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陈玉其;张雪娟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 吞咽功能, 电针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电针组和针刺组在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电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在提高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又称阳痿,是指有性欲及性兴奋刺激,但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维持勃起进行性交[1],E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并发症之一.据Giuliano等[2]报道DM性ED的患病率是67%;国内张庆江等[3]报道为56%.ED给DM患者造成了难以言语的痛苦.近年来,中医药在研究防治DM性ED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方面,将1999年以来DM性E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双蕾;冯晓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电针组和针刺组在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电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在提高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其;张雪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高粘血症26例

    慢生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高粘血症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伟;孙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通痹洗剂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治疗方法颇多,疗效评价不一.我科自2000年6月~2005年1月采用自拟方通痹洗剂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友允;罗汀;姚先秀;刘晨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近况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IgA肾病是中国常见的肾脏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发病后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可靠的控制手段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医对IgA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前景受到关注.本文就2001年以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关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平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疗效观察

    美尼尔氏病又称内耳眩晕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进行性感音性听力减退,高调性耳鸣,常伴有恶心、呕吐,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采用逐痰利水,疏肝健脾,化瘀通络法,拟平眩汤治疗此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银良;高治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HPLC测定复方感冒灵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感冒灵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检测波长249nm,流速0.5ml/min.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0.04~0.9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97.38%,RSD=2.22%(n=9).结论:HPLC法结果准确,可以为复方感冒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农毅清;蒋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效法仲景意经方愈顽疾

    笔者在临证时,每遇疑难重症或顽疾,以经方调治,常可效如桴鼓.现将临证所得,撰之成文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王敏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痛饮

    木香5g 降香5g 乌药5g青皮5g 白豆蔻5g 白芍15g甘草5g 乌贼骨10g 延胡索10g三七粉2g (冲服)徐长卿15g 两面针15g白花蛇舌草15g性质功效行气剂.理气缓急止痛.

    作者:赖跃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18例

    胃大部切除一般应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等疾病.胃大部切除由于改变了消化道原有的解剖关系或阻断胃部分或全部神经支配,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临床上发生残胃排空障碍约占3~4%[1].目前对这一并发症缺乏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且一旦出现往往病程拖延时间较长.1989年6月至2003年7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中药以大承气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取得早期解除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海;韦国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芎蛭逐瘀汤

    川芎15g 水蛭10g 丹参20g白芷10g 藁本10g 柴胡10g蔓荆子10g性质功效调气行血瘀通络,祛风化痰止痛.主治病证偏头痛.

    作者:邱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组30例)和对照组(得舒特组3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停药后远期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为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运脾化湿清肠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依兰;冯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毛叶黄杞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毛叶黄杞体外抗肿瘤的作用.方法:以MTT法观察毛叶黄杞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毛叶黄杞终浓度为50、33.33、22.22、14.81、9.88 μg/ml时,均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的生长,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TT法IC50为27.05 μg/ml.结论:毛叶黄杞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EL-7404细胞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刚;郑作文;唐云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芪藤止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100例

    目的:观察芪藤止痛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予芪藤止痛汤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6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其中23例不孕者有10例怀孕.结论:芪藤止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周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6例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汉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sCD40L的影响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sCD40L)变化的影响,了解其对ACS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6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血化瘀疗法可使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降低,对斑块炎症反应有类似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对ACS可能有防治作用.

    作者:何淑娴;叶秀琳;陈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野牡丹、肖野牡丹的生药学研究

    野牡丹和肖野牡丹的原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都极为相似,药材性状都为表面土黄色,结节状,质坚韧,难折断,断面皮部薄,木部宽,纤维性,中央无髓.从原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上很难鉴别.有关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未见系统报道,本文对野牡丹和肖野牡丹的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理化鉴别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黄祥远;韦松基;陈建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婴幼儿腹泻308例

    婴幼儿腹泻是夏秋两季多发病,笔者自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运用针灸治疗308例患儿,疗效确切,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质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

    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症是引起临床腰痛及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易致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与学习.

    作者:安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西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