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吴明克

关键词:肛裂, 长效止痛剂, 肛周封闭, 扩肛术
摘要:为观察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将4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分别采用长效止痛剂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组)及传统的肛裂侧切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容易操作,对肛门括约肌损伤小,创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无需住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为探讨手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疗效,将86例肛周脓肿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手术加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5.3%和65.1%,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婴幼儿肛周脓肿采用手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苹;李乃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UNX3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RUNX3蛋白在癌旁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结直肠癌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求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以期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基因治疗指标的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均来自未经化放疗的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62例及相应癌旁组织21例.采用石蜡组织微阵列技术,运用HE染色明确病理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RUNX3在非癌组织及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统计.实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在21例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和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69.4%(43/62),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RUNX3蛋白的阳性染色率高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7).在62例肿瘤中16例结肠肿瘤和46例直肠标本中RUNX3阳性率分别为(12/16,75.0%),(31/46,67.4%),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573).(2) RUNX3的表达与肿瘤各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在45例溃疡型样本和1 7例隆起型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2%(28/45)和88.2%(15/17),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9).在25例无淋巴结转移样本和37例有淋巴结转移样本中,RUNX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0%和59.5%,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1).RUNX3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变大小及不同浸润深度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1)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呈现显著降低下调趋势,提示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RUNX3基因表达无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变大小、浸润深度间差异,但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一定关系,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故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病变程度以及预测预后的潜在分子指标,具有重要的肿瘤学意义.

    作者:王蓓蓓;程卫东;黄熠;孙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门病术后疼痛治疗

    肛门病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混合痔外痔部分位于齿状线下,受脊神经支配,对痛觉极其敏感,手术刺激可产生剧烈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加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肛管皮肤和直肠黏膜同时造成损伤,外痔剥离时造成肛管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内痔结扎可以造成局部黏膜的缺血和坏死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因此,混合痔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外科伤口对末梢神经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作者:牛威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ST与PPH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将240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实验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痔脱垂、出血总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痔脱垂、出血总疗效方面疗效相当,但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等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Ⅲ、Ⅳ期痔病的疗效与PPH相当,但TST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特点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作者:杜静虎;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环状混合痔285例

    我们采用信诺XNG-ZZ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配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2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8例,女87例;年龄35~64岁;病程4~30年.曾经接受痔手术治疗或注射治疗81例,行PPH治疗15例,合并痔嵌顿19例.治疗方法:术前排空大小便,不需清洁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手法按摩扩肛至可容纳3~4指.如有嵌顿内痔给予回纳肛内.在肛镜下注射芍倍注射液(芍倍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注射液1∶1)于内痔部分.见痔进针,退针给药,从小到大,饱满为度,各注射点不在同一平面,一次用量20~30ml,检查无出血,退出肛镜.

    作者:陆敬华;葛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疗效观察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应用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混合痔术后第7天,出现肛缘水肿者72例,男31例,女41例;年龄17~74岁;病程0.5~30年.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37号,每片0.5g),每日2次,每次2片,午餐及晚餐时服用.对照组不使用地奥司明片,其它治疗同治疗组.手术后常规应用甲硝唑静脉给药,以预防创面感染;每晚口服麻仁丸9g,以预防大便干结;排便后用1∶5000PP液坐浴.

    作者:龚华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缝合悬吊法治疗脱垂性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观察连续缝合悬吊法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混合痔的疗效,探求一种治疗脱垂性混合痔的有效方法,将50例脱垂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外痔切除内痔部分切除连续缝合后将痔核两端结扎悬吊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全部治愈,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连续缝合悬吊法治疗脱垂性混合痔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黏膜外翻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徐琴;龚建明;罗志渊;马静怡;杜燕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苦柏痔洗颗粒坐浴治疗痔病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苦柏痔洗颗粒坐浴治疗痔病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平均(40.6±10.3)岁;病程5d至31年.药物组成及用法:苦柏痔洗颗粒(由马齿苋、五倍子、黄柏、苦参、明矾、芒硝、蒲公英、地丁、防风、艾叶、三棱、莪术、甘草组成,100g/袋),一次100g,用1000~1500ml沸水冲开溶解,待水温38 ℃~40 ℃坐浴,每次15~30min,早晚各一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治愈3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

