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附4例报告)

张春霞;胡占岭;乔鲁冀

关键词:吻合器, 消化道重建, 并发症
摘要:为探讨应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及吻合器的合理使用,对近期应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术后出现的4例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4例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结果表明,应用吻合器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严格掌握使用吻合器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吻合器,可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PPH技术与传统手术的优劣之争

    PPH (proce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本意是脱垂性和出血性疾病的处理措施,外科界包括肛肠界通称为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或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痔本质是直肠血管的扩张迂曲和直肠黏膜的松弛下移、下脱,所以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或脱出,从而引起局部发炎肿痛、排便不畅或肛门控制力下降、肛门潮湿、瘙痒等.所以从痔的本质来看,痔的佳治疗方案应是1882年英国Whitehead发明的痔环切术,但这种手术技术难度甚大,即使是有几十年手术经验的专科医师也往往力不从心.

    作者:杨向东;贺平;钱蒙;夏诗童;李松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会阴直肠瘘切除缝合术1例

    患者女,26岁.因肛旁漏气、漏稀便,反复发作26年,于2013年1月21日以“会阴直肠瘘”收入我院.20余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未见明显好转.专利检查:肛门外形尚整,大阴唇后联合左侧会阴部约1 cm见一纵行裂口,2.0cm×0.8cm,色淡红.以食指纳肛,探针经外口向肛内探查瘘道,探针由齿状线上内口处探出,双合诊瘘管质硬,无疼痛,无粪便及脓液溢出,肛内6cm以下未触及硬性肿物.

    作者:张志红;邹振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瘢痕松解术治疗PPH术后直肠狭窄12例

    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对PPH术后发生的12例直肠狭窄患者行瘢痕松解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6~58岁.于PPH术后1~2个月来院就诊,肛门指检示肛门外观平整,直肠下段吻合门明显狭窄,环状瘢痕挛缩呈小孔状,食指尖无法通过.治疗方法:患者在鞍麻下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用组织钳固定提拉环状瘢痕组织,于截石位2点用高频电刀与环状吻合口呈垂直方向纵行切开瘢痕组织直至接近肌层,再用3-0可吸收线将切口上下缘的直肠黏膜作单纯间断缝合3~5针,针距约0.5cm,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于环状瘢痕截石位6、10点再行纵切横缝,此时环状瘢痕完全松开,吻合口狭窄完全解除,吻合口直径与正常直肠内腔基本接近.

    作者:许天殊;杨定刚;端木铁;何凡尔;杨学锋;李霞;于进;李玉;龙炜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UNX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RUNX3蛋白在癌旁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求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基因治疗指标的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均来自未经化放疗的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62例及相应癌旁组织21例.采用石蜡组织微阵列技术,运用HE染色明确病理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RUNX3在非癌组织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统计.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在21例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和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69.4%(43/62),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RUNX3蛋白的阳性染色率高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7).在62例肿瘤中16例结肠肿瘤和46例直肠标本中RUNX3阳性率分别为(12/16,75.0%),(31/46,67.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73).(2) RUNX3的表达与肿瘤各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在45例溃疡型样本和1 7例隆起型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28/45)和88.2%(15/1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9).在25例无淋巴结转移样本和37例有淋巴结转移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0%和59.5%,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1).RUNX3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变大小及不同浸润深度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1)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呈现显著降低下调趋势,提示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RUNX3基因表达无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变大小、浸润深度间差异,但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一定关系,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故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病变程度以及预测预后的潜在分子指标,具有重要的肿瘤学意义.

    作者:王蓓蓓;程卫东;黄熠;孙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功能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混合痔10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LC-ⅢB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10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此方法治疗.结果显示,治愈98例(98%),显效2例(2%),有效率100%;疗程16~28d,平均20d.术后随访6个月,成功随访80例,除1例偶有肛门潮湿外,其余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LC-ⅢB电脑多功能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混合痔,疗效满意.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部按摩加穴位指压防治肛肠病术后便秘

    为了预防和减少患者肛肠病术后便秘的发生,笔者采用中医传统疗法腹部按摩和穴位按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肛肠病术后出现便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提供有利于排便的体位与环境等.观察患者排便时间和腹胀缓解情况.(2)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以腹部按摩和穴位按压治疗.①腹部按摩:患者平卧,腹肌放松,分别按照整肠、拧麻花、折扇子、抖腰、太极推等按摩手法和步骤要求进行.双手操作时力随形走,用力要均匀、柔和,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程度,以不感疼痛为度.

    作者:黄旭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虚实挂线配合对口切除旷置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为探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采用虚实结合挂线配合对口切除旷置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0例(治疗组),并与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的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愈合时间和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肛管压力改变以及术后肛门功能改变(肛门不完全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6.5d,对照组为33.4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虚实结合挂线配合对口切除旷置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及肛周皮肤完整性方面有较好效果.

