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龙;刘娟
2004~2009年,笔者应用槐角丸口服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纳肛治疗一期内痔出血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老年性直肠癌常伴有各种疾病,手术风险较大,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对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青;范爱霞;赵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永久人工肛门的造口袋长期使用对患者是一笔较大的经济支出.我们考虑到患者出院后长期使用造口袋的问题,设计了经济型、简易佩带式造口袋.
作者:陶国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观察硫酸镁溶液熏洗坐浴对肛肠病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将352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1:5000 PP液坐浴,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硫酸镁溶液熏洗坐浴并配合相应护理.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3.0%(P<0.01).结果表明,硫酸镁溶液熏洗坐浴对肛肠病术后有较好的疗效,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们采用腹膜补片修补治疗外伤性肛门失禁,重建肛管舒缩功能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1~51岁.大便完全失禁6个月至15年.男4例均为高处坠落伤,女1例为分娩损伤,1例为车祸外伤.术前肛管直肠腔内三维超声显示:6例均为肛门括约肌毁损性改变,纤维瘢痕组织形成.
作者:骆波;鲁明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于肛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将6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组(A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B组)及盐酸哌替啶组(C组),每组20例,3组术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比较术后2h、12h、24h、36h镇痛效果.结果显示,A组和B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C组各个观察时间点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果表明,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用于肛周手术后镇痛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与常规的术后镇痛相比,用药简单,费用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裘伟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们采用切开挂线配合却毒汤坐浴治疗小儿肛周脓肿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5d至2个月;病程5~10d.
作者:唐家龙;刘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探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2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化皮瓣留置术.对照组120例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结果表明,改良分段外剥内扎加原位皮瓣留置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文建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肛肠外科手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一般持续24~72h,患者感到疼痛不适,会焦虑不安,影响休息和睡眠,对手术后创口愈合极为不利.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就肛肠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周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1年10月至2006年8月,我利应用手术切除、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治疗婴儿肛瘘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总结PPH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经验,对120例PPH的操作与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120例全部治愈,患者术后疼痛轻,无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结果表明,PPH作为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首选术式,要注意病例选择,改进操作细节,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并发症防治,积极配合应用其他手术方式.
作者:汪海君;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比较帕瑞昔布钠和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在肛肠病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将肛肠病术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手术结束时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和舒芬太尼1.00μg/ml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1 2h后帕瑞昔布钠组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1.50μg/ml行PCIA.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6,1 2h和24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镇痛的补救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术后24h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两组12h和24h 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肛肠病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白克运;鹿洪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自2009年以来,我科采用自拟中药化瘀止痛汤治疗血栓性外痔3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0例,女140例;年龄19~69岁,平均44岁;门诊治疗280例,住院治疗20例.
作者:白淑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科对20例前侧多间隙肛周脓肿采用开窗挂浮线引流术治疗,并与20例切开挂线术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盛利;韩力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肛肠病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是肛肠病术后并发症之一,现结合我院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将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吕舒方;孟海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4~2009年,我科采用切开挂线配合中药熏洗,一期根治小儿肛周脓肿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8例;年龄18d至12岁,3岁以下36例,占56.2%,3~12岁28例,占43.8%;病程2~14d,平均8d.
作者:吴胜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配合微波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效果,将45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配合微波治疗(治疗组)23例和1:5 000 PP液坐浴配合微波治疗(对照组)2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70%,好转率为30%,对照组分别为45.5%和5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配合微波治疗对炎性外痔肿胀、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贺平;何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观察内括约肌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的疗效,将128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内括约肌左后或右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内括约肌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均治愈,创面在术后4周内全部愈合,但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创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内括约肌左后或右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是传统内括约肌侧切术的改进.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作者:胡新亚;李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采用七叶皂苷钠预防痔术后水肿1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46例;年龄17~75岁.其中混合痔54例,炎性外痔19例,结缔组织性外痔15例,内痔10例,血栓性外痔4例.
作者:张玉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患者男,72岁.因便后出血2月余,以混合痔收入院行手术治疗.既往史:慢性膀胱炎,膀胱憩室.骶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中顺利,术后创口无渗血,能自行排便,排尿.
作者:袁莉萍;秦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