(56/179);经直肠指检筛查,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15)和1.7%(3/179),直肠癌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分别为50.0%(2/4)和25.0%(1/4),进展性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40.0%(4/10)和14.8%(4/27).结果表明,直肠指检在普通人群的直肠癌检查中至关重要,对大肠癌的筛查需进行肠镜检查.

    作者:何锋;沈永洲;蔡善荣;曹泮悬;马浩清;王征远;沈高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