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慧
2007~2010年,我科采用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43岁;病程2个月至10年.在外院经2~3次手术治疗无效者7例.2个外口14例,3个外口6例,4个外口4例,5~9个外口5例.2个内口者25例,3个内口者4例.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硬膜外麻醉,用球头探针探查后,再行亚甲蓝溶液染色,沿着色部位将主管的管腔部分切开至肛内齿状线处,一手食指在肛内作引导,将球头探针从外口仔细缓慢探入肛管直肠环,由内口穿出,沿探针引入橡皮筋,将橡皮筋收紧结扎,同法处理其余各处高位肛瘘.
作者:郭红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外剥内扎联合肛门成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93例;年龄19~73岁,平均46.2岁;病程2~31年.治疗方法:腰俞穴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扩肛,充分暴露各个痔核,观察痔核分布情况.用1∶1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各个痔核,至内痔黏膜苍白隆起为度;选择内痔痔核较大的混合痔,作V形切口剥离外痔核至齿状线上0.5cm,内痔基底部作8字贯穿缝扎,去除1/3残端,并对合外痔皮肤;选择内痔痔核较小的混合痔行肛门成形术:提起混合痔外痔皮肤隆起部位,作一长约1.0cm的放射状切口,上端至齿状线,下端至外痔外侧缘0.5cm,牵开切口两侧皮肤,潜行剥离皮下组织并切除;用小弯钳钳夹外痔皮肤,钳夹方向与肛缘方向一致,于弯钳底部切除残余外痔皮肤后,用1-0号肠线行间断缝合.
作者:喻世万;罗超兰;周毅;邓开智;冷明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科采用联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7岁;病程3~25年.其中合并肛乳头肥大2例,肛裂5例.治疗方法:行PPH治疗.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扩肛,固定肛管扩张器,在缝扎器引导下于齿状线上3~4cm处行黏膜下层荷包缝合.荷包缝针自出针点原位进针,缝线全部潜行于黏膜下层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共缝合4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固定.适度牵拉荷包线,收紧吻合器达安全刻度后击发,并保持关闭状态1min,逆时针旋开吻合器,并退出,不可强行取出.若遇阻力可将吻合器与肛管扩张器一并取出,避免撕裂吻合口.若出血可行8字缝合止血.
作者:吉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探讨吻合器改良术(双荷包缝合加吻合口切断)结合通便痔愈汤口服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治疗组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吻合器改良术治疗,术后口服自拟通便痔愈汤2周,同时与200例仅行吻合器改良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均临床治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吻合器改良术结合通便痔愈汤口服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梁伟成;陈祖彦;杨吉水;黄锦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们采用化瘀消痔汤熏洗坐浴治疗血栓性外痔18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2例,女47例;年龄12~78岁,其中12~20岁19例,21~50岁140例,51~78岁30例;病程1~15d.患者均为单纯血栓性外痔.治疗方法:化瘀消痔汤由花椒20g,赤芍20g,红花15g,丹参20g,没药20g,玄明粉30g,苦参30g,黄柏20g,金银花20g,五倍子15g组成.上药加清水2500ml,浸泡0.5h后,先以武火煮沸,再文火煎10~20min.取药液2000ml倒入盆中,趁热先熏洗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20~30min.7d为1个疗程.
作者:窦红云;窦修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总结复杂性肛瘘的治疗经验,对53例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旷置、缝合术治疗.结果显示,一次手术治愈48例,占90.4%,二次手术治愈5例,占9.6%,治愈率100%%;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1)复杂性肛痿的术式选择可根据瘘道的部位、走向、高低、深浅、弯直,综合应用切开、挂线、旷置、缝合术,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后遗症.(2)手术关键是寻找内口,彻底清除原发病灶、支管、盲管.(3)术后正确换药,确保引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祝明珠;陈尔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内扎外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5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愈91例,好转4例,有效率100%.术后随访未发现排便困难、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内扎外剥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高龙英;康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研究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口服对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学龄前儿童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2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两组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hl细胞(IFN-γ)和Th2细胞(IL-4)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著缓解率为54.8%、无效率为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hl细胞和Thl/Th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Th2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思密达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整肠道微生态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蒋圣灿;汪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疼痛、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分离、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等.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PH治疗痔病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讨论如下.1 术后出血1.1 原因分析术后出血特别是大出血是PPH手术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根据出血的来源可分为渗血和活动性出血;根据出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渗血一般量较少,不需特殊处理,多数可以自行终止,严重者予以压迫止血即可;活动性出血多较凶猛,出血量多,需紧急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处理.
作者:贾小强;李东冰;蔡亭;李权;谢振年;曹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发生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为肛肠科常见病证之一,中医称为“脏毒”、“肛痈”、“悬痈”、“坐马痈”等,属疮疡范畴.本病青中年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肛门肿痛,溃破流脓,发热,排便甚至排尿发生困难.由于肛周脓肿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后会遗留肛瘘,故对肛周脓肿的处理正确与否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梅笑玲;高善语;迟春华;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采用括约肌松解断端缝合法治疗肛裂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51例;年龄20~62岁.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腰俞穴麻醉.于肛门7点位做一Ⅴ形切口,将手指伸入肛内,摸到括约肌间沟,以小血管钳由切口处伸向括约肌间沟,在左手食指引导下,挑出外括约肌皮下部及部分内括约肌,直视下切断,将括约肌断端剪除,修剪创缘,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括约肌断端并止血.将油纱条纳入肛内,外盖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加压固定.
