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焊条捅伤致肛周脓肿1例

皮芳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28岁.因“肛旁包块伴疼痛3d”入院.患者3d前被电焊条捅伤肛门,出现肛旁包块、胀痛,自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d来肛旁包块增大,疼痛明显,于2014年8月25日以“肛周脓肿”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17/73 mmHg,精神差,食欲睡眠差.专科检查:膝胸卧位,2点位肛旁1 cm处可见外伤口,周围可及包块隆起,红肿、触痛明显,内口不明显,距肛缘约7 cm范围内未及占位性病变,指套无血染.肛周彩超示:肛周脓肿.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迈之灵对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迈之灵对痔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将4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口服迈之灵者为试验组,未服用迈之灵者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术后痔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组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迈之灵可降低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张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探讨

    为探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 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其中13例采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3例采用菱形皮瓣成型术,1例采用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就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手术时间为(56.31±16.6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7.15±1.57)d;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手术时间为4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4 d;菱形皮瓣成型术手术时间为(76.67±12.58)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8.67±2.52)d.随访6~3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术式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作者:周策;黄德铨;侯长城;杜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对比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痔核套扎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和肛门功能.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和肛管大收缩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套扎法治疗混合痔均具有确切的疗效,痔上黏膜套扎法在减轻患者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须海丰;龚建明;范建明;徐琴;顾俊;罗志渊;杜燕红;乔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肛窦炎13例

    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我科门诊通过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肛窦炎患者13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患者均参照《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其中男8例,女5例;病程3d至2个月.治疗方法:予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替硝唑栓,1 g×6枚/盒,国药准字H20055248;吲哚美辛栓0.1g×10枚/盒,国药准字H31020401.患者每晚睡前用开塞露2支行肠道准备后,肛内依次纳入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各1枚.6d为一疗程.

    作者:陈步强;常忠生;石伟;曹林峰;王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4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240例患者中,治愈236例(98.33%),术后引流不畅复发4例(1.67%).术后随访0.5~3年,患者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佳,可避免形成肛瘘后的二次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功能电离子机配合干扰素注射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尖锐湿疣75例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配合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和中药熏洗治疗肛门尖锐湿疣患者7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5例患者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17~68岁,平均37.5岁;病程6个月至3年;皮损形态: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突起,严重的绕肛周片状分布.

    作者:吴国平;杨光;肖寒;祝庆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

    混合痔常需手术治疗,术后易发生肛门疼痛、水肿、坠胀和瘙痒等并发症.复方黄柏液是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疮疡溃烂后创口感染的外用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去腐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能增强单核巨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长期单纯使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仍不尽理想.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混合痔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熏洗坐浴,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单纯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更有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培;彭雪松;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栓痔患者痔组织中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在血栓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选取我科住院的15例血栓痔患者作为试验组,15例非血栓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切除的痔组织进行匀浆提取组织液,并检测组织液中的一氧化氮及抗活性氧能力.结果显示,试验组痔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抗活性氧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血栓痔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痔血栓形成可能与一氧化氮、氧自由基水平失衡有关.

    作者:杨峰;易静;陈小岚;田萍;刘民生;马翔;盛光;徐敏;庄树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和肛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对比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肛裂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共观察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5~71岁;陈旧性肛裂3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需离断部分内括约肌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熊少明;严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例

    患者女,38岁.因“反复黏液血便半年”于2014年7月19日10时9分入院.半年前因“宫颈癌”于重庆“西南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诊断及手术名称不详),1个月后进行放化疗治疗,出现大便次数增多,3~5次/d,色黄不成形,时伴暗红色黏液(量少),便时无肿物脱出肛外,无腹痛、腹胀.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未行特殊处理.半个月前来铜仁市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行电子肛门镜检查,提示:1)混合痔;2)直肠炎.予“枫蓼肠胃康分散片3片/次,每天3次,口服”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兴勇;黄光华;杨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电焊条捅伤致肛周脓肿1例

    患者男,28岁.因“肛旁包块伴疼痛3d”入院.患者3d前被电焊条捅伤肛门,出现肛旁包块、胀痛,自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d来肛旁包块增大,疼痛明显,于2014年8月25日以“肛周脓肿”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17/73 mmHg,精神差,食欲睡眠差.专科检查:膝胸卧位,2点位肛旁1 cm处可见外伤口,周围可及包块隆起,红肿、触痛明显,内口不明显,距肛缘约7 cm范围内未及占位性病变,指套无血染.肛周彩超示:肛周脓肿.

