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挂线松解术治疗PPH术后吻合口狭窄25例

王连生;韩玲玲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笔者采用挂线松解术治疗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1~65岁;均发生在PPH术后3个月至1年内.全部患者均为吻合口严重狭窄病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尽量置入PPH环形扩肛器(CAD33),如置入困难,可换用喇叭口肛门镜,于狭窄环明显处以10号线缝扎挂线,深度以贯穿狭窄环为宜,切勿缝扎过深穿透肠壁.一般于截石位6、12点位各做垂直吻合口平面的贯穿缝扎一针,必要时在瘢痕明显处加缝2~3针挂线.仔细检查吻合口无出血后,留置胶管引流一根于吻合口处,包扎.术后给予抗感染保留灌肠5~7d,每日一次,常规应用太宁栓,一般缝扎线5~7d自然脱落,2周不脱落可拆线.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手术治疗肛门松弛型直肠脱垂58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三联手术治疗肛门松弛型直肠脱垂的疗效,回顾性分析58例肛门松弛型直肠脱垂患者资料,均采用三联手术治疗方法:PPH、直肠黏膜结扎固定术、肛门紧缩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结果显示,5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治愈,治愈率100%,临床随访无一例复发,且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PPH、直肠黏膜结扎固定术、肛门紧缩术三联手术疗法治疗肛门松弛型直肠脱垂疗效确切,具有损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黄尊显;王敬源;刘星;李玉意;李金良;齐玉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直肠前壁子宫内膜异位致慢性盆底痛误诊1例

    患者女,56岁.因肛门部持续性疼痛伴下坠感2年收治入院.患者2年前始感肛门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伴有下坠感,疼痛逐渐加重.近1年来感会阴部、阴道及尿道口周围亦出现持续性疼痛、下坠感和发热感,在取坐位时除感肛门部疼痛外,双大腿内侧亦感疼痛.且疼痛与大小便无关.该患者曾在外院行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阴道隔前突、混合痔.经对症治疗和混合痔切除术后,效果不明显.查体:取胸膝位,镜检距肛缘约6cm处直肠前壁有一约0.5cm大小的淡紫黑色斑点.指诊斑点区可触及一1.0cm×1.0cm大小结节,结节质硬、固定、边缘光滑、边界清晰、有压痛,经阴道、肛门双合诊,结节位于直肠黏膜下,与直肠阴道隔粘连较紧,未浸润到阴道壁及阴道黏膜.

    作者:刘百羽;蒲文红;刘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4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选取行保肛手术治疗的24例低位直肠痛患者,对其手术方式、适应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例保肛手术均一期愈合,近期无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结合Dukes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正武;韩圣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苦柏颗粒冷湿敷治疗急性肛周湿疹40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药苦柏颗粒冷湿敷治疗急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将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局部外用曲咪新乳膏治疗,治疗组予中药苦桕颗粒冷湿敷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4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17.5%,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苦柏颗粒冷湿敷治疗急性肛周湿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于明庆;吕纯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棉棒持续扩肛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60例

    为观察自制棉棒持续扩肛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疗效,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棉棒持续扩肛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指扩肛法治疗,通过观察创口出血、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 vs25%)(P<0.05),治疗组创口出血及愈合时间分别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自制棉棒持续扩肛法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文小军;廖毅;易其星;唐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肛瘘内口切除缝合黄连膏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肛瘘内口切除缝合黄连膏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将112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肛瘘内口切除缝合黄连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开放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创口感染、肛瘘复发、肛门自控功能受损等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问短于对照组,创口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随访1.6年均无复发,无明显肛门自控功能受损病例.结果表明,肛瘘内口切除缝合黄连膏引流术治疗低位肛瘘具有创口愈合时间短、创伤小的优势,在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时可以优先选用,但需注意预防术后创口感染.

    作者:奎继中;罗鹏;王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肛裂325例临床观察

    针对陈旧性肛裂常伴有内痔、混合痔、肛乳头肥大(瘤)、皮下瘘的情况,本文采用综合疗法,即内痔消痔灵注射、肛乳头肥大(瘤)电刀切除或丝线结扎切除、混合痔内扎外剥、肛门后侧位内括约肌松解术等一次性手术疗法及术后中药坐浴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325例.结果显示,治愈322例,占99%;好转3例,占1%,有效率100%.疗程14~22d.肛管口径及功能恢复良好,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综合疗法治疗肛裂具有一次性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疼痛轻等特点.

    作者:林兰香;游万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一次性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3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晁民;孔令玉;张静锋;王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因高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手术难度较大,为寻求一种微创、不损害肛门功能和外观、患者痛苦小的手术方式,将3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治疗组15例在传统切开引流术的基础上,采用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在疼痛评分、肛门失禁评分、创口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及脓肿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管步高;王业皇;周芳平;蒋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肿止痛汤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水肿

    肛门疼痛、肛缘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采用院内制剂消肿止痛汤术后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60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

    作者:平丽红;惠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显示出了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现将中医学近几年来有关本病的治疗研究综述如下.1 UC的病因病机UC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澼”、“休息痢”、“便血”等病证范畴.《黄帝内经》中多见肠澼、便脓血等叙述与UC症状描述十分吻合.“肠澼”一证,杨上善《太素·调阴阳》云:“澼音僻,泄脓血也.”肠游不仅有便溏、水泻、久泻等症状,而且有便下脓血、里急后重等类似痢疾的症状.

