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

胡德昌;郭修田;曹永清

关键词:痔, 手术, 临床观察
摘要:为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9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为(17.3±3.4)d,对照组为(21.4±3.1)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皮赘残留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分段外切内套扎保留齿状线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的效果,随机将120例1~2个痔核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痔切除创面用4-0肠线完全缝合,术后不换药,第8~10天拆线;对照组内痔创面用4-0肠线缝合,外痔创面开放,术后换药至创面痊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轻微,住院时间平均(11.2±2.2)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2.3±3.1)d;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为中度或重度疼痛,住院时间平均(15.1±2.3)d,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7.1±3.3)d,术后外痔创面出血3例.结果表明,选择性痔切除完全缝合术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加快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术后出血.

    作者:邹平峻;陈晓平;许文彬;赵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肛周脓肿切开挂浮线对口引流6例

    妊娠期为女性特殊时期,对于妊娠期感染范围较大的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损伤及风险较大,又易出现多次积脓,不易更好选择肛瘘切除时机.我们联合妇产科行脓肿切开挂浮线对口引流共治疗6例妊娠期肛周脓肿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征;刘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体会(附1268例分析)

    为总结手术治疗各类复杂性肛瘘的经验,提高治愈率,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各类复杂性肛瘘1268例,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分别采用切除缝合术,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内口切除挂线术,并重视术后处理.结果显示,一次性治愈1236例(97.5%),二次治愈32例(2.5%),治愈率100%.随访1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找准内口,针对不同类型的肛瘘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科学的术后处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翟文炜;王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44岁.因肛周肿痛、流脓水3个月以“肛瘘”收入我院.3个月前患者肛周出现一包块,肿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予以切开排脓,术后切口缩小,但不愈合,时常流脓性分泌物.入院时见肛旁1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切口,未愈合,触之有硬素条通向肛内11点位肛窦区.行肛瘘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道内残留有白色浑浊物,故取部分瘘管壁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转往外地医院治疗.

    作者:张永生;郝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从肝论治无阳性体征肛门坠胀68例

    有的肛门坠胀无明确病因,查不到阳性体征,久治难愈.笔者治疗68例无阳性体征的肛门坠胀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4岁,其中20~40岁2例,41~60岁59例,60岁以上7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3.5年.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益气疏肝法治疗,自拟方药: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0g,柴胡3g,桔梗3g,青皮3g,陈皮8g,赤芍8g,川芎6g,茯苓8g,苍术8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100~150ml.7d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判断疗效.

    作者:任远;史仁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一期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一期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32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远期复发、术后疼痛、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大限度保护其肛门功能和外形.

    作者: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54例

    为研究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采用脓肿切开排脓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结果显示,54例治愈率100%,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复发.结果表明,婴幼儿肛周脓肿以男性多见,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消除局部感染,同时防止内口的再次污染,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谭星;缑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纱条在痔瘘术后的应用

    近年来,我科将自制生肌玉红纱条用于痔瘘术后创面换药1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0例,女100例;年龄15~80岁,其中≤50岁120例,>50岁70例;病程1~30年.混合痔40例,外痔和肛裂130例,肛瘘20例.

    作者:刘迪;段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会阴行改良Delorme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6例

    为观察改良Delorme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对16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改良Delorme术治疗.结果显示,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60~11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d(5~9d).15例一次性手术治愈,1例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再次采用PPH治愈.结果表明,改良后的Delorme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痛苦小,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术后控便能力明显提高,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存林;王贺桐;鲍聚喜;冯作鹏;杨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位复杂结核性肛瘘1例

    患者男,24岁.因肛旁时流脓水8年,加重1周,以“肛瘘”收入院.患者8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肛旁肿痛,发热恶寒,当地医院确诊为“肛周脓肿”后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术后创口始终未愈,时闭时溃,溃时流脓,脓液稀薄,量少,1周前患者肛旁溃口流脓量多,伴肛周疼痛,未用药物治疗疼痛逐渐加重,出现行走不便.入院时症见:肛旁时流脓水,肛旁肿痛,行走不便,饮食及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作者:李惠;郭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环痔核套扎器弹力胶圈与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为了掌握痔套扎器弹力胶圈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的关系,进行了胶圈弹力、内径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圈弹力越大,出血几率升高;弹力越小,疼痛发生几率亦升高;胶圈内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术后出血和疼痛发生率.

    作者:陈少明;于庆环;陈少华;陈少杰;邵彦辉;陈彦琪;侯秀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疗效观察

    为观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将肛门湿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外用派瑞松霜治疗,研究组采用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2.6%(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银花三黄愈疡方消肿止痒止痛功效显著,治疗肛门湿疹性皮肤病效果佳,安全性好.

    作者:殷绪胜;宣泽良;班玉凤;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刀治疗混合痔10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超声刀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评价患者各项指标和疗效.结果显示,超声刀痔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5.0±4.0)ml,平均手术时间(47.5±28.3)min,术后第1、2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1.27)分和(2.98±1.34)分,术后住院时间(5.5±3.7)d.结果表明,用超声刀行混合痔切除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等优势.

    作者:杨勇;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PH结合注射疗法防治环状混合痔术后痔核脱出

    笔者采用PPH结合注射疗法防治环状混合痔术后痔核脱出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环状混合痔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4~78岁,平均51.4岁;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17例,以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3例.

    作者:朱文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肛门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附125例分析)

    为探索肛门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125例肛门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除6例经导尿缓解外,其余119例患者通过手术前后实施了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手术前充分的身体和心理准备,术后措施得当,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是减少肛门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关键.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体会

    为探讨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将96例小儿肛周脓肿分为A组56例和B组40例,对于表浅和范围较小的肛周脓肿采用局麻下一次性切开术治疗(A组),对于较深和范围较大的肛周脓肿采用全麻下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结果显示,A组有6例复发或形成肛瘘而行二次手术,B组全部一次性治愈.结果表明,病情轻的小儿肛周脓肿局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术简单易行,愈合快,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病情重的小儿肛周脓肿全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挂线术安全可靠,但愈合慢.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将中医辨证为血瘀湿滞型的3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口服治疗,生物反馈每日1次,每次30min;中医治疗采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方,按照原方比例打粉,每次服40g,每日3次.治疗20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VAS评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73.3%.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大景;郑伟琴;宗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汤剂治疗再发性结直肠腺瘤37例

    为观察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再发性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疗效,对37例结直肠腺瘤术后再发的病例,采用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结果显示,术后1年无再发结直肠腺瘤32例,再发5例,有效率为86.5%,腺瘤再发率为13.5%.结果表明,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汤剂治疗对预防结直肠腺瘤再发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声刀结合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43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超声刀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中的临床疗效,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全部采用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使用普通手术刀.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成功,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超声刀结合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操作方便、止血效果明确,且高效安全可行的优点.

    作者:施章时;陈步强;傅其兵;谢绿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痔病中的运用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早出现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运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病于未病之前.本文以痔病预防为例,探讨中医治未病之养生方法,深刻理解中医学原创思想与原创优势的现实意义,使中医学更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全人类健康事业中去[1].

    作者:张长凯;杨秀丽;董璐;张笑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