作者:宫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观察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注射对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将380例痔、肛瘘、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冶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行创缘多点注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包扎创口.必要时给予常规镇痛;两组分别于术后2d对镇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创面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凶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刘星;王敬源;齐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2006~2009年,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0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4例,女22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3d.局部检查见肛周红肿,触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脓肿部位:肛周皮下脓肿46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2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7例,蹄铁型脓肿11例,肛管黏膜下脓肿10例.
作者:姚文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检测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尿液中NGAL的含量,分析NGAL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OC分析进一步确定尿液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佳切点值.结果显示,100例结直肠癌组患者尿液中NGAL含量的中位数为15.13(5.62~28.7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4(1.32~19.65)ng/ml(P<0.05).尿液中NGAL含量增高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密切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尿液中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佳切点值为8.40ng/ml,曲线下面积为0.93 (95% CI:0.90~0.97,P<0.01),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81.结果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尿液中NGA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NGAL是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表型标记,可用于结直肠癌的危险度分层,筛选高危患者.初步研究显示,尿液中NGAL检测初筛结直肠癌的佳切点值为8.40ng/ml,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秀峰;杨关根;沈忠;熊娟;许文;俞艳艳;邵书先;裘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52岁.因腹痛、呕吐2d入院,入院时查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肠镜检查显示乙状结肠增殖性病灶,距肛门40 cm,肿块占据3/4肠腔,3cm×4cm大小,肠镜未能通过,病理检查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CT和结肠造影均提示结肠肝曲、乙状结肠二处占位性病变.结合肠镜下肿块性状和患者长期反复腹痛、肠梗阻的病史,考虑两处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行剖腹探查,术中探及横结肠近肝曲见4cm×2cm质硬肿块,侵犯至浆膜外,呈浸润性生长,肠腔完全梗阻;降结肠中段见3cm×3cm质硬肿块,乙状结肠系膜处见3cm× 3cm质硬肿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横结肠为中分化腺癌、降结肠为管状绒毛腺瘤局部癌变(中分化腺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性癌.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降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术中诊断:横结肠癌伴肠梗阻,降结肠癌伴乙状结肠系膜转移.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诊断:多原发性大肠癌(同时性)Ⅲ期.
作者:陈会林;王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对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粉末外敷创面以止血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18~72岁;病程1~6年.其中外痔手术35例,肛瘘手术9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6例,内痔伴肛裂手术8例.治疗方法:三七粉3g,血竭粉3g,夏天无粉6g,薄荷脑3g,冰片3g.先取薄荷脑、冰片共研熔融后依次加入血竭粉、三七粉、夏天无粉研匀成细粉,过筛,分装成3份,每份6g备用.痔术后取一份药粉外敷于手术创面,无菌纱布包扎,每日1次,连用3次.术后禁食辛辣食物.
作者:于友三;周江涛;辛显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提高脱出性痔的疗效,采用分点缝扎脱出痔上方的松弛直肠黏膜、内痔核用2:1芍倍注射液注射、保留齿状线的方法治疗脱出性痔126例.结果显示,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8个月;126例均无肿物脱出,创面一期愈合.3例经肛镜检查内痔核萎缩不全,但无出血和肿物脱出症状.结果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脱出性痔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内痔、混合痔脱出的治疗.
作者:马磊;张勇;刘广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分析研究临床不同镇痛方法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求环状混合痔术后有效镇痛方法,将9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按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帕瑞昔布加亚甲蓝加太宁软膏进行镇痛,B组采用亚甲蓝镇痛,C组采用太宁软膏镇痛.对3组患者的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同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和停药后并发症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组患者在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综合使用多模式镇痛和超前镇痛,有效地缓解了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停药后患者的肛门括约肌痉挛程度轻,并发症得到明显的缓解,症状基本消失,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与括约肌痉挛有关,超前镇痛加多模式镇痛在减轻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孙余挺;黄芙;周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的拒检率,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措施,提高粪便检测及肛 门指诊检查的依从性,以便对大肠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现代人群的生活质量.对2011年度单位体检人群体检项目的检测情况进行基线调查,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各单位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检查依从性很低,拒检率很高,分别为11.51%~71.72%和28.28%~88.49%;20.31%~65.79%和34.21%~79.69%.结果表明.粪便检测及直肠指诊是发现大肠疾病基础、经济、易被接受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易被体检人群忽视和拒检的体检项目,应引起体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改进对策,提高体检人群粪便检测的依从性,降低其拒检率.
作者:徐厚兰;危静;刘民杰;蒋瑜;耿桂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们采用分段横行结扎、消痔灵注射加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松解术治疗环状痔5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0例,女192例;年龄19~78岁,其中30~55岁多为408例.病程<1年40例,1~5年135例,6~10年115例,11~20年187例,20年以上35例.其中环状内痔183例,环状混合痔329例.症见便血125例,痔核脱出自行还纳214例,需用手还纳76例,痔水肿嵌顿45例,肛门疼痛31例,肛周潮湿不洁12例,肛门瘙痒9例.曾经采用保守治疗者112例,手术治疗者53例,未作任何处理者347例.
作者:姬中清;姬后君;张宝庭;宋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