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漫漫;邢军
目的: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90例急性支气管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咳嗽减轻时间、退热时间、肺鸣音消失时间等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5%(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39/45)(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率,且有助于患者退热、咳嗽减轻、肺鸣音减退.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对19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及220例包含维吾尔族、汉族与之相匹配的已婚健康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和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研究组198例)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均低于已婚健康受试者(对照组2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生活质量状况较差,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社会支持.
作者:张晓英;李霞;崔亚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项城市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7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年龄、疾病类型、性别、致病原因、发病部位、并发症和死因等情况.结果:65~74岁患者的比例高(P<0.05);发病率无性别差异(P>0.05);脑出血为主要类型,高血压为主要致病原因,基底节区出血为主要发病部位,中枢性发热为主要并发症,脑疝、循环呼吸衰竭为主要死因(P<0.05).结论:应加强高血压的控制力度,预防脑出血发生,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时采取降颅内压措施,加强监管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田旺松;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SCHO中文版调查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较低;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久、职称越高、学历越高、月收入越高,手术室护士的PSCHO评分越高,且以上各因素均是影响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和月收入均是手术室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赵思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及呼吸抑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纯丙泊酚效果.
作者:张明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患者,根据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使用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甲状腺功能和血脂、心肌酶谱、垂体增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甲状腺功能和血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垂体增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垂体增生的疗效优于甲状腺片治疗疗效.
作者:万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骨盆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骨折在早期实施外固定技术能有效降低出血,缩短治疗时长,提高复苏几率,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死亡率.
作者:谷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3例实施院前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93例实施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行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行心肌酶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预后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内持续镇静镇痛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效果,优于单纯院前镇痛治疗效果.
作者:孙军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并早期肾衰竭应用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治疗对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并早期肾衰竭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予以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小剂量激素治疗,分析两组血液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血糖及血钾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钾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U-TP)及血肌酐(SCr)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并早期肾衰竭患者应用小剂量激素与他克莫司胶囊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对血糖、血压及血钾水平的不良影响,同时保护肾功能.
作者:张意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并发症与肠外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总结炎症性肠病并发症与肠外表现特点.结果:炎症性肠病并发症与肠外表现特点为发生率高,种类多样,其中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种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肠出血、肠梗阻、炎性包块或脓肿、瘘管、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肛管炎、肛裂、癌变;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的种类为关节炎,皮肤病,肝胆疾病,口腔溃疡,眼部疾病.结论:炎症性肠病并发症与肠外表现具有发生率高,种类多样特点.
作者:徐晓霞;王晓晨;包玉双;李春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尿sFlt-l水平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 h蛋白尿水平将其分为Ⅰ组(蛋白尿阴性)、Ⅱ组(24 h蛋白尿<3.5 g)和Ⅲ组(24 h蛋白尿≥3.5 g),另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受试者血、尿sFlt-l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24 h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血、尿sFlt-l水平依次升高、Ccr水平依次降低,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lt-l水平与Ccr呈明显负相关(r=-0.518,P<0.05),与24 h蛋白尿呈明显正相关(r=0.426,P<0.05),尿sFlt-l水平与Ccr和24 h蛋白尿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sFlt-l水平检测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动态增强MR和钼靶检查的105例(185个病灶)乳腺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上述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动态增强MR的诊断敏感性(88.68%)、准确性(85.95%)及特异性(69.23%)均明显高于钼靶检查的敏感性(76.10%)、准确性(70.81%)和特异性(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骨段滑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及功能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骨段滑移治疗效果.
作者:陈庭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头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压疮预防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郭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鸭跖草洗方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选取尖锐湿疣患者94例,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同时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研究组则应用鸭跖草洗方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鸭跖草洗方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庆田;贺迎霞;杜军;赵敏;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期组50例和亚急性期组42例;根据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组26例,中面积梗死组30例和小面积梗死组36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23例,中度组32例和轻度组37例.比较不同组患者之间脑钠肽(Brain natriretic peptide,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急性期组BNP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P<0.01),且亚急性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大面积梗死组BNP和Hcy水平高,其次是中面积梗死组,后是小面积梗死组,且两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重度组BNP和Hcy水平高,其次是中度组,后是轻度组,且两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随着急性脑梗死病变范围的扩大和病情的严重,BNP和Hcy水平逐渐升高,临床检测BNP和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ESCA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四化延续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李志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可溶性片段(CYFRA21-1)、糖类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和酶法检测并比较292例肺癌患者(研究组)、201例肺部良性病患者(良性病组)和21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LDH和NSE、CA125、CYFRA21-1、CA199、CEA水平.结果:研究组LDH和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良性病组和健康组(P<0.05);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和腺癌NSE和LDH水平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P<0.05),腺癌CA199、CEA及鳞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小细胞肺癌(P<0.05),鳞癌CEA水平低于腺癌,LDH水平高于腺癌(P<0.05);研究组IV期CA199水平明显高于I/II和III期(P<0.05);腺癌患者CYFRA21-1阳性率低于鳞癌患者,腺癌患者NSE和LDH阳性率均低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敏感度及准确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LDH和NSE、CYFRA21-1、CA125、CA199、CEA 5种血清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者:陈凤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诊困难气道插管中应用纤支镜引导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急诊治疗中遇到的困难气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纤支镜引导插管的方法处理困难气道,对照组采用盲探法处理困难气道.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的时间及成功率,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和两组患者插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顺利插管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观察组第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的平均时间为(51.45±6.94)秒,低于对照组第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的平均时间(67.27±9.13)秒(P<0.05);两组患者插管前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高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结论: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处理困难气道,不仅插管的成功率高,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克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肾功能水平、皮肤瘙痒程度、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Ca2+、P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所致皮肤瘙痒症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利于缓解瘙痒,降低PTH和β2MG水平,且对肾功能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