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

袁洋洋;王东海;畅国旗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术后, 肛缘水肿, 局部封闭, 红光照射
摘要:为探讨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回顾156例环状混合痔术后1~3 d肛缘水肿的患者资料,其中80例予以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76例予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3d和7d时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3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76/80),对照组为57.9%(44/76).治疗7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79/80),对照组为75.0%(57/76).两组治疗3d和7d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局部封闭配合红光照射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患者女,47岁.2014年1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肛旁肿物,胀痛不明显,无恶寒、发热,自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无效,胀痛渐渐加重.2月4日行肛周彩超,肛周探及一4.3 cm×2.6 cm的肿块,未予治疗.此后肛旁肿块明显增大,疼痛难忍,于2月7日来我科就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证见:肛旁肿块,胀痛剧烈,无恶寒、发热.大便欠通畅,小便困难.纳差,寐欠安.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温36.5℃,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100 mmHg.

    作者:邹海斌;杨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国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状况调查

    为了解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肛肠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预防、保健和治疗肛肠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按经济水平在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层抽样,每个行政区选取两个地级市,入户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 7.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共调查68 906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34 522人报告患有肛肠疾病,患病率为50.10%,其中98.08%患有痔病.城市居民患病率(51.14%)比农村居民(48.39%)高.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先升高后略有降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人群患病率高(51.39%),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48.55%).不同就业状况人群中,在校学生患病率低(38.79%);司机患病率(67.23%)高于其他职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发现生活较紧张、不规律、睡眠不足、工作环境高温高湿、蔬菜水果摄人较少、喜食辛辣食物、吸烟以及饮酒者肛肠疾病患病率较高.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肛肠疾病尤其痔病患病率较高,肛肠疾病的发生与年龄、工作、生活、饮食等密切相关.

    作者:陈平;田振国;周璐;韩宝;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迈之灵对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迈之灵对痔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将4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口服迈之灵者为试验组,未服用迈之灵者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术后痔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组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迈之灵可降低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张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远外口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47岁.因“肛周肿痛3年,伴臀部肿痛及溢脓血水10 d”入院.患者左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溢脓血水,挤压后见脓液自肛内溢出.患者自诉3年前肛门右侧出现肿物,米粒样大小,起初疼痛较轻,一直以来未予特殊治疗,肿物无明显增大,排便通畅,未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入院查体:左侧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处肿起明显,如鸡蛋大小,按压后可见脓液自破溃处溢出,肛门9点位距肛缘约4 cm处可见另一肛瘘外口,局部溢脓血水,肛内指诊可探及直肠后位硬结,未行其他肛周相关性特殊检查.

    作者:严胜利;张爱奇;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和肛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对比后位滑动皮瓣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与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混合痔、肛裂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共观察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5~71岁;陈旧性肛裂30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需离断部分内括约肌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熊少明;严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肛窦炎13例

    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我科门诊通过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肛窦炎患者13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患者均参照《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其中男8例,女5例;病程3d至2个月.治疗方法:予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纳肛.替硝唑栓,1 g×6枚/盒,国药准字H20055248;吲哚美辛栓0.1g×10枚/盒,国药准字H31020401.患者每晚睡前用开塞露2支行肠道准备后,肛内依次纳入替硝唑栓和吲哚美辛栓各1枚.6d为一疗程.

    作者:陈步强;常忠生;石伟;曹林峰;王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TST治疗,对照组行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原发性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牵拉反射及术后急便感、肛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与PPH相比,患者术后痛苦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秋安;方芳;罗运红;朱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口服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本研究对比口服酚酞片和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62~79岁,平均(64.5±2.2)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1.2±0.5)年.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平均(65.5±1.8)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1.4±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蒋士新;张士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治现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以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其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以20~50岁多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其常因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而形成肛瘘.若不根治或处理不当,即成肛瘘而经久不愈.脓肿为感染的急性期,肛瘘为感染的慢性期或静止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必须对肛周脓肿有一全面的认识,下面就其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伟;韩恩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探讨

    为探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 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其中13例采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3例采用菱形皮瓣成型术,1例采用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就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手术时间为(56.31±16.6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7.15±1.57)d;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手术时间为4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4 d;菱形皮瓣成型术手术时间为(76.67±12.58)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8.67±2.52)d.随访6~3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术式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作者:周策;黄德铨;侯长城;杜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并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30例

    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科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并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为经产妇,年龄40~65岁,平均47.6岁;病程5~32年,平均18.5年.直肠指诊示直肠前壁的薄弱区呈疝囊向阴道后壁膨出,且感直肠下段黏膜松弛堆积.排粪造影证实为直肠黏膜脱垂并Ⅱ度以上直肠前突.结肠传输试验证实为出口梗阻型便秘.

    作者:林正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4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240例患者中,治愈236例(98.33%),术后引流不畅复发4例(1.67%).术后随访0.5~3年,患者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佳,可避免形成肛瘘后的二次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于硬和(或)排便困难.病程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便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引起慢性便秘的病因很多,根据病因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原因所致便秘,其中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复杂,多由排便反射过程受到干扰所致.

    作者:祝琦;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功能电离子机配合干扰素注射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尖锐湿疣75例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配合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和中药熏洗治疗肛门尖锐湿疣患者7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5例患者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17~68岁,平均37.5岁;病程6个月至3年;皮损形态: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突起,严重的绕肛周片状分布.

    作者:吴国平;杨光;肖寒;祝庆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6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对我院采用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的60例肛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治愈5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5.0%(57/60).无需要外科处理并发症.其创面愈合时间为3~7 d,平均(4.0±1.1)d.随访1年,复发3例(5.0%).结果表明,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闭合切断术治疗肛裂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孙德礼;桂清民;孔祥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肠外科教学方法

    肛肠疾病因发病在隐私部位、理论知识抽象、课堂教学时间短、临床实践机会少、易学难精等原因,使得肛肠疾病的教学有别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是新疆肛肠疾病的治疗中心,同时作为新疆医科大学的附属和教学医院,承担着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见习、实习及疆内其他兄弟医院人员的进修及培训任务,现根据本地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肛肠疾病教学的特殊性,探讨肛肠疾病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与学习.

    作者:朱莉;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为探讨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357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9例)和对照组(178例),治疗组换药时应用银黄止痛膏外敷,对照组换药时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对比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换药后5 min和30 min VAS评分、换药后30 min VAS评分减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用药过程中均无皮肤过敏、湿疹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应用银黄止痛膏镇痛效果满意,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而且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1例

    患者女,38岁.因“反复黏液血便半年”于2014年7月19日10时9分入院.半年前因“宫颈癌”于重庆“西南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诊断及手术名称不详),1个月后进行放化疗治疗,出现大便次数增多,3~5次/d,色黄不成形,时伴暗红色黏液(量少),便时无肿物脱出肛外,无腹痛、腹胀.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均未行特殊处理.半个月前来铜仁市人民医院肛肠科门诊行电子肛门镜检查,提示:1)混合痔;2)直肠炎.予“枫蓼肠胃康分散片3片/次,每天3次,口服”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兴勇;黄光华;杨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杨向东教授“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学术思想总结

    晚期结直肠癌是指出现远处转移,且转移分布于至少1个器官/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等)或出现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目前,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寻求中医治疗.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杨向东教授运用“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杨向东教授,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武晓海;窦帅;屈景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基于虚挂线理论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疗效,将4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脓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勒割挂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肛门Wexner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基于虚挂线理论的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翔;钱海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