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项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效果

王潇潇

关键词:神经内科, 老年患者, 专项护理, 意外跌倒,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49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意外跌倒及骨折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跌倒及骨折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本护理基础上,专项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意外跌倒的效果优于单纯基本护理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孤独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构结构化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康复训练.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及家庭费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PEP量表评分和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优于单纯机构结构化教育的疗效.

    作者:张悦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低剂量CT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均接受常规剂量CT扫描与低剂量CT扫描.观察两种剂量CT扫描下的肺部小结节数目、结节内部特征和结节周围变化情况.结果: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扫查出的≤5 mm和5~10 mm的肺部小结节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结节内部特征及结节周围变化情况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相当;而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更小,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马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男性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和FEV1/FV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EV1/FVC和FEV1%pred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头孢呋辛钠联合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头孢呋辛钠疗效.

    作者:葛宗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左旋甲状腺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疗效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使用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和血脂、心肌酶谱、垂体增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和血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垂体增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疗效优于甲状腺片治疗疗效.

    作者:万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4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观察组46例(发生对比剂肾病)和对照组301例(未发生对比剂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临床指标,总结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对比剂用量、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均是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对比剂用量、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等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对比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常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目的:观察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精神心理治疗,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粪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用力排便和排便不尽感/坠胀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心理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疗效.

    作者:陈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牙尖周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牙尖周炎患儿120例(205颗患牙),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以氧化锌糊剂治疗,观察组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83.3%(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治疗乳牙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氧化锌糊剂治疗疗效.

    作者:张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3例实施院前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93例实施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行心肌酶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预后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效果,优于单纯院前镇痛治疗效果.

    作者:孙军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患者的临床结局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行剖宫产的6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行剖宫产的65例无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期并发症和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先兆早产、先兆流产、肌瘤红色变性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胎位异常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患者术中同时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忠玲;安洪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柴苓通窍汤联合龙胆通窍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柴苓通窍汤联合龙胆通窍丸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M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OMS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龙胆通窍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苓通窍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纯音气导听阈水平和生活质量(CCES评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纯音气导听阈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纯音气导听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CE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CC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苓通窍汤联合龙胆通窍丸治疗OMSC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龙胆通窍丸的疗效.

    作者:侯田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河南省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目的:分析河南省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7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年龄、疾病类型、性别、致病原因、发病部位、并发症和死因等情况.结果:65~74岁患者的比例高(P<0.05);发病率无性别差异(P>0.05);脑出血为主要类型,高血压为主要致病原因,基底节区出血为主要发病部位,中枢性发热为主要并发症,脑疝、循环呼吸衰竭为主要死因(P<0.05).结论:应加强高血压的控制力度,预防脑出血发生,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时采取降颅内压措施,加强监管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田旺松;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相障碍78例临床特点与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PD)的临床特点与诊疗.方法:对78例BPD患者住院病历资料采用自制的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基本资料、临床诊断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出院时情况等信息,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与诊疗.结果:43.59%的患者有药物滥用史,25.64%的患者具有两系三代精神障碍家族史;出院诊断编码为F31.1和F31.2者各36例;药物治疗以碳酸锂片和利培酮片使用者多;药物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87%;出院诊断ICD-10编码为F31.1和F31.2者在是否急诊(Z=-3.140,P=0.002)、送诊主体(Z=-2.637,P=0.00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D患者主要临床特点为药物滥用史和家族史,诊疗过程需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张俊;宋红涛;崔明;宋红梅;吴延海;焦东亮;王立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VEGF、ACE、IGF-1水平与Ⅱ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Ⅱ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R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增殖性DR组(PDR组)31例、非增殖性DR组(NPDR组)34例和无DR组(NDR组)30例.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VEGF、ACE、IGF-1水平,分析PDR组和NPDR组VEGF、ACE、IGF-1之间相关性.结果:PDR组VEGF、ACE、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NPDR组和NDR组,NPDR组VEGF、ACE、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R组与NPDR组间VEGF、ACE、IGF-1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ACE、IGF-1水平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

    作者:卞漫漫;邢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征检出率;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的检查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各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明显大于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均可用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且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傅兰兰;胡晓丹;荣阳;姚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90例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90例急性支气管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咳嗽减轻时间、退热时间、肺鸣音消失时间等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39/45)(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率,且有助于患者退热、咳嗽减轻、肺鸣音减退.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方法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 h、24 h、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下床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刘素红;刘俊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ESCA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四化延续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志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不同方案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记录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经不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高(95.00%)、B组其次(80.00%)、A组低(70.00%),两两之间比较P<0.05;三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临床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淼磊;赵海港;薛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婴幼儿脑损伤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婴幼儿脑损伤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抽取婴幼儿脑损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康复措施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发育商(盖赛尔发育量表)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发育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脑损伤实施早期治疗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单纯早期治疗效果.

    作者:赵继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效果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段滑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及功能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骨段滑移治疗效果.

    作者:陈庭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