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痔患者痔组织中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杨峰;易静;陈小岚;田萍;刘民生;马翔;盛光;徐敏;庄树彤

关键词:痔, 血栓, 一氧化氮, 氧自由基
摘要:为探讨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在血栓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选取我科住院的15例血栓痔患者作为试验组,15例非血栓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切除的痔组织进行匀浆提取组织液,并检测组织液中的一氧化氮及抗活性氧能力.结果显示,试验组痔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抗活性氧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血栓痔组织中,一氧化氮水平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痔血栓形成可能与一氧化氮、氧自由基水平失衡有关.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超远外口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47岁.因“肛周肿痛3年,伴臀部肿痛及溢脓血水10 d”入院.患者左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溢脓血水,挤压后见脓液自肛内溢出.患者自诉3年前肛门右侧出现肿物,米粒样大小,起初疼痛较轻,一直以来未予特殊治疗,肿物无明显增大,排便通畅,未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入院查体:左侧髋关节外侧皮肤破溃处肿起明显,如鸡蛋大小,按压后可见脓液自破溃处溢出,肛门9点位距肛缘约4 cm处可见另一肛瘘外口,局部溢脓血水,肛内指诊可探及直肠后位硬结,未行其他肛周相关性特殊检查.

    作者:严胜利;张爱奇;王军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探讨

    为探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回顾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 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资料,其中13例采用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3例采用菱形皮瓣成型术,1例采用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就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手术时间为(56.31±16.6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7.15±1.57)d;减张缝合敞开引流术手术时间为45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84 d;菱形皮瓣成型术手术时间为(76.67±12.58) min,创口愈合时间为(18.67±2.52)d.随访6~38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分层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术式简单、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临床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作者:周策;黄德铨;侯长城;杜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4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240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240例患者中,治愈236例(98.33%),术后引流不畅复发4例(1.67%).术后随访0.5~3年,患者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佳,可避免形成肛瘘后的二次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痔上黏膜套扎术(RPH)、分段结扎术、肛门括约肌松解术联合(简称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和后遗症(肛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大方;于建云;张涛;程华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并发腹膜后脓肿1例

    患者女,73岁.因“肛旁肿痛7d,加重3d”于2015年2月7日入院.入院证见:肛旁肿物隆起,红肿热痛明显,伴发高热(38.5℃),自觉左下腹轻度压痛,大便日行1~2次,质稀不成形,排出较畅,纳眠尚可,小便调.专科检查:骑伏位,肛周皮肤潮红,肛旁左侧皮肤漫肿,范围约9 cm×7 cm,皮色暗红,皮温较高,触之有波动感.肛内指诊示左前位齿状线区可及一凹陷,压之有痛感,左侧直肠黏膜饱满.因患者疼痛明显未行肛镜检查.

    作者:廉建峰;王立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基于虚挂线理论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的疗效,将4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脓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齿状线下脓腔切开、齿状线上勒割挂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肛门功能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肛门Wexner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基于虚挂线理论的腔内悬吊挂线引流法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疗效确切,创面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翔;钱海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

    混合痔常需手术治疗,术后易发生肛门疼痛、水肿、坠胀和瘙痒等并发症.复方黄柏液是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疮疡溃烂后创口感染的外用洗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去腐和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能增强单核巨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长期单纯使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仍不尽理想.笔者临床观察发现,混合痔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配合芒硝熏洗坐浴,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单纯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更有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培;彭雪松;王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于硬和(或)排便困难.病程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便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引起慢性便秘的病因很多,根据病因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原因所致便秘,其中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复杂,多由排便反射过程受到干扰所致.

    作者:祝琦;贺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治现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指以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的脓肿.其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以20~50岁多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其常因自然溃破或单纯排脓而形成肛瘘.若不根治或处理不当,即成肛瘘而经久不愈.脓肿为感染的急性期,肛瘘为感染的慢性期或静止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必须对肛周脓肿有一全面的认识,下面就其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伟伟;韩恩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TST治疗,对照组行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缘水肿、尿潴留、原发性出血、肛门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牵拉反射及术后急便感、肛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与PPH相比,患者术后痛苦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秋安;方芳;罗运红;朱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国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状况调查

    为了解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肛肠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预防、保健和治疗肛肠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按经济水平在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层抽样,每个行政区选取两个地级市,入户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 7.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共调查68 906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34 522人报告患有肛肠疾病,患病率为50.10%,其中98.08%患有痔病.城市居民患病率(51.14%)比农村居民(48.39%)高.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先升高后略有降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高中或中专文化水平的人群患病率高(51.39%),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48.55%).不同就业状况人群中,在校学生患病率低(38.79%);司机患病率(67.23%)高于其他职业.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发现生活较紧张、不规律、睡眠不足、工作环境高温高湿、蔬菜水果摄人较少、喜食辛辣食物、吸烟以及饮酒者肛肠疾病患病率较高.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肛肠疾病尤其痔病患病率较高,肛肠疾病的发生与年龄、工作、生活、饮食等密切相关.

