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佐;周秀扣
为总结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体会,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对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单纯切开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近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外口距肛门较远的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开窗加切开挂线法治疗,蹄铁型肛瘘采用皮桥旷置法或切开缝合法治疗,术后给予全面护理.结果显示,1次手术治愈63例(98.4%),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和肛门畸形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复杂性肛瘘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术后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柳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门诊收治的41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采取手法扩肛并复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患者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19~67岁,平均39.2岁;痔病程1~30年,平均12.5年;嵌顿时间0.5~4d,平均1.9d;脱出嵌顿之痔核均呈环状或大半环状,肿胀疼痛,不能还纳,肛周水肿,血栓形成,脱出的黏膜部分有轻度糜烂,未见明显坏死感染征象.
作者:周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将8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归芪通舒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麻仁丸口服(每次6g,每天3次),两组均以7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归芪通舒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何建华;刘永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蹄铁型肛瘘是一种复杂性肛瘘,大多数是由肛管后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后深间隙或直肠后间隙扩散至双侧坐骨直肠窝或骨盆直肠间隙而形成,也可由前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前深间隙向左右两侧扩散形成.我们采用主管切开、支管旷置、近主管端缝合术治疗蹄铁型肛瘘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柳玲;林林;梁志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75例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西药口服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次,每天3次,复方谷氨酰胺胶囊3粒/次,每天3次;B组为中药灌肠组,采用自拟中药液100ml保留灌肠;C组为中西药联合组,西药口服加中药灌肠同时进行,剂量和方法同A、B组.3组均治疗30d.结果显示,A组与B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菌群失调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更为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胜文;王晓平;桑原锋;艾世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PH操作简单,治疗痔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但随着PPH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术后发生肛门狭窄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如何避免及更有效地无创松解PPH术后直肠狭窄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6月至2013年1月,我科共行PPH治疗痔患者1036例,随访1~2年,成功随访803例,经肛门指诊确诊直肠狭窄23例.现将23例痔PPH术后发生直肠狭窄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本腾;赵燕;苏学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比较痔手术创面缝扎止血与填塞止血的效果,回顾2008~2010年我科经手术治疗的368例混合痔患者资料,其中183例患者痔手术创面采用缝扎法止血(治疗组),185例患者采用填塞法止血(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痔创面出血2例(1.09%),对照组术后痔创面出血10例(5.40%),治疗组痔创面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痔手术创面缝扎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填塞止血.
作者:邹平峻;陈晓平;许文彬;赵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将240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8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8%(109/120);对照组治愈65例,有效2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77.5%(93/12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纳肛结合医用微波仪治疗肛窦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政佐;周秀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将218例肛裂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及伴有的并发症等情况分为Ⅰ期、Ⅱ期和Ⅲ期.Ⅰ期肛裂为发病15d以内,裂口为完整新鲜的单纯梭形溃疡,给予保守治疗;Ⅱ期肛裂为发病15d至1个月,溃疡边缘增厚,括约肌外露,剧烈疼痛,无裂痔或裂痔很小,给予侧位切断括约肌扩肛缝合术治疗;Ⅲ期肛裂为发病1个月以上,形成慢性溃疡,并发裂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裂口感染、皮下瘘等,给予后侧位切断括约肌加扩肛治疗.各期肛裂治疗时均配合内服中药调理,中药局部熏洗坐浴.结果显示,Ⅰ期肛裂22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d;随访半年复发2例(9.1%).Ⅱ期肛裂65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3d;随访半年复发3例(4.6%).Ⅲ期肛裂131例,近期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8d;随访半年复发2例(1.5%).总治愈率为96.8%(211/218).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肛裂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德霞;张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环状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但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水肿、疼痛等并发症.为减轻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促进创口愈合,我科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给予大黄甘遂汤坐浴,取得满意疗效,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成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循证护理预防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效果,将拟行手术治疗的200例肛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无需辅助治疗,可自行排尿)64例,有效(经冷热敷小腹、流水声诱导及药物治疗后可排尿)31例,无效(需导尿才能排尿)5例,总有效率为95.0%(95/100);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4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0% (86/1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
作者:康莹;吴揭;陈继贵;冉晓梅;李士军;程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2009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36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4~75岁,平均46.0岁;病程2~36年;混合痔20例(其内痔Ⅲ期15例,Ⅳ期5例),内痔16例(Ⅲ期11例,Ⅳ期5例).均有药物治疗史,均无痔硬化剂注射治疗史,12例有痔手术切除治疗史.