    作者:彭作英;孙怡;陈事如;卢红阳;马天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治疗肛门狭窄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采用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治疗肛门狭窄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肛门狭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菱形组和V-Y组,菱形组采用双侧菱形皮瓣转移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8~50岁;病程1~5年.V-Y组采用V-Y皮瓣转移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病程1~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福杰;程卫东;刘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切高挂加旷置术治疗肛周脓肿63例疗效观察

    为提高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肛周脓肿传统手术方法加以改进,根据肛周脓肿的不同时期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肛周脓肿,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低位脓肿采用一期切开,高位脓肿采用挂线加旷置术,治疗肛周脓肿63例,一次性手术治愈63例,治愈率100%.随访6个月以上,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及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低切高挂加旷置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韩生先;程华东;王健;刘俊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从2012年1月始,我们实行优质护理,入院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执行情况,并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临床资料:将入院混合痔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48例;年龄20~66岁,平均(43.5±12.2)岁;病程2~21年,平均(12.21±3.57)年.对照组中,男39例,女45例;年龄19~67岁,平均(42.5±12.8)岁;病程1.8~22年,平均(12.62±3.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钱娟;陈建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外剥内扎术在痔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219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3例.治疗组采用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外剥内扎术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DG-HAL组采用DG-HAL治疗.分别观察3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在疼痛评分方面DG-HAL组优于治疗组和外剥内扎术组,治疗组在术后出血、赘皮残留以及内痔复发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在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治疗组和DG-HAL组均优于外剥内扎术组.结果表明,DG-HAL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而且能减少术后出血、赘皮残留以及内痔复发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伍洲颂;刘丽兵;汤国辉;邓秋林;邢佼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拟便秘通口服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

    2006~2013年,我们采用养阴益气法,自拟便秘通口服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便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中,男45例,女55例;年龄18~45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对照组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20~60岁;病程6个月至8年.所有病例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结肠息肉、克隆病、肠结核等)引起的便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为观察长效止痛剂肛周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将4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分别采用长效止痛剂封闭配合扩肛术(治疗组)及传统的肛裂侧切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比对照组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容易操作,对肛门括约肌损伤小,创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无需住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明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62例

    为探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对62例经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疗效.结果显示,62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随访3个月疗效为95.2%.结果表明,耻骨直肠肌部分松解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所致便秘安全有效.

    作者:谷超;丁克;樊庆文;刘丛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联合镇痛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

    我科根据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及疼痛特点,运用联合镇痛新概念,将中药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联合镇痛,止痛效果理想,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联合镇痛组66例中,男34例,女32例;平均年龄38岁.对照组66例中,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40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尹可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七叶皂苷钠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自2010年2月至今,我院将七叶皂苷钠用于促进环状混合痔术后创口愈合、减轻水肿,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61岁,平均41.5岁;病程1~30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6~60岁,平均42.5岁;病程1~29年.

    作者:张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止痛如神汤配合肛门功能锻炼治疗肛窦炎68例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采用止痛如神汤内服外用配合肛门功能锻炼治疗肛窦炎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7例,女41例;年龄18~60岁;病程7d至2年.专科检查:肛镜下见肛窦部充血、水肿、颜色发红或暗红,触之易出血,有压痛,或有黏液自肛窦溢出.直肠指诊在齿状线处可触及稍硬的隆起或凹陷,有轻微的或较明显的触痛感.伴有肛乳头肥大者可触及肥大的肛乳头.

    作者:孟德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坐浴颗粒坐浴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药坐浴颗粒液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将2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手术方式为外剥内扎或PPH加外剥内扎术式,治疗组术后给予中药坐浴颗粒液熏洗坐浴,对照组术后给予1∶5000PP液熏洗坐浴,观察1周内创面渗血、水肿、渗液及术后15d、20d、25d、30d复诊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9%,对照组有效率为88 %.治疗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9±5.0)d,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3.8±5.0)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应用中药坐浴颗粒液坐浴疗效显著.

    作者:钟庆国;梁嘉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对3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DG-HAL(DG-HAL组)治疗,与外切内扎组35例以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组)30例比较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显示,DG-HAL治疗混合痔在出血方面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疼痛方面DG-HAL组优于PPH组和外切内扎组,在术后水肿方面DG-HAL组与PPH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外切内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方面DG-HAL组短于PPH组和外切内扎组.但在治疗痔脱出方面DG-HAL组不及其他两组.结果表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