    作者:那缤文;王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两种术式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该类混合痔65例(观察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5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平均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水肿发生例数、术后出血评分、术后尿潴留例数、疼痛评分、术后1年复发例数方面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可缩短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问及创口愈合时间,且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及术后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尿潴留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时可优先选择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

    作者:雒福东;代述东;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骶尾部藏毛窦15例治疗体会

    1995~2011年,我们收治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系青壮年男性,体胖多毛;年龄18~30岁,平均22.6岁;病程5个月至6年.其中9例因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反复肿痛破溃流脓就诊,6例在外院误诊为肛周脓肿或肛瘘而行多次切开引流术,多者有1例曾行5次切开引流术.窦口位于骶尾部后正中线即臀沟处,部分患者窦口内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外溢,窦口周围皮肤红肿或为炎性瘢痕组织.12例有1个外口,2例有2个外口,1例有3个外口.8例患者病灶中发现毛发,其中3例术前在窦口内发现,5例术中在窦腔内发现,余病例未发现毛发.触诊窦口周围组织变硬,或扪及条索状物,部分窦口内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直肠指检肛内未扪及条索状物或包块,探针检查未见内口,窦道不与肛门相通.骶尾部X光片检查未见异常.15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异物肉芽肿.

    作者:张林刚;韩军;罗伟;汪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36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后:(1)治疗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77.8%,治疗后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伴随症状等有所改善;(2)肛管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直肠大耐受量、肛管直肠反射阈值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满意,是一种无创、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韩玲玲;程卫东;孙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切内挂术治疗高位肛瘘135例

    我们采用外切内挂术治疗高位肛瘘患者1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55例;年龄11~53岁;病程1个月至11年.瘘管数目:1条95例,2条36例,3条4例.外口数目:1个105例,2个25例,3个5例.135例均为1个内口,瘘管均经过肛管直肠环.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或胸膝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或鞍麻.扩肛,进一步确定瘘管走行方向及内口位置,用美蓝液作瘘管染色,再用探针自外口沿瘘管走行方向轻柔探入,受阻后将探针变换方向直至顺利探入,将右手食指伸入肛内,在确定的内口处抵达探针头部,并从内口将探针从肛门外牵出.继续沿探针向内剖开瘘管达直肠腔处,切开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将橡皮筋从管道引出,钳夹备用.

    作者:侯立强;漫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的临床研究

    为了探讨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将64例行Dixon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32例和肠内外联合营养组(EN+ PN组)32例.术后早期即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EN+PN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PN组;术后第7天检测各项营养指标,EN+PN组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TLC)高于PN组(P<0.05).结果表明,直肠癌Dixon术后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是安全可行的,不但能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还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并且能降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孔维民;王吉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手术是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创口大多为开放或半开放式,且创面不易保持清洁,易导致部分患者创面愈合缓慢或迁延不愈.因此,促进肛肠疾病术后创口愈合,减少或消除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缩短愈合时间,是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现将近年来关于影响肛周创面愈合的因素及其防治分析如下.1 影响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

    作者:马波;李东平;雷彪;周仕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麻醉用于肛周手术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麻醉用于肛周手术的合适剂量及影响因素,将9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盐酸利多卡因7.5ml复合0.898%甲磺酸罗哌卡因7.5ml)和B组(2%盐酸利多卡因5ml复合0.898%甲磺酸罗哌卡因5ml),每组45例.结果显示,A组阻滞完善时间短于B组,骶管麻醉20min后麻醉平面高于B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B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P<0.05).两组大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直肠牵拉反应、术后排尿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麻醉20min后麻醉平面与局麻药剂量有关,与身高、体重无关.结果表明,盐酸利多卡因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骶管麻醉用于肛周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大为;赵长策;田小禹;陶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王业皇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经验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今介绍王业皇教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 重视内口的探查及处理绝大多数肛瘘是由于肛隐窝腺感染所致,肛隐窝及其腺管为肠内细菌沿括约肌间隙进入肛周疏松组织提供了门户和通道,因此术前准确寻找和术中正确处理肛瘘真正的内口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直肠指检:根据肛瘘的复杂程度和瘘管的大体走向,在直肠指诊时即可在肛内触及硬结或凹陷,有时可伴有压痛、酸胀等不适感,往往即为内口位置.

    作者:吴菊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概况

    儿童功能性腹痛(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FAP)是指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且与胃肠道功能异常无关或关系小大,病程超过3个月,但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的一种功能性疾病.该病中医学称为盘肠气痛、盘肠内吊、肠痛,属中医学“腹痛”、“气腹痛”范畴.其症状明显,病因隐匿,持续数月反复多次的发作,一般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使家长和患儿精神紧张焦虑,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给家庭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齐立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