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验案2例

冯美珍

关键词:周期性精神病, 逍遥散, 甘麦大枣汤, 温胆汤
摘要: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是指妇女呈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绪抑郁,喃喃自语,甚则整夜不眠等症.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刘淑霞教授运用顾护脾胃法治疗中风经验

    刘淑霞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脑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独特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刘师学习,现将其运用顾护脾胃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的心得体会简介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晓斌;薛雅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灸刺法从疳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四缝、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以刺四缝、壮医药线点灸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并与口服免疫增强剂卡慢舒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20例(55.56%),有效12例(33.33%),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30例中显效5例(16.66%),有效9例(30.00%),总有效率4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刺法对表现为疳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蔡莉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茴香干热敷防治术后腹胀

    以往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常需48~72小时,患者腹胀明显.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采用了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的方法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近况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且严重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庞声航;刘国君;赵文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4例

    北海市中医院骨科自2004年8月~2008年8月共收治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麦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花膏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银花膏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银花膏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6倍水量,预浸泡0.5 h,100 ℃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合理、经济.

    作者:谭珍媛;王志萍;邓家刚;王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散结败毒饮治疗慢性附睾炎52例

    目的:观察散结败毒饮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附睾炎患者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剔除失访或未能完成治疗者,治疗组52例,观察组46例,治疗组用中药散结败毒饮加减治疗,观察组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治疗4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4.23%;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1.7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败毒饮治疗慢性附睾炎疗效确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文忠;温建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4//CD8渐高(P<0.01);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高于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P<0.01或P<0.05);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及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C3水平明显低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作者:王振常;毛德文;黄彬;李益忠;张荣臻;龙富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连润肌膏治疗肛窦炎49例

    目的:观察黄连润肌膏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肛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黄连润肌膏和甲硝唑栓塞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治愈3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9.2%.远期疗效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6%;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润肌膏治疗肛窦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柳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加神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2例

    .结论:电针加神灯疗法及联合阻滞疗法对膝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应用电针加神灯疗法远期疗效理想,是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壮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及其抗自由基诱导剂CCl4、H2O2、Fe2+-VitC激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脏自发性MDA的生成,减轻CCl4、H2O2、Fe2+-VitC所致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活性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陈薇;段小群;梁成钦;徐庆;张志伟;秦树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此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袁锋;潘明甫;符贵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推拿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的优势.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予电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及TCD检测指标.结果: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积分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以及在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赖耀铭;黄锦军;何育风;彭文琦;何贤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胃肠复元汤方防治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副反应57例

    保护外周血象,且经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莫启章;李夏鲁;赵云;吴发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味五方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56例临床观察

    ,冰片可以有效降低五方散所致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明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骨折术后感染36例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外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骨折术后感染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外用治疗,疗程12~81(25.36±6.26)天.结果:治愈28例,好转5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是外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杨腾衡;郑琥;劳积毅;归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月经周期性精神病验案2例

    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是指妇女呈月经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记忆力、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绪抑郁,喃喃自语,甚则整夜不眠等症.

    作者:冯美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后瘫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中风后瘫肢痉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自2008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外治法--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后瘫肢痉挛32例,并设对照组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智美;谭凯文;李洪波;梁焕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25.53%);对照组45只眼中24只眼复发(53.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460,P<0.05).结论: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可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唐勇华;韦丽娇;姜春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麻杏葶苏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麻杏葶苏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口服中药麻杏葶苏汤,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麻杏葶苏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王学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