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昌;李冠颖
人类的阑尾是弯曲细长的盲管,长度7~9cm,宽约0.5cm,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与肠腔相通.阑尾组织结构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其中黏膜层具有分泌细胞,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阑尾的血运由阑尾动脉提供,该动脉为一条终末动脉,易发生环死.阑尾作为淋巴器官,淋巴回流与血液回流相一致.其功能包括分泌黏液、蠕动、吸收水分及电解质,以及机体免疫.
作者:董超科;陈小岚;马翔;徐敏;杨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研究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ELAPE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80±20) min,无术中输血病例,均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骶尾部疼痛1例,无排尿功能障碍.结果表明,ELAPE直视下解剖会阴部组织,可精确切除导致术后复发的关键性组织结构,可行必要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徐云峰;范艳红;闫福燕;刘志军;何花;李志伟;王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人工再造回肠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的影响,将48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4例采用全结肠切除后回肠末端造J型储粪袋后与直肠吻合治疗,对照组24例不造人工储粪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排便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大便不成形例数、水样便例数、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果表明,人工储粪袋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全结肠切除术后排便影响很大,可以明显减少长期腹泻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福杰;张文俊;刘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将肛门湿疹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外用派瑞松霜治疗,研究组采用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52.6%(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银花三黄愈疡方消肿止痒止痛功效显著,治疗肛门湿疹性皮肤病效果佳,安全性好.
作者:殷绪胜;宣泽良;班玉凤;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中药辨证调服、苦参汤熏洗坐浴、耳穴压豆结合西药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将337例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8例采用中药辨证调服、苦参汤熏洗坐浴、耳穴压豆结合西药聚乙二醇4000口服治疗;对照组169例采用西药聚乙二醇4000口服,1:5000PP液便后坐浴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顺畅情况、肛门疼痛、创口水肿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疗法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兰纪华;蒋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将96例小儿肛周脓肿分为A组56例和B组40例,对于表浅和范围较小的肛周脓肿采用局麻下一次性切开术治疗(A组),对于较深和范围较大的肛周脓肿采用全麻下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结果显示,A组有6例复发或形成肛瘘而行二次手术,B组全部一次性治愈.结果表明,病情轻的小儿肛周脓肿局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术简单易行,愈合快,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病情重的小儿肛周脓肿全麻下行一次性切开挂线术安全可靠,但愈合慢.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一期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32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远期复发、术后疼痛、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大限度保护其肛门功能和外形.
作者: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应用中药大承气汤口服用于腹部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将48例拟行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口服大承气汤加减,对照组常规清洁灌肠.观察两组泻下时间、泻下次数、肠道清洁度及术中肠胀气等情况.结果显示,在泻下时间、泻下次数、肠道清洁度及术中肠胀气等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大承气汤口服用于腹部外科肠道术前准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肠道准备彻底,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张碎能;赵芳霞;刘亚红;任旭红;胡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10年来,我们对肛肠病手术患者采用盐酸布比卡因配合亚甲蓝进行局部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肠疾病1023例,男638例,女385例;年龄15~71岁;病程1~35年.其中,混合痔351例,肛瘘187例,肛裂伴有外痔305例,肛裂伴有混合痔114例,肛乳头肥大、单纯肛裂、肛门尖锐湿疣、直肠息肉或有3种以上者66例.
作者:骆碧珍;陈少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6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肛门疼痛、排尿困难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范月波;时连升;李德广;安文秀;刘书霞;刘国栋;王利平;许传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析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收集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患者978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显示,湖南省痔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次高低依次为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风邪挟热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及其他证型.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以湿热下注、脾虚气陷两种证型为突出.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大肠癌组织中MC5抗原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因素和生存率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65例大肠癌组织中MC5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TNM分期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显示,265例大肠癌中,MC5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7.9%,与患者年龄、性别不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结果表明,检测MC5抗原的表达对了解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毅;王涛;陈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HPC的发生与毛细血管后的微静脉有关,常以下肢、盆腔、腹膜后、头颈部为多见,且多见于深部肌肉、深筋膜,甚至累及骨膜,发生于皮下者少见,发生于肛门周围更是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HPC 1例报告如下.
作者:乔鲁冀;胡占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扩压硬化剂注射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212例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采用RPH联合扩压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105例采用单纯扩压硬化剂注射治疗,随访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9.1%和9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扩压硬化剂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扩压硬化剂注射治疗.
作者:殷德昌;李冠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近年来,我科在电子结肠镜配合下采取黏膜下注射、表面喷洒、钛夹夹闭、氩离子凝固、高频电凝、套扎等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大出血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例1]男,52岁.因肛内脱出肿物40余年来诊.电子肛门镜检查:直肠全层脱垂于肛外,呈圆锥状,长约8cm,肛门括约功能较弱,伴有肛门不完全性失禁.门诊以“二度直肠脱垂”收治入院.入院后行肠黏膜柱状结扎及注射固定术治疗.术后第4天患者开始排便,排便通畅,无出血,无肛内脱出物.
作者:朱林存;李婷;李金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建立小鼠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动物模型,为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及筛选评估抗转移药物提供工具.采用60只6~8周龄BALB/c小鼠,选取鼠大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直肠黏膜下层后,再随机选择30只小鼠行盲肠造口,观察其原位移植瘤体积大小、肝转移癌情况(包括肝脏表面转移癌结节大小、数目和转移率),成瘤时间及小鼠的生存期.结果显示,两种造模方法均能复制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病理结果证实肝转移肿瘤符合典型的低分化腺癌特征.术后30d两组肝脏转移情况的比较,直肠直接接种组肝转移率(1 5.7%)和直肠接种盲肠造口组肝转移率(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两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直肠直接注射组及直肠接种盲肠造口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和46.2%,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小鼠大肠癌细胞株肝转移动物模型均能较好模拟结直肠癌体内肝转移过程,直肠接种盲肠造口法的小鼠肝转移模型具有肝脏转移率高,小鼠生存期长,成瘤时间较短等优点.
作者:李晖;丁皓蕾;陈小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超声刀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评价患者各项指标和疗效.结果显示,超声刀痔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5.0±4.0)ml,平均手术时间(47.5±28.3)min,术后第1、2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1.27)分和(2.98±1.34)分,术后住院时间(5.5±3.7)d.结果表明,用超声刀行混合痔切除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等优势.
作者:杨勇;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术式,我们在外剥内扎术中保留皮桥或三角形皮瓣,并作适度扩肛,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环状混合痔100例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伴肛乳头肥大者23例,伴肛裂者6例.治疗方法:患者取膝胸位,常规消毒铺巾,骶管麻醉.
作者:邵继华;陈喆;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研究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采用脓肿切开排脓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结果显示,54例治愈率100%,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复发.结果表明,婴幼儿肛周脓肿以男性多见,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消除局部感染,同时防止内口的再次污染,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谭星;缑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女,44岁.因肛周肿痛、流脓水3个月以“肛瘘”收入我院.3个月前患者肛周出现一包块,肿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予以切开排脓,术后切口缩小,但不愈合,时常流脓性分泌物.入院时见肛旁1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切口,未愈合,触之有硬素条通向肛内11点位肛窦区.行肛瘘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道内残留有白色浑浊物,故取部分瘘管壁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转往外地医院治疗.
作者:张永生;郝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