    作者:皮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维超声对盆底结构改变所致排便障碍的机制研究

    为评估三维超声对盆底结构的诊断价值,探讨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及耻骨直肠角的大小与排便障碍之间相关性,选取60例经产妇排便障碍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已婚未育者(对照组),分别在静息期、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时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并对三维重建声像图进行分析,测量耻骨直肠肌3、6、9点位的厚度和耻骨直肠角的大小.结果显示,对照组测得耻骨直肠肌3、6、9点位的厚度在静息期分别为(6.02±0.51) mm、(5.53±0.72) mm和(5.73±0.61) mm,Valsalva动作时为(5.71±0.32) mm、(5.33±0.21) mm和(5.43士0.23)mm,缩肛动作时为(6.53±0.31) mm、(5.98±0.42) mm和(6.18±0.50)mm;观察组测得耻骨直肠肌3、6、9点位的厚度在静息期分别为(5.72±0.49) mm、(4.11±0.48) mm和(5.21±0.67) mm,Valsalva动作时为(5.44±0.37) mm、(3.89±0.32) mm和(4.99±0.51) mm,缩肛动作时为(5.93±0.32) mm、(4.28±0.37)mm和(5.53±0.45)mm.对照组耻骨直肠角在静息期、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不同状态下分别为(90.1±8.2)°、(99.5±7.8)°和(94.6±9.0)°;观察组分别为(74.6±9.8)°、(82.7±7.3)°和(79.3±8.7)°.与对照组相比,在静息期、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不同状态下,观察组耻骨直肠肌均变薄,耻骨直肠角均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果表明,三维超声能够很好地显示排便障碍患者盆底结构中耻骨直肠肌和耻骨直肠角的变化,反映耻骨直肠肌变薄和耻骨直肠角变小与排便障碍的相关性.

    作者:孔凡娟;孙洪军;王志民;张振;林鸿;王双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TST治疗,对照组行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原发性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牵拉反射及术后急便感、肛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与PPH相比,患者术后痛苦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秋安;方芳;罗运红;朱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赘皮残留、肛门狭窄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赘皮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衡;邢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肠外科教学方法

    肛肠疾病因发病在隐私部位、理论知识抽象、课堂教学时间短、临床实践机会少、易学难精等原因,使得肛肠疾病的教学有别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是新疆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心,同时作为新疆医科大学的附属和教学医院,承担着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见习、实习及疆内其他兄弟医院人员的进修及培训任务,现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肛肠疾病教学的特殊性,探讨肛肠疾病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与学习.

    作者:朱莉;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分段结扎术、肛门括约肌松解术联合(简称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和后遗症(肛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大方;于建云;张涛;程华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剥内扎联合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0例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外剥内扎联合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8岁;病程2~26年,平均12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腰腧穴麻醉.根据环状混合痔的内痔区痔核的自然分界分组进行处理,可分3~5个痔区进行外剥内扎.

    作者:袁可;余文芳;裴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并发腹膜后脓肿1例

    患者女,73岁.因“肛旁肿痛7d,加重3d”于2015年2月7日入院.入院证见:肛旁肿物隆起,红肿热痛明显,伴发高热(38.5℃),自觉左下腹轻度压痛,大便日行1~2次,质稀不成形,排出较畅,纳眠尚可,小便调.专科检查:骑伏位,肛周皮肤潮红,肛旁左侧皮肤漫肿,范围约9 cm×7 cm,皮色暗红,皮温较高,触之有波动感.肛内指诊示左前位齿状线区可及一凹陷,压之有痛感,左侧直肠黏膜饱满.因患者疼痛明显未行肛镜检查.

    作者:廉建峰;王立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本研究对比口服酚酞片和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64.5±2.2)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平均(65.5±1.8)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1.4±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蒋士新;张士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远外口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47岁.因“肛周肿痛3年,伴臀部肿痛及溢脓血水10 d”入院.患者左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溢脓血水,挤压后见脓液自肛内溢出.患者自诉3年前肛门右侧出现肿物,米粒样大小,起初疼痛较轻,一直以来未予特殊治疗,肿物无明显增大,排便通畅,未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入院查体:左侧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处肿起明显,如鸡蛋大小,按压后可见脓液自破溃处溢出,肛门9点位距肛缘约4 cm处可见另一肛瘘外口,局部溢脓血水,肛内指诊可探及直肠后位硬结,未行其他肛周相关性特殊检查.

    作者:严胜利;张爱奇;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