    作者:陈平;田振国;周璐;韩宝;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吻合器痔核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吻合器痔核环切术(CS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肛肠外科住院的2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CSH治疗,即应用痔吻合器做双荷包,第一个荷包做在齿状线处,第二个荷包做在齿状线上方1~1.5 cm的直肠黏膜处,手术切除痔核及直肠下端的黏膜,将远端留下的肛垫同近端直肠黏膜吻合.手术同时完成了痔的切除、悬吊、固定及血流阻断.结果显示,本组29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并发症:疼痛218例(75.17%),肛门下坠感75例(25.86%),轻度肛门失禁52例(17.93%),上述并发症在1周左右逐渐好转.术后随访15~36个月,成功随访240例(82.76%),复发3例(1.25%)(痔脱出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Ⅰ度排便失禁1例,不影响正常生活.结果表明,CSH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简单、近远期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叶云奎;蔡锚;金纯;徐永强;胡万乐;卢敏;郑晨果;严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对比分析

    为对比痔上黏膜套扎法和痔核套扎法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痔核套扎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和肛门功能.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和肛管大收缩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套扎法治疗混合痔均具有确切的疗效,痔上黏膜套扎法在减轻患者术后肛门坠胀感、疼痛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须海丰;龚建明;范建明;徐琴;顾俊;罗志渊;杜燕红;乔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

    为探讨银黄止痛膏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357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9例)和对照组(178例),治疗组换药时应用银黄止痛膏外敷,对照组换药时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敷.对比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换药后5 min和30 min VAS评分、换药后30 min VAS评分减少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用药过程中均无皮肤过敏、湿疹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应用银黄止痛膏镇痛效果满意,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而且安全性高,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四黄痔疮膏对大鼠痔相近模型局部炎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为观察四黄痔疮膏对大鼠痔相近模型局部炎症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四黄痔疮膏对大鼠痔急性发作相近模型的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肛门外周注射冰醋酸法制作大鼠痔急性发作相近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局部症状评分以判定造模是否成功,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符合急性炎症病理改变;造模后连续给药7d,于给药后2、4、7d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局部红肿、炎性渗出及溃疡面积,判断药物的抗感染、促溃疡愈合作用,并将四黄痔疮膏组与基质组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进行比较;于第8天观察后处死大鼠,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对动物模型病理学改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给药后四黄痔疮膏组改善局部症状的作用与基质组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表明,四黄痔疮膏能显著改善大鼠痔相近模型的局部症状,改善其病理学改变,具有抗感染、促愈作用.

    作者:徐进;宫毅;杨阳;张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杨向东教授“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学术思想总结

    晚期结直肠癌是指出现远处转移,且转移分布于至少1个器官/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等)或出现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目前,越来越多的此类患者寻求中医治疗.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杨向东教授运用“固本解毒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师从杨向东教授,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武晓海;窦帅;屈景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患者女,47岁.2014年1月3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肛旁肿物,胀痛不明显,无恶寒、发热,自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无效,胀痛渐渐加重.2月4日行肛周彩超,肛周探及一4.3 cm×2.6 cm的肿块,未予治疗.此后肛旁肿块明显增大,疼痛难忍,于2月7日来我科就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证见:肛旁肿块,胀痛剧烈,无恶寒、发热.大便欠通畅,小便困难.纳差,寐欠安.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温36.5℃,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100 mmHg.

    作者:邹海斌;杨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赘皮残留、肛门狭窄发生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PH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赘皮残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衡;邢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迈之灵对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迈之灵对痔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将40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口服迈之灵者为试验组,未服用迈之灵者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术后痔组织标本,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组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迈之灵可降低痔组织中MMP-9、VEGF mRNA表达.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张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电焊条捅伤致肛周脓肿1例

    患者男,28岁.因“肛旁包块伴疼痛3d”入院.患者3d前被电焊条捅伤肛门,出现肛旁包块、胀痛,自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d来肛旁包块增大,疼痛明显,于2014年8月25日以“肛周脓肿”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6次/min,血压117/73 mmHg,精神差,食欲睡眠差.专科检查:膝胸卧位,2点位肛旁1 cm处可见外伤口,周围可及包块隆起,红肿、触痛明显,内口不明显,距肛缘约7 cm范围内未及占位性病变,指套无血染.肛周彩超示:肛周脓肿.

    作者:皮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