作者:谭晓;谭龙泉;张明高;肖克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结直肠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中药治疗此病具有独特的疗效.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们应用自拟直肠炎方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结直肠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63岁,平均42.0岁;病程1个月至15年,平均7.5年.病变区肠段主要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隐痛,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表面附有黏液,肛门坠胀不适等.粪便常规检查多潜血阳性.电子结肠镜检查多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或紊乱,可见散在出血点,未见其他占位性病变.
作者:冯祥荣;祝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观察复方苦参洗剂对家兔及豚鼠皮肤的毒性作用,本研究用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和皮肤刺激性实验,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实验.结果显示,用复方苦参洗剂外涂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发生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豚鼠皮肤也未发生过敏性反应.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洗剂是安全的外用制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左进;赵景文;甄熙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者女,22岁.因“肛旁肿物伴周期性疼痛1年”入院.患者每到经期肛旁肿物增大且疼痛明显,经期结束1周后疼痛自然缓解,肿物缩小.患者3年前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腹部查体未触及明显肿块.肛门指检:截石位肛缘12至1点位会阴侧切处可见一肿物,大小约2.5cm×1.5cm,质硬,较固定,边界欠清晰,压痛明显;直肠及肛管黏膜完整,未触及硬结及凹陷.阴道指诊示阴道壁黏膜完整.肛周彩超示肛门与外阴之间有几个实质性的包块回声,较大一个约14mm×10mm,内呈均匀低回声,未见血流信号.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未见异常.血清CA125正常.入院诊断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运红;胡红专;孙艺;黄绍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环氧化酶-2(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放疗的增敏作用,本研究应用人结肠癌SW480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塞来昔布组)、C组(放疗组)和D组(塞来昔布+放疗组).观察各组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B、C、D组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干预后期移植瘤瘤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小于A组,P<0.05;而D组移植瘤瘤体质量和体积显著小于B、C组,P<0.05.结果表明,塞来昔布不仅能抑制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而且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尚立娜;马鸿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患者多年龄较大、全身机能减退,心肺功能较差,行切开排脓或换药时的巨大疼痛,极有可能诱发各种意外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甲硝唑液冲洗脓腔治疗糖尿病并发肛周脓肿,取得满意疗效,与予传统切开排脓处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安国;梅荣;王文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大肠水疗联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我科对68例FC患者给予大肠水疗(每周治疗1次,4~6次为一疗程)、健康指导及心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评定临床疗效,并应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本组显效4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2%(64/68);治疗后患者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方面评分及生活质量各指标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大肠水疗联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FC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三于;常彩云;邓红艳;张华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低位肛瘘术后中医辨证分期换药的临床疗效,回顾接受手术治疗的113例低位肛瘘患者资料,其中55例患者术后根据不同时期采用大黄油纱、生肌玉红膏油纱换药(治疗组),58例患者采用凡士林油纱换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4、8、14、21天肛门疼痛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第4、8、14、21天肛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第4天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8、14、21天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根据低位肛瘘术后中医辨证分期采用大黄油纱、生肌玉红膏油纱换药可明显减轻患者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探讨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11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于H2O2造影下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术前行普通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主瘘管、支瘘管及内口的显影情况,将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主瘘管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7%(51/55)和90.9%(50/55),P>0.05;支瘘管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4%(35/41)和63.2%(24/38),P<0.05;内口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4%(47/52)和55.1%(27/49),P<0.05.结果表明,H2O2造影下直肠腔内超声可清晰地对肛瘘主瘘管、支瘘管、内口显影,在肛瘘的术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潇潇;徐敏;杨峰;陈小岚;刘民生;王满;田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