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观察

邹平峻;陈晓平;许文彬;赵赟

关键词:痔, 手术, 疗效观察
摘要:为探讨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随机将120例1~2个痔核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痔切除创面用4-0肠线完全缝合,术后不换药,第8~10天拆线;对照组内痔创面用4-0肠线缝合,外痔创面开放,术后换药至创面痊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平均(11.2±2.2)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2.3±3.1)d;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为中度或重度疼痛,住院时间平均(15.1±2.3)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7.1±3.3)d,术后外痔创面出血3例.结果表明,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术后出血.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腺癌骨转移误诊为骶尾部藏毛窦感染1例

    患者男,81岁.因“肛周肿物伴疼痛20d”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物隆起,疼痛,未破溃,曾给予局部穿刺,未抽出脓液.患者入院时肛周肿物隆起,无破溃,疼痛剧烈,大便正常,尿频、尿急、无尿痛.视诊:肛门位置正常,肛周骶尾关节左侧可见肿物隆起,4cm×3cm,肿物正常肤色,表面无波动感,触痛.指诊:肛管通畅,未触及肿物及硬结,退指指套无染脓染血.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示红细胞54.9/μl.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大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李学成;高秀玲;刘志涛;刘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54例

    为研究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采用脓肿切开排脓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结果显示,54例治愈率100%,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复发.结果表明,婴幼儿肛周脓肿以男性多见,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消除局部感染,同时防止内口的再次污染,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谭星;缑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将中医辨证为血瘀湿滞型的3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生物反馈每日1次,每次30min;中医治疗采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方,按照原方比例打粉,每次服40g,每日3次.治疗20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VAS评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73.3%.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大景;郑伟琴;宗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

    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9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为(17.3±3.4)d,对照组为(21.4±3.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皮赘残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胡德昌;郭修田;曹永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体会

    为探讨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将96例小儿肛周脓肿分为A组56例和B组40例,对于表浅和范围较小的肛周脓肿采用局麻下一次性切开术治疗(A组),对于较深和范围较大的肛周脓肿采用全麻下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结果显示,A组有6例复发或形成肛瘘而行二次手术,B组全部一次性治愈.结果表明,病情轻的小儿肛周脓肿局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术简单易行,愈合快,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病情重的小儿肛周脓肿全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挂线术安全可靠,但愈合慢.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会阴行改良Delorme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6例

    为观察改良Delorme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对16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改良Delorme术治疗.结果显示,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60~11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d(5~9d).15例一次性手术治愈,1例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再次采用PPH治愈.结果表明,改良后的Delorme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痛苦小,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术后控便能力明显提高,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存林;王贺桐;鲍聚喜;冯作鹏;杨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刀结合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43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超声刀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中的临床疗效,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全部采用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使用普通手术刀.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成功,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超声刀结合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操作方便、止血效果明确,且高效安全可行的优点.

    作者:施章时;陈步强;傅其兵;谢绿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从肝论治无阳性体征肛门坠胀68例

    有的肛门坠胀无明确病因,查不到阳性体征,久治难愈.笔者治疗68例无阳性体征的肛门坠胀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4岁,其中20~40岁2例,41~60岁59例,60岁以上7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3.5年.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益气疏肝法治疗,自拟方药: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0g,柴胡3g,桔梗3g,青皮3g,陈皮8g,赤芍8g,川芎6g,茯苓8g,苍术8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100~150ml.7d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判断疗效.

    作者:任远;史仁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痔病中的运用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早出现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运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病于未病之前.本文以痔病预防为例,探讨中医治未病之养生方法,深刻理解中医学原创思想与原创优势的现实意义,使中医学更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全人类健康事业中去[1].

    作者:张长凯;杨秀丽;董璐;张笑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随机将120例1~2个痔核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痔切除创面用4-0肠线完全缝合,术后不换药,第8~10天拆线;对照组内痔创面用4-0肠线缝合,外痔创面开放,术后换药至创面痊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平均(11.2±2.2)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2.3±3.1)d;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为中度或重度疼痛,住院时间平均(15.1±2.3)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7.1±3.3)d,术后外痔创面出血3例.结果表明,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术后出血.

