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2例

李日东;蒋喜凤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应用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重要疾病,重症患儿预后不佳.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早期新生儿硬肿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2例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重要疾病,重症患儿预后不佳.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早期新生儿硬肿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回顾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日东;蒋喜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壮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壮医药是壮族及其先民千百年来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而形成的科学文化结晶.具有2 5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的壮医药,经过近20年全面系统的发掘整理,已成为我国民族医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者:黄汉儒;梁启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董少龙教授治疗中风病经验

    董少龙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西中医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者:窦维华;徐姗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蛋白非酶糖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蛋白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对正常和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生理盐水和脂糖舒(1g/kg和2g/kg)12周,每隔3周定期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果糖胺和血糖的含量,计算两种指标含量的降低百分率.结果:脂糖舒两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含量(P《0.01或P《0.05),且呈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论:脂糖舒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蛋白非酶糖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力随剂量增加及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舒思洁;舒慧;刘彤云;闵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地菍的生药学研究

    地菍又名山地菍、地葡萄、金头石榴、铺地菍、落地菍、地茄等.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全草[1].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福建、贵州、广西等地区,在酸性土壤的山坡矮草丛中多见,是广西各民族常用的草药.其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等功效.

    作者:谢丽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睛明穴的定位与针灸法考

    睛明又名泪空、泪腔、目内眦,常用于治疗各种眼疾、急性腰扭伤、面瘫目闭不能等.对于其定位,历代医家所述有所不同.现根据所掌握的文献,作一粗略考证,并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吴新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拟活血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活血解郁汤口服,对照组予阿米替林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8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u=2.09,P《0.05),其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活血解郁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满意,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李志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化脓洗剂治疗黄水疮238例

    目的:观察化脓洗剂治疗黄水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脓洗剂对黄水疮病例进行浸洗,并与用高锰酸钾溶液治疗者作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238例中,痊愈153例,好转8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2例,痊愈13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64.52%.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化脓洗剂治疗黄水疮有较显著疗效.

    作者:宋广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血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血宁胶囊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中医辨证属脾虚不摄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48例给予口服经血宁胶囊,每次2粒,1日4次;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1日4次.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止血愈显率分别为95.83%和94.44%,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Ridit分析,u=0.27,P》0.05);两组治疗前后出血伴随症状心悸、乏力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大便潜血平均阴转时间分别为3.50±1.24天和3.57±1.36天(P》0.05).结论:经血宁胶囊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作者:方显明;唐友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李锡光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吾师李锡光教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广西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从医39年,学验俱丰.本人作为其研究生,随师临证学习,受益良多,现就其门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朱智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交泰丸方加味治疗复发性顽固性口疮32例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以及口味的改变,复发性口疮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中不少患者更是病情连年不断,痛苦不堪.自2000-2003年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交泰丸方加味内服,细辛煎水含漱治疗此类患者3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鲜品水半夏和水半夏药材中氨基酸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水半夏中氨基酸的成分.方法:用L-88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鲜品水半夏和水半夏药材进行氨基酸成分的分析,并对水半夏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共鉴定出17种氨基酸成分,鲜品水半夏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18mg/100g,水解氨基酸总量为7 750mg/100g;水半夏药材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72.5mg/100g,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2 070mg/100g.结论:水半夏中氨基酸主要以结合状态存在.

    作者:刘布鸣;梁凯妮;黄平;莫建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广西匙羹藤茎化学鉴别的初步研究

    目的:考察广西匙羹藤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对广西匙羹藤茎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鉴别.结果:检验项目中的糖及多糖、皂苷、鞣质、三萜类等项均出现正反应现象,其余项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广西匙羹藤茎可能含有皂苷、三萜、鞣质、糖及多糖等成分.

    作者:甄汉深;黄慧学;李耀华;梁洁;蒙其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用自拟止吐方防治胃癌化疗呕吐反应15例

    化疗常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其中尤以呕吐为严重,给化疗患者造成很大痛苦,重者被迫放弃化疗.1997年3月-2002年10月,笔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吐方防治胃癌化疗引起的呕吐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治疗近况

    输卵管阻塞多因炎性病变反复发作,使局部组织充血、增生、疤痕形成或盆腔术后附件粘连所致.是不孕症常见原因之一,占女性不孕症的30%以上[1].西医治疗此病以输卵管通液为主,但疗效不稳定,手术治疗后妊娠率低,体外受精的胚胎移植受技术限制未能普及.中医治疗此病方法多样,目前已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凌春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LAK细胞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的常见病.为促进愈合,减少复发,笔者近年来运用LAK(1ymphokine activated kill)细胞静脉滴注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UC 30例,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12例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不规则的一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发作时先发生在眼轮匝肌,逐渐散到面部口角肌肉,痉挛初为间歇性,继后可能为频繁痉挛,在情绪紧张,疲劳等情况下加剧,多见于中年女性,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1].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001年10月-2003年4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光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血宁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血宁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药物流产后7天阴道出血未止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给予经血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4次,7天为1个疗程.空白组不用药,观察自然止血的时间.观察疗程结束后三组尿HCG转阴的人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90%,空白组50%,治疗组、对照组疗效优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阴道血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尿HGG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88%,P》0.05),但与空白组(4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血宁胶囊具有祛瘀止血之功效,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林;李莉;杨美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大将逐瘀汤加味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腹胀痛40例

    笔者从1992-2002年对胸腰椎骨折并便秘腹胀痛者,采用大将逐瘀汤加味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医肝郁证的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医药学的研究已经完全突破了长期以来以经典校注、引证发挥和临床诊治观察为主的传统模式,即中医传统的非实证研究方法.

    作者:覃菁;徐建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