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探讨

周策;黄德铨;侯长城;杜勇军

关键词:藏毛窦, 骶尾部, 手术切除, 分层缝合, 疗效
摘要:为探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 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其中13例采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3例采用菱形皮瓣成型术,1例采用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就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手术时间为(56.31±16.6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7.15±1.57)d;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手术时间为4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4 d;菱形皮瓣成型术手术时间为(76.67±12.58)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8.67±2.52)d.随访6~3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术式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

    混合痔常需手术治疗,术后易发生肛门疼痛、水肿、坠胀和瘙痒等并发症.复方黄柏液是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疮疡溃烂后创口感染的外用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去腐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能增强单核巨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长期单纯使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仍不尽理想.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混合痔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熏洗坐浴,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单纯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更有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培;彭雪松;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例

    患者女,38岁.因“反复黏液血便半年”于2014年7月19日10时9分入院.半年前因“宫颈癌”于重庆“西南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诊断及手术名称不详),1个月后进行放化疗治疗,出现大便次数增多,3~5次/d,色黄不成形,时伴暗红色黏液(量少),便时无肿物脱出肛外,无腹痛、腹胀.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未行特殊处理.半个月前来铜仁市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行电子肛门镜检查,提示:1)混合痔;2)直肠炎.予“枫蓼肠胃康分散片3片/次,每天3次,口服”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兴勇;黄光华;杨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对比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痔核套扎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和肛门功能.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和肛管大收缩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套扎法治疗混合痔均具有确切的疗效,痔上黏膜套扎法在减轻患者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须海丰;龚建明;范建明;徐琴;顾俊;罗志渊;杜燕红;乔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4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240例患者中,治愈236例(98.33%),术后引流不畅复发4例(1.67%).术后随访0.5~3年,患者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佳,可避免形成肛瘘后的二次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为探讨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357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9例)和对照组(178例),治疗组换药时应用银黄止痛膏外敷,对照组换药时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对比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换药后5 min和30 min VAS评分、换药后30 min VAS评分减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用药过程中均无皮肤过敏、湿疹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应用银黄止痛膏镇痛效果满意,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而且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基于虚挂线理论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疗效,将4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脓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勒割挂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肛门Wexner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基于虚挂线理论的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翔;钱海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门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疗法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肛门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将2012~2014年于我科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肛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多模式镇痛(术前1h肌肉注射曲马多注射液或哌替啶注射液,术中肛周深部间隙注射利多卡因麻醉,术毕创面注射长效镇痛剂,术后中药液熏洗、穴位埋针、耳穴贴压),对照组按照传统疗法(术前不使用镇痛剂,术中局部麻醉,术毕创面注射长效镇痛剂,术后中药液熏洗)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导尿率、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导尿率和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疗法相比,肛门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雷;范维聪;李韵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杨向东教授“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学术思想总结

    晚期结直肠癌是指出现远处转移,且转移分布于至少1个器官/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等)或出现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目前,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寻求中医治疗.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杨向东教授运用“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杨向东教授,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武晓海;窦帅;屈景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剥内扎联合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0例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们采用外剥内扎联合断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平均45.8岁;病程2~26年,平均12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腰腧穴麻醉.根据环状混合痔的内痔区痔核的自然分界分组进行处理,可分3~5个痔区进行外剥内扎.

    作者:袁可;余文芳;裴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治现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以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其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以20~50岁多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其常因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而形成肛瘘.若不根治或处理不当,即成肛瘘而经久不愈.脓肿为感染的急性期,肛瘘为感染的慢性期或静止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必须对肛周脓肿有一全面的认识,下面就其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伟;韩恩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肠外科教学方法

    肛肠疾病因发病在隐私部位、理论知识抽象、课堂教学时间短、临床实践机会少、易学难精等原因,使得肛肠疾病的教学有别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是新疆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心,同时作为新疆医科大学的附属和教学医院,承担着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见习、实习及疆内其他兄弟医院人员的进修及培训任务,现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肛肠疾病教学的特殊性,探讨肛肠疾病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与学习.

    作者:朱莉;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6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对我院采用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治愈5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5.0%(57/60).无需要外科处理并发症.其创面愈合时间为3~7 d,平均(4.0±1.1)d.随访1年,复发3例(5.0%).结果表明,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孙德礼;桂清民;孔祥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和肛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对比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肛裂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共观察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5~71岁;陈旧性肛裂3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需离断部分内括约肌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熊少明;严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回顾156例环状混合痔术后1~3 d肛缘水肿的患者资料,其中80例予以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76例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3d和7d时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3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76/80),对照组为57.9%(44/76).治疗7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79/80),对照组为75.0%(57/76).两组治疗3d和7d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洋洋;王东海;畅国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分段结扎术、肛门括约肌松解术联合(简称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和后遗症(肛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大方;于建云;张涛;程华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核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吻合器痔核环切术(CS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肛肠外科住院的2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CSH治疗,即应用痔吻合器做双荷包,第一个荷包做在齿状线处,第二个荷包做在齿状线上方1~1.5 cm的直肠黏膜处,手术切除痔核及直肠下端的黏膜,将远端留下的肛垫同近端直肠黏膜吻合.手术同时完成了痔的切除、悬吊、固定及血流阻断.结果显示,本组29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并发症:疼痛218例(75.17%),肛门下坠感75例(25.86%),轻度肛门失禁52例(17.93%),上述并发症在1周左右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5~36个月,成功随访240例(82.76%),复发3例(1.25%)(痔脱出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Ⅰ度排便失禁1例,不影响正常生活.结果表明,CSH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叶云奎;蔡锚;金纯;徐永强;胡万乐;卢敏;郑晨果;严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探讨

    为探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 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其中13例采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3例采用菱形皮瓣成型术,1例采用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就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手术时间为(56.31±16.6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7.15±1.57)d;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手术时间为4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4 d;菱形皮瓣成型术手术时间为(76.67±12.58)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8.67±2.52)d.随访6~3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术式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作者:周策;黄德铨;侯长城;杜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本研究对比口服酚酞片和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64.5±2.2)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平均(65.5±1.8)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1.4±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蒋士新;张士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于硬和(或)排便困难.病程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便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引起慢性便秘的病因很多,根据病因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原因所致便秘,其中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复杂,多由排便反射过程受到干扰所致.

    作者:祝琦;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聚桂醇注射术与内痔结扎术治疗轻中度内痔的疗效比较

    为比较聚桂醇注射术与内痔结扎术治疗轻、中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将62例轻、中度内痔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聚桂醇注射术治疗(观察组,32例),一组予以内痔结扎术治疗(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尿潴留、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93.75%(30/32),总有效率为100%(32/32);对照组治愈率为96.67%(29/30),总有效率为100%(30/3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潴留、肛缘水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肛门坠胀、疼痛情况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聚桂醇注射术与内痔结扎术治疗轻、中度内痔临床疗效相当,但聚桂醇注射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进广;文强;王猛;陈娟;吕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