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况

莫金洁;乔赟

关键词:针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综述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除出现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外,神经痛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其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丰富,现将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热敷联合西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西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1g/次,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广木香10g,白术12g,艾叶10g,苍术12g,山药12g,苦参15g,黄连10g,干姜5g,五倍子5g)热敷神阙穴,每次30min,每日1次.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神阙穴联合西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凌线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保肝等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软肝消积汤(三棱15g,莪术12g,炙鳖甲18g,白芍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0g,茵陈15g,鸡内金10g,白术15g,大黄10g,当归8g,丹参15g)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水平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缓解,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具有更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岑成灿;陈耿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龙脷叶中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目的:对龙脷叶中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LC法对龙脷叶中L-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进行薄层色谱分析;采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龙脷叶中18种氨基酸.结果:龙脷叶中游离氨基酸薄层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龙脷叶中氨基酸总量达16.32%,其中谷氨酸含量高(2.31%),蛋氨酸含量低(0.06%).结论:本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龙脷叶的质量研究.

    作者:谭建宁;马雯芳;李耀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36例

    目的:观察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方法:36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口服加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10g,杏仁10g,甘草10g,石膏30g,黄芩10g,丹参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5天.结果:所治36例,治愈11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姜义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平衡观指导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再认识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一分为二,矛盾的两方面动态、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必然要求.中医学是反映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体,生命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必然要求平衡观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学的理论滥觞于《易经》,其平衡观念早可见于《易经》,其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作者:李慧;洪建勋;杨文娟;林雪娟;闵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近代中医药期刊管窥广西针灸名家罗兆琚

    罗兆琚是中国近代较有成就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自学成才,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振兴针灸医学、弘扬中医国粹这一伟大的事业之中.罗兆琚不仅精于理论,而且擅长临床,尤其对针灸医学的研究,厥功甚伟,在当时中医不科学之逆风中不畏险阻,奋力前行,积极参与针灸教学及教材编撰等工作.罗兆琚一生笔耕不辍,著书立说,遗惠后人颇多[1].本文主要以《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收录的罗兆琚的文章为研究对象,管中窥豹,来研究罗兆琚的思想和成就.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胃二号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合并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安胃二号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CSG)合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CSG合并癌前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安胃二号方(苍术10g,制半夏15g,陈皮5g,薏苡仁15g,茯苓15g,草果5g,三七3g)免煎颗粒剂治疗,每日1剂,饭后温水冲服,每日两次;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片(0.375g/片)治疗,4片/次,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胃二号方治疗CSG合并癌前病变疗效确切,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是一种治疗CSG合并癌前病变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朱永苹;唐友明;刘玉;朱永钦;林寿宁;罗昭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内蕴型N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猪苓汤加味,两组疗程为1年,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TG、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Cr、BUN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汤加味联合激素治疗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能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

    作者:黄琼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济川煎加味联合穴位注射及集体心理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济川煎加味联合穴位注射及集体心理疗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济川煎加味联合穴位注射及集体心理疗法治疗;B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C组只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3组患者均服药4周后,对治疗前后诸症积分变化、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变以及停药3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SAS和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优于B、C组(P<0.05);A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B、C组(P<0.05);停药3个月随访,A组复发率低于B、C组(P<0.05).结论:济川煎加味联合穴位注射及集体心理疗法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量表的评分,降低复发率.

    作者:徐哲锋;农媚;朱永苹;王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韩世荣名中医治疗白塞综合征的经验

    白塞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狐惑病”,首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1],以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口腔、生殖器溃疡和皮肤损害等为主要特征,常累及关节、心血管、泌尿、胃肠道、神经等系统[2].韩世荣系陕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陕西省第四批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学术带头人,行医40余载,潜心研读经典,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体系,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曾有幸跟随韩老师学习,受益颇丰,现将韩老师治疗白塞综合征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申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倒地铃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倒地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南宁产倒地铃挥发油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0.82%,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7.50%)、亚麻酸(11.19%)、甲氧基肉桂酸乙酯(6.96%)、亚油酸(5.05%),烷烃类化合物占的比重为23.74%;柳州产倒地铃挥发油共鉴定出25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9.4%,主要成分为1-二十六(碳)烯(12.71%)、甲氧基肉桂酸乙酯(8.53%)、棕榈酸甲酯(6.17%)、叶绿醇(5.90%)、棕榈酸乙酯(5.79%),烷烃类占的比重为37.92%.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南宁产地倒地铃主要成分以棕榈酸、亚麻酸、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亚油酸为主,柳州产地倒地铃主要成分以1-二十六(碳)烯、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棕榈酸甲酯、叶绿醇和棕榈酸乙酯为主,两种不同产地倒地铃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吴玲;蒙秋艳;莫惠雯;韦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从阴阳角度阐释少阳病“半表半里”的内涵