    作者:邹平峻;陈晓平;许文彬;赵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PH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968例行PPH患者的住院资料以及随访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血病例,分析出血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结果显示,术后发生出血量超过150ml的出血者16例,发生率为1.7%,保守治疗3例,其余13例在麻醉后肛门镜下对出血点缝扎止血、凡士林纱布或稀释后的肾上腺素纱条局部压迫止血,均取得良好效果.结果表明,术后出血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术者的操作技巧、规范程度、止血的彻底程度有关.防治措施:规范操作,可靠止血,术后保持排便通畅,避免过早排便和排便用力过度等可有效避免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沈振;景彦;张存;吴伟;卢海波;李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肛三联术治疗直肠前突45例

    笔者采用经肛闭式修补即Block法、消痔灵液注射及肛门后位扩肛三联术式治疗直肠前突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5例均为已婚经产女性,年龄32~68岁,平均45岁;病程3~30年.生育1~6胎.其中有3例为子宫切除术后,病程1~3年.均有服用泻药、灌肠、肛门注入开塞露辅助排便史,每次排便均在20min以上,或连续多次排便,部分患者排便时需用手按压会阴部或阴道后壁才能排出.

    作者:柳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承气汤用于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为观察应用中药大承气汤口服用于腹部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将48例拟行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口服大承气汤加减,对照组常规清洁灌肠.观察两组泻下时间、泻下次数、肠道清洁度及术中肠胀气等情况.结果显示,在泻下时间、泻下次数、肠道清洁度及术中肠胀气等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大承气汤口服用于腹部外科肠道术前准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肠道准备彻底,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张碎能;赵芳霞;刘亚红;任旭红;胡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湖南地区痔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分析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收集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患者978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显示,湖南省痔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次高低依次为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风邪挟热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及其他证型.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以湿热下注、脾虚气陷两种证型为突出.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再造回肠储粪袋对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的影响

    为观察人工再造回肠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的影响,将48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采用全结肠切除后回肠末端造J型储粪袋后与直肠吻合治疗,对照组24例不造人工储粪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大便不成形例数、水样便例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果表明,人工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影响很大,可以明显减少长期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福杰;张文俊;刘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为研究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ELAPE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80±20) min,无术中输血病例,均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骶尾部疼痛1例,无排尿功能障碍.结果表明,ELAPE直视下解剖会阴部组织,可精确切除导致术后复发的关键性组织结构,可行必要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徐云峰;范艳红;闫福燕;刘志军;何花;李志伟;王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44岁.因肛周肿痛、流脓水3个月以“肛瘘”收入我院.3个月前患者肛周出现一包块,肿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予以切开排脓,术后切口缩小,但不愈合,时常流脓性分泌物.入院时见肛旁1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切口,未愈合,触之有硬素条通向肛内11点位肛窦区.行肛瘘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道内残留有白色浑浊物,故取部分瘘管壁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转往外地医院治疗.

    作者:张永生;郝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6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肛门疼痛、排尿困难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范月波;时连升;李德广;安文秀;刘书霞;刘国栋;王利平;许传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体会(附1268例分析)

    为总结手术治疗各类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提高治愈率,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各类复杂性肛瘘1268例,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分别采用切除缝合术,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内口切除挂线术,并重视术后处理.结果显示,一次性治愈1236例(97.5%),二次治愈32例(2.5%),治愈率100%.随访1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找准内口,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科学的术后处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翟文炜;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刀治疗混合痔10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超声刀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评价患者各项指标和疗效.结果显示,超声刀痔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5.0±4.0)ml,平均手术时间(47.5±28.3)min,术后第1、2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1.27)分和(2.98±1.34)分,术后住院时间(5.5±3.7)d.结果表明,用超声刀行混合痔切除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等优势.

    作者:杨勇;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