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凯伦;孙洪军;王志民;张振;林鸿
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笔者将复方黄柏液联合云南白药粉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肛周脓肿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1岁,平均40.1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4~68岁,平均38.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佳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探讨多模式镇痛措施干预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将6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术后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镇痛措施.在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评分(4.17±0.84)显著低于对照组(5.33±1.04)干预后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果表明,对肛肠病手术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干预措施能减轻疼痛程度,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景军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研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癌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将127例DukesB期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行Miles术24例,Dixon术38例;研究组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PANP+ TME),Miles术28例,Dixon术3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及性功能.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排尿障碍和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较好保留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排尿和性功能.
作者:曾涛;唐春蓉;何钱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2008年2月至2014年5月,笔者采用地奥司明口服联合黄连膏外敷治疗急性嵌顿痔患者12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6例,女52例;年龄21~78岁,平均58岁;病程10个月至32年,平均12.5年.嵌顿时间平均2d.其中环状痔嵌顿、肛缘水肿59例,单个内痔脱垂嵌顿、肛缘局部水肿69例.治疗方法:若能还纳痔核先还纳痔核,不能还纳者不强行还纳.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们采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肠壁肌层折叠缝合加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治疗直肠脱垂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直肠脱垂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63岁,其中35~45岁8例,46~63岁15例.均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脱出长度5~15 cm,平均10 cm.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作者:白东初;刘国栋;陈事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切开引流内口封闭治疗高位肛周脓肿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5~41岁,平均33岁.其中坐骨直肠窝脓肿16例,直肠后间隙脓肿3例,蹄铁型脓肿1例.治疗方法:骶管麻醉,患者取截石位.于脓肿波动处或局部压痛明显处,用肛肠综合治疗仪高频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2.0 cm,切开至脓腔,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探查脓腔,将右手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左手持探针伸入脓腔,探及内口,探针由内口探出.用高频电刀于内口探针周围黏膜层电切一周,用5-0可吸收线,沿探针(距探针约0.4cm)做黏膜下环形荷包缝合,撤出探针,结扎缝线.
作者:汪守文;腾利秀;张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观察结肠水疗在肛肠疾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有手术指征的肛肠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结肠水疗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纳肛术前清洁肠道,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结肠水疗进行肛肠疾病术前肠道准备清洁良好,安全舒适.
作者:陈丽;李蕾;付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检测盆底裂孔改变对诊断盆底性排便障碍的价值,本研究选取60例女性盆底性排便障碍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应用三维超声测量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和缩肛动作状态下盆底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周径及面积,并分析盆底裂孔改变和排便障碍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状态下,两组盆底裂孔前后径、盆底裂孔左右径、盆底裂孔周径、盆底裂孔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盆底性排便障碍者盆底裂孔前后径、盆底裂孔左右径、盆底裂孔周径、盆底裂孔面积明显改变.三维超声可准确评估盆底结构的改变,对盆底性排便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柳凯伦;孙洪军;王志民;张振;林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探讨分析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在痔病TS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使用QLQ-C30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收集获得痔病TS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利用克朗巴赫系数、相关系数、探索性因子分析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患者近、远期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显示,QLQ-C30量表各项目的克朗巴赫系数值均在0.700以上,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695以上,提取的公因子及各条目在公因子上的大载荷值分布与问卷结构相一致.性别、年龄、术后护理状况对TS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QLQ-C30量表评价TST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还可利用QLQ-C30量表分析获得不同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保障痔TST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贵鑫;张翔;唐连君;赵海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观察手术联合归脾汤加减及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治疗混合痔伴贫血的临床疗效,将46例混合痔伴贫血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组术后口服归脾汤加减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3周、4周、6周、8周对用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蛋白及中医症状积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中医症状积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手术联合归脾汤加减及琥珀酸亚铁片口服治疗混合痔可明显改善混合痔伴贫血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并有效纠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
作者:蒋进广;文强;陈娟;王猛;吕梅;刘福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22岁.2年前因Ⅲ度直肠脱垂行直肠黏膜点状消痔灵注射及直肠周围注射术加肛门成形术.术后8个月直肠再次脱出,脱出长度较前缩短,脱出长度约4 cm.于2015年3月30日人我院再次行直肠黏膜及肛周消痔灵注射治疗.腰麻成功后,直肠指诊直肠黏膜壅堵感,质稍硬.扩肛检查,见高位直肠黏膜松弛呈叠瓦状,尤以前壁为重.
作者:余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观察P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对45例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PPH加聚桂醇注射治疗,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本组治愈41例(91.1%),显效3例(6.7%),有效1例(2.2%),治愈率91.1%,有效率100%.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35 min.住院时间5~10 d,平均7.5d.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术后无尿潴留和大出血发生,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以及肛门不适感表现轻微,患者均能耐受.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门畸形、肛门溢液、肠穿孔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PPH加聚桂醇注射术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安全,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詹艺;张晓林;贾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例患者均为女性,1例年龄36岁,1例57岁.肛门指诊:1例距肛门约3.5cm直肠右后壁可及1.5 cm×1.5 cm溃疡;1例距肛门4.0 cm直肠前壁可及1.1 cm×1.1 cm溃疡.通过肛门指诊、电子结肠镜检查、取组织病理检查明确孤立性溃疡诊断.
作者:海燕;王占华;乌荣格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间歇手指扩肛术治疗早期医源性肛门狭窄患者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男2例,女18例;年龄24~67岁,平均45.7岁;病程0.5~3个月.19例均有痔手术史,其中传统痔切扎术12例,激光切除术5例,消痔灵注射术2例;Croh病肛管溃疡伴肛门狭窄1例.中度肛门狭窄14例,重度肛门狭窄6例.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低位切除高位T管引流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瘘患者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6例;年龄33~68岁;病程<1年17例,1~5年9例.治疗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硬膜外麻醉.结合直肠指诊、圆头银质探针检查,PPH半叶肛镜检查,亚甲蓝双氧水混合液染色及挤压试验等,确定内口位置,主管道及支管走向,判定瘘管与肛门括约肌关系.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68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西药口服结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孟林;谢守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观察结肠水疗在肠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利用结肠水疗对180例患者行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评价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180例患者中符合肠道清洁准备达到1级或2级者167例占92.7%,可接受该项肠道清洁方法者177例占98.4%.结果表明,结肠水疗在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方面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魏会玉;刘海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我们将自制黄连素软膏用于治疗嵌顿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嵌顿性混合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6~63岁,平均(46.23±1i.10)岁;嵌顿时间4~48 h,平均(20.57±15.55)h.对照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6.93±12.28)岁;嵌顿时间3~46 h,平均(19.80±13.20)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孔维民;郭红平;王吉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为探讨黛力新口服联合心理干预对肛门直肠神经症的治疗作用,将120例肛门直肠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黛力新组、心理干预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治疗,黛力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口服及心理干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4组的疗效.结果显示,黛力新组及心理干预组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黛力新组及心理干预组的整体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高(P<0.05),而联合组的疗效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肛门直肠神经症的精神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祝丽丽;汤善国;朱家明;韩爱民;刘绪轩;徐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PPH双吻合加直肠周围间隙高位注射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8~78岁,平均71岁;病程5~30年,平均14年.直肠脱垂长度均超过6 cm,其中Ⅱ度脱垂6例,Ⅲ度脱垂9例.常规行电子肠镜检查排除大肠肿瘤.治疗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骶管麻醉,取截石位.
作者:孙卫东;杨寅熙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