    阴阳观是中医认识人体、治疗疾病的基本理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协调阴阳的通路.若阴阳运转失和,经络失去正常的生理机能,则可引起全身经脉的变化,经脉阴阳之气的不同变化形成了六经的表里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候.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少阳病是仅次于太阳病的重要辨证内容,历代医家对少阳经以及少阳病的认识均有不同,而对少阳病“半表半里”的诠释,古今医家更是争议不断.笔者试图从阴阳角度出发对少阳病“半表半里”的内涵做一简要阐述.

    作者:孙健;李永亮;蓝毓营;柳江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张仲景与陈士铎治疗癥瘕之不同

    癥瘕是腹内有积聚痞块的统称,癥指腹中有块坚硬不移,瘕指腹中痞块,时聚时散.癥瘕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如“妇人素有癥病……为痼害”;“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等.《金匮要略》对癥瘕的成因、脉证、治疗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一些经典方剂,在现今临床上仍常被使用.陈士铎为清代名医,其在辨证论治方面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上多有卓见.

    作者:余小燕;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法防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防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于人工流产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中药汤剂(炒川续断15g,炒杜仲15g,川牛膝30g,肉桂6g,炒小茴香12g,党参15g,白术12g,炒桃仁12g,红花9g,益母草15g,当归15g,川芎12g,三棱9g,莪术9g,赤芍15g,甘草6g),21天为1个周期,经期停药,连服3个周期.对照组仅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实验组人流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早于对照组,月经过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一、第三次月经期测定性激素水平,实验组患者FSH水平降低,LH、E2、P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FSH、LH水平升高,E2、P水平下降.术后三次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实验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术后第三次测量结果比第一次薄.结论:补肾活血法可促进人流术后月经的恢复,明显降低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发生率,有效防治月经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哲;史盛娜;秦莹;王家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拟清肺化痰汤治疗痰热郁肺证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10、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肺化痰汤(桑白皮10g、黄芩10g、鱼腥草20g、瓜蒌壳10g、瓜蒌仁6g、浙贝母10g、杏仁10g、苏子10g、半夏10g、茯苓10g、甘草6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CRP下降水平、IL-10升高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能更显著改善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其炎症反应,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彩云;陈斯宁;杨红梅;潘玲;梁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阳虚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给予口服联合灌肠温经活血汤(当归15g,赤芍15g,生白芍15g,肉桂10g,小茴香15g,吴茱萸10g,焦艾叶10g,熟地黄15g,桂枝15g,皂角刺12g,鳖甲15g,穿山甲15g,大血藤10g,牡丹皮10g,乳香10g,没药10g,焦蒲黄10g,益母草20g,台乌10g,香附10g,炙甘草6g)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2例仅给予口服温经活血汤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经活血汤口服联合灌肠对于子宫腺肌病所致的阳虚血瘀型痛经比单纯口服疗效明显.

    作者:付继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近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咀嚼系统的一组疾病的统称,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1],约有20%以上的人患有TMD,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其中男性主诉症状少于女性[2].TMD属于中医学“痹症”“颊痛”“口噤不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或与筋脉、气血、脾胃肝肾有关[3].该病治疗困难且易复发,少数病例会产生器质性病变[4-5].

    作者:王廷;宁兴明;王兰;晏圣松;许剑;冯超;虞亚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免疫机制损伤、造血微环境障碍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血液系统疾病.现代医学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临床疗效也不甚理想,因此从中医角度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寻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证治规律,丰富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共同愿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阳国彬;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理平调经汤加味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质或经色等发生异常及伴随明显不适为特征的疾病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到成熟年龄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与肝、脾、肾三藏关系密切.全国名老中医黄李平教授从事月经病的临床工作30余年,她主张治疗月经病以肝为主,肝脾肾三脏同治,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方——理平调经汤,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月经病收到良好疗效,现举案2例以资说明.

    作者:谢爱泽;黄李平;吕军影;彭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志飞主任医师治疗手足口病的经验

    手足口病为小儿急性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及膝、肘关节斑丘疹或疱疹,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夏秋季多见[1].患儿可同时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多数患儿病势较浅,疱疹仅现于手足肌肤及口咽部,全身症状较轻,但个别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及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可致死亡.重症患儿常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谵妄、惊厥、易惊、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等;危重型可出现频繁抽搐、昏迷,或紫绀、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或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2].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西医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3].

    作者:叶渊渊;彭悠悠;邹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