    作者:贾彦超;王伟涛;张艳杰;刘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ST联合等离子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等离子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TST联合等离子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内痔套扎术联合等离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如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坠胀等.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肛门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坠胀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果表明,TST联合等离子是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技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云民;季英;陈梅华;何耀彬;郑衬喜;刘丰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拟便秘通口服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

    2006~2013年,我们采用养阴益气法,自拟便秘通口服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便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18~45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对照组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20~60岁;病程6个月至8年.所有病例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结肠息肉、克隆病、肠结核等)引起的便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285例

    我们采用信诺XNG-ZZ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2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8例,女87例;年龄35~64岁;病程4~30年.曾经接受痔手术治疗或注射治疗81例,行PPH治疗15例,合并痔嵌顿19例.治疗方法:术前排空大小便,不需清洁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手法按摩扩肛至可容纳3~4指.如有嵌顿内痔给予回纳肛内.在肛镜下注射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1∶1)于内痔部分.见痔进针,退针给药,从小到大,饱满为度,各注射点不在同一平面,一次用量20~30ml,检查无出血,退出肛镜.

    作者:陆敬华;葛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PH并发症分析

    PPH是基于对肛垫学说的全新认识而提出来的一种治疗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PPH具有符合肛门部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但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PPH的并发症报道也有所增加.现就2000年以来采用PPH治疗出现的并发症作一回顾性分析.1 术中并发症1.1 吻合口出血 吻合口出血为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搏动性出血.当击发后拔出吻合器,吻合口通常有喷射性出血现象,文献报道发生率为36%~60%[1,2].赵强等[3]报道35例PPH患者中,吻合口出血率为54.2%(19/35),分析原因:出血与否同荷包缝合有密切关系,从解剖关系上,痔上方的直肠黏膜下有丰富的血管,而这一部分又恰是荷包缝合的部位,加上患者就诊时多为直肠黏膜炎症水肿期,黏膜下血管丛脆性增加,荷包缝合后收紧牵拉时易造成血管撕裂损伤.

    作者:李成书;彭旭东;陈富军;李刚;骆川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分析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安全性,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术后肛周疼痛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术后出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PPH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臧旭丽;黄伟;郭郡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镇痛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

    我科根据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及疼痛特点,运用联合镇痛新概念,将中药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联合镇痛,止痛效果理想,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联合镇痛组66例中,男34例,女32例;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66例中,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尹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62例

    为探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对62例经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疗效.结果显示,62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随访3个月疗效为95.2%.结果表明,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安全有效.

    作者:谷超;丁克;樊庆文;刘丛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外剥内扎术在痔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21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3例.治疗组采用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外剥内扎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DG-HAL组采用DG-HAL治疗.分别观察3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在疼痛评分方面DG-HAL组优于治疗组和外剥内扎术组,治疗组在术后出血、赘皮残留以及内痔复发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在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治疗组和DG-HAL组均优于外剥内扎术组.结果表明,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能减少术后出血、赘皮残留以及内痔复发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伍洲颂;刘丽兵;汤国辉;邓秋林;邢佼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从2012年1月始,我们实行优质护理,入院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执行情况,并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临床资料:将入院混合痔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48例;年龄20~66岁,平均(43.5±12.2)岁;病程2~21年,平均(12.21±3.57)年.对照组中,男39例,女45例;年龄19~67岁,平均(42.5±12.8)岁;病程1.8~22年,平均(12.62±3.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钱娟;陈建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门病术后疼痛治疗

    肛门病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混合痔外痔部分位于齿状线下,受脊神经支配,对痛觉极其敏感,手术刺激可产生剧烈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加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肛管皮肤和直肠黏膜同时造成损伤,外痔剥离时造成肛管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内痔结扎可以造成局部黏膜的缺血和坏死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因此,混合痔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外科伤口对末梢神经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作者:牛威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治疗肛门狭窄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采用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治疗肛门狭窄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肛门狭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菱形组和V-Y组,菱形组采用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8~50岁;病程1~5年.V-Y组采用V-Y皮瓣转移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病程1~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福杰;程卫东;刘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红油膏和八宝生肌散联合西药对肛瘘术后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红油膏和八宝生肌散联合西药对肛瘘术后的临床效果,将肛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油膏、八宝生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3d、10d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红油膏和八宝生肌散联合西药对肛瘘术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加快手术创口的愈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局部疼痛等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为观察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将4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分别采用长效止痛剂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组)及传统的肛裂侧切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容易操作,对肛门括约肌损伤小,创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无需住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明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