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陈义亭;朱跃兵

关键词:中药内服, 保留灌肠, 心理干预治疗,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现报告如下, 葛根芩连汤, 柴胡疏肝散, 参苓白术散, 治疗方法, 肾阳亏虚, 气滞血瘀, 脾虚湿困, 临床资料, 结肠镜检, 辨证加减, 四神丸, 湿热, 疗效, 患者, 查证
摘要:我们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15例;年龄10~72岁;病程2个月至10年.治疗前经结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疗方法:将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脾虚湿困、肾阳亏虚四型.分别以葛根芩连汤、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辨证加减内服.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痔宁洗液在肛门病术后水肿的应用

    我们将痔宁洗液用于肛门病术后水肿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35例,女45例;平均年龄44.3岁.混合痔术后47例,血栓性外痔术后25例,结缔组织性外痔术后6例,嵌顿性内痔术后2例.

    作者:李丽莉;金骏昇;刘晓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侧切扩肛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加术中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39例;年龄35~73岁,平均46岁;病程4~25年,平均11年.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按照痔体自然凹陷处,以母痔区为主,设计痔核分段及保留肛管皮桥、黏膜桥的部位与数量.

    作者:谭斌;王晓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189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对189例陈旧性肛裂采用柳叶形切口松解内括约肌,同时对病变组织予以切除.结果显示,189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疗程10~14d,平均11.4d.随访0.5~1年,2例因习惯性便秘复发,远期治愈率98.9%,无肛门失禁或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肛裂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李辉;范学顺;王晏美;郑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法和药物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4例,女32例;年龄26~83岁,平均43.6岁,其中60岁以上15例.治疗方法及结果:根据痔的水肿程度、痔核多少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痔核脱出、水肿程度轻者91例,直接采用外剥内扎法手术治疗:(1)用止血钳钳夹外痔顶部向外牵拉,暴露内痔,另取组织钳分开提起痔核,用弯剪在外痔两侧皮肤作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丛与内括约肌之间剥离至齿状线上0.3cm.

    作者:吴国平;刘玉成;张建宾;杨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疾一号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肛肠病术后患者258例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7例,女91例;年龄17~88岁.痔疾一号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30g,蒲公英30g,黄柏30g,鱼腥草30g,芒硝30g,大黄20g,地榆20g,槐角20g,五倍子15g,枯矾15g,冰片10g,金银花20g,当归20g,桃仁20g.用法:痔疾一号熏洗剂由我院中药煎制室水煎后包装成袋,每袋100ml.

    作者:毕金宝;程彩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泻药性便秘中的运用

    泻药性便秘是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一种类型,是指长期服用泻药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不能自行排便,需依赖泻药维持排便功能的病症.近年来,滥用泻药所造成的泻药依赖患者日益增多,有的可演变成结肠神经丛变性,给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造成痛苦,因此,泻药性便秘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尤显重要.

    作者:胡春阳;张小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7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2例,女86例;年龄16~70岁;病程3个月至30年.临床表现为腹泻(3~10次/d)或便秘、腹痛(排便后缓解)、黏液稀便和脓血便,其中15例伴有低热.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均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梁坤明;丁军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6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69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黄柏液30ml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对照组33例给予自行配制的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改变.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5.6%vs 33.3%,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6%vs 57.6%,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李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米巴痢疾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误诊的措施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亦可侵袭全结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果酱样大便等症状.由于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尤为相似,均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较易误诊.因此,提高阿米巴痢疾的检出率,亦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率及治愈率.

    作者:张威;宋太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为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5例.结果显示,110例临床缓解,5例24h后症状加重而手术.结果表明,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但方法简便,而且可及时动态观察病情,随时提供手术指征,安全有效.

    作者:徐永强;杨建梁;茹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研究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优化溃结方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优化溃结方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SASP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果表明,优化溃结方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

    作者:柳越冬;陶弘武;王长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PH治疗混合痔118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期以上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65例,女53例;年龄23~75岁,平均49岁.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73例,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45例.均有便时痔核脱出,98例伴有便血.

    作者:王才刚;李凌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在老年肛瘘患者腰麻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对70例老年肛瘘患者腰麻采用布比卡因加舒芬太尼,效果满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年龄60~78岁.ASA Ⅰ~Ⅱ级.治疗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氧气3L/min.将布比卡因7.5mg加舒芬太尼5μ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3ml,腰椎穿刺成功后以20s左右时间注药.

    作者:戴方;程良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老年人Ⅲ、Ⅳ期内痔26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老年人Ⅲ、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采用一次性RPH治疗包治疗26例老年人Ⅲ、Ⅳ期内痔,术后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显示,26例均一次性套扎成功,24例治愈,2例显效,治愈率92.3%,显效率100%;平均手术时间13.6min;17例平均住院4.7d,9例未住院;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RPH是治疗老年人Ⅲ、Ⅳ期内痔的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疼痛轻微或无痛,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甘平;林流川;乡凤萍;赵炳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我们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6.2岁;病程2~28年.肛裂切除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18例,瘘管切除术11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4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57例.

    作者:符发年;李莲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回顾性分析了5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历资料.结果显示,5例患者均治愈.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起病急,病变发展快,感染易发展到会阴部、下腹部及腰部等部位是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特点.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是皮下组织及筋膜广泛性感染性坏死,早期肌肉不受累.早期诊断、尽早切开、充分引流、联合使用抗生素、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杨阳;宫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我们采用中药内服、保留灌肠加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3例,女115例;年龄10~72岁;病程2个月至10年.治疗前经结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疗方法:将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壅滞、气滞血瘀、脾虚湿困、肾阳亏虚四型.分别以葛根芩连汤、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辨证加减内服.

    作者:陈义亭;朱跃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防治体会

    为减少和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根据患者个体化特点灵活正确选用手术方式与操作,包括正确扩肛、保护齿状线、保留皮桥、选择性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治疗痔病患者960例,观察术后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肛缘水肿发生率为4.1%.结果表明,正确选用手术方式,把好手术关,治疗个体化,可较好地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8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的有效方法,对80例环状嵌顿性混合痔患者行外剥内扎加侧切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均Ⅰ期愈合,无大出血、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结果表明,采用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环状嵌顿性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耿桂飞;王绍臣;刘伟;徐厚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罗哌卡因与地塞米松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通过神经阻滞进行术后镇痛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分别采取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地塞米松配伍及布比卡因与吗啡配伍,应用于骶管麻醉一次性术后镇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龙;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