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鲁冀;胡占岭
患者女,44岁.因肛周肿痛、流脓水3个月以“肛瘘”收入我院.3个月前患者肛周出现一包块,肿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肛周脓肿”予以切开排脓,术后切口缩小,但不愈合,时常流脓性分泌物.入院时见肛旁11点位距肛缘3cm处有一切口,未愈合,触之有硬素条通向肛内11点位肛窦区.行肛瘘瘘管切除术,术中见瘘道内残留有白色浑浊物,故取部分瘘管壁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转往外地医院治疗.
作者:张永生;郝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男,24岁.因肛旁时流脓水8年,加重1周,以“肛瘘”收入院.患者8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肛旁肿痛,发热恶寒,当地医院确诊为“肛周脓肿”后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术后创口始终未愈,时闭时溃,溃时流脓,脓液稀薄,量少,1周前患者肛旁溃口流脓量多,伴肛周疼痛,未用药物治疗疼痛逐渐加重,出现行走不便.入院时症见:肛旁时流脓水,肛旁肿痛,行走不便,饮食及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作者:李惠;郭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的临床应用价值,将7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0例采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60例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镇痛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肛门疼痛、排尿困难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治疗作用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范月波;时连升;李德广;安文秀;刘书霞;刘国栋;王利平;许传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有的肛门坠胀无明确病因,查不到阳性体征,久治难愈.笔者治疗68例无阳性体征的肛门坠胀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4岁,其中20~40岁2例,41~60岁59例,60岁以上7例;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3.5年.治疗方法:采用健脾益气疏肝法治疗,自拟方药: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0g,柴胡3g,桔梗3g,青皮3g,陈皮8g,赤芍8g,川芎6g,茯苓8g,苍术8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100~150ml.7d为1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判断疗效.
作者:任远;史仁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患者男,81岁.因“肛周肿物伴疼痛20d”入院.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物隆起,疼痛,未破溃,曾给予局部穿刺,未抽出脓液.患者入院时肛周肿物隆起,无破溃,疼痛剧烈,大便正常,尿频、尿急、无尿痛.视诊:肛门位置正常,肛周骶尾关节左侧可见肿物隆起,4cm×3cm,肿物正常肤色,表面无波动感,触痛.指诊:肛管通畅,未触及肿物及硬结,退指指套无染脓染血.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示红细胞54.9/μl.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大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李学成;高秀玲;刘志涛;刘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疗效,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采用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200例.结果显示,20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未发生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刘亮;史玉艳;李春阳;韦俊武;姚大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建立小鼠结直肠癌细胞肝转移动物模型,为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及筛选评估抗转移药物提供工具.采用60只6~8周龄BALB/c小鼠,选取鼠大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直肠黏膜下层后,再随机选择30只小鼠行盲肠造口,观察其原位移植瘤体积大小、肝转移癌情况(包括肝脏表面转移癌结节大小、数目和转移率),成瘤时间及小鼠的生存期.结果显示,两种造模方法均能复制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病理结果证实肝转移肿瘤符合典型的低分化腺癌特征.术后30d两组肝脏转移情况的比较,直肠直接接种组肝转移率(1 5.7%)和直肠接种盲肠造口组肝转移率(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两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直肠直接注射组及直肠接种盲肠造口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2%和46.2%,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小鼠大肠癌细胞株肝转移动物模型均能较好模拟结直肠癌体内肝转移过程,直肠接种盲肠造口法的小鼠肝转移模型具有肝脏转移率高,小鼠生存期长,成瘤时间较短等优点.
作者:李晖;丁皓蕾;陈小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了掌握痔套扎器弹力胶圈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的关系,进行了胶圈弹力、内径与术后出血和疼痛相关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圈弹力越大,出血几率升高;弹力越小,疼痛发生几率亦升高;胶圈内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术后出血和疼痛发生率.
作者:陈少明;于庆环;陈少华;陈少杰;邵彦辉;陈彦琪;侯秀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超声刀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中的临床疗效,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全部采用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使用超声刀,对照组使用普通手术刀.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成功,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超声刀结合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操作方便、止血效果明确,且高效安全可行的优点.
作者:施章时;陈步强;傅其兵;谢绿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研究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对5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采用脓肿切开排脓加万灵膏封堵内口治疗.结果显示,54例治愈率100%,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正常,无复发.结果表明,婴幼儿肛周脓肿以男性多见,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消除局部感染,同时防止内口的再次污染,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疗程短,疗效好.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谭星;缑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索肛门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125例肛门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除6例经导尿缓解外,其余119例患者通过手术前后实施了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手术前充分的身体和心理准备,术后措施得当,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是减少肛门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关键.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改良Delorme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对16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改良Delorme术治疗.结果显示,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5min(60~11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d(5~9d).15例一次性手术治愈,1例在随访过程中复发,再次采用PPH治愈.结果表明,改良后的Delorme术式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痛苦小,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低,手术安全性高,且术后控便能力明显提高,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马存林;王贺桐;鲍聚喜;冯作鹏;杨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早出现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运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病于未病之前.本文以痔病预防为例,探讨中医治未病之养生方法,深刻理解中医学原创思想与原创优势的现实意义,使中医学更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全人类健康事业中去[1].
作者:张长凯;杨秀丽;董璐;张笑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超声刀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评价患者各项指标和疗效.结果显示,超声刀痔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5.0±4.0)ml,平均手术时间(47.5±28.3)min,术后第1、2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1.27)分和(2.98±1.34)分,术后住院时间(5.5±3.7)d.结果表明,用超声刀行混合痔切除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等优势.
作者:杨勇;张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养阴润肠汤治疗阴虚体质便秘的临床疗效,将60例阴虚体质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养阴润肠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聚乙二醇4000散进行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P<0.01).结果表明,通过辨体为主结合辨证辨病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用养阴润肠汤治疗阴虚体质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杨玉刚;靳胜利;罗瑞娟;田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采用PPH结合注射疗法防治环状混合痔术后痔核脱出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环状混合痔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4~78岁,平均51.4岁;以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17例,以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23例.
作者:朱文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观察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再发性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疗效,对37例结直肠腺瘤术后再发的病例,采用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结果显示,术后1年无再发结直肠腺瘤32例,再发5例,有效率为86.5%,腺瘤再发率为13.5%.结果表明,内镜下切除结合口服桂枝茯苓丸加味汤剂治疗对预防结直肠腺瘤再发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彭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研究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ELAPE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80±20) min,无术中输血病例,均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骶尾部疼痛1例,无排尿功能障碍.结果表明,ELAPE直视下解剖会阴部组织,可精确切除导致术后复发的关键性组织结构,可行必要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徐云峰;范艳红;闫福燕;刘志军;何花;李志伟;王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析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收集湖南省内6家三级医院肛肠科门诊和住院部的痔病患者978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证型分布的规律性.结果显示,湖南省痔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频次高低依次为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风邪挟热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及其他证型.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痔病患者中以湿热下注、脾虚气陷两种证型为突出.
作者:宾东华;李逵;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探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一期根治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将32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挂线旷置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远期复发、术后疼痛、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采用挂线旷置结合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并且大限度保护其肛门功能和外形.
作者: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