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20例

宫照江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 活血化瘀法, 中医药疗法
摘要: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急诊住院病例,其中男性 15例,女性 5例,年龄大的 80岁,小的 4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中的中风诊断标准. 1.2 出血部位左基底节区 4例,右基底节区 5例,丘脑区 3例,颞叶区 2例,左额叶区 1例,内囊区 2例,外囊 2例,脑干 1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安栓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80例

    们于 1999年 9月~2000年 10月,对 80例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广东丽珠中药厂研制的前列安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原;郑德全;傅岳武;李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骨伤科便秘患者的辨证调护

    便秘是骨伤科常见的伴发病症,它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病情恢复,中医学对便秘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2000年在我科住院的骨伤患者中有 86例发生便秘,经合理辨证施护,均在 1~3天内解除便秘. 现将辨证施护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柯家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日本应用柴苓汤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概况

    柴苓汤为<伤寒论> 中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近年来日本用该方治疗妇产科疾病报道颇多,疗效显著. 现主要就 1992年以来 < 国外医学 @ 中医中药分册 > 刊登的日本应用柴苓汤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罗文;张艳;刘钧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李锡光教授治疗胸痹特色撮要

    李锡光教授,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审评委员,广西中医内科学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有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胸痹的发病机理有着独到的见解;精通心电图知识,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更能融汇中西. 笔者从师近 3年,收获颇丰. 兹就李老师治疗冠心病的临证特色作如下撮要.

    作者:张振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癌性骨痛32例

    笔者自 1998年 6月~2001年 6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癌性骨痛患者 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洪波;肖跃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附桂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40例

    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治愈率较高,但也有不少患者疗效不满意. 本文所称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是指病情反复发作一年以上,溃疡病灶长期不愈合者. 笔者自 1998~2000年,采用附桂理中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 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清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耳体针结合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5例

    化学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疗效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抗癌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特别对骨髓的抑制是普遍存在的.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自 1981~1999年用耳体针结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江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内转移瘤1例

    患者,女性,62岁,2000年 6月 3日初诊. 因反复头痛、目眩 1月余,再发并加重 3天入院. 自诉于入院前 1月因劳累后自觉头痛,以头顶部刺痛为甚,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偶觉目眩,闭目休息时好转. 曾在我院内科门诊经复方丹参针活血化瘀,谷维素、维生素 B1调节植物神经,以及止痛等治疗后,病情稍缓解. 3天前又出现头顶部刺痛、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夜寐不安,面色晦暗,活动迟钝,目无精彩,神疲懒言,饮食减少,曾在院外私人诊所诊治(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无好转而入院. 查体 : 血压 20/13kPa,神清,形体消瘦,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锥体束征(+). 既往曾患颈椎病病史.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示 : 左枕顶叶脑肿瘤.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清热饮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91例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骨伤科无菌手术后 1~5天患者常见临床症状,多为中度发热(38℃左右),但少数患者亦会出现 39℃以上的高热,患者多有一定不适感觉,我们用清热饮处理此类发热,有积极意义. 1995年 10月~2000年 12月,笔者采用自拟清热饮治疗骨伤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9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育志;余焕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颈椎病动物血清超氧化歧化酶的变化

    自由基对人体有强大的破坏作用 [1,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密切关系,其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是临床上主要监测指标 [3,4,5],但针对颈椎病的相关实验研究尚有待深入,为此,我们在 1998~2000年期间运用颈椎病动物模型进行了此方面的对比探讨.

    作者:周红海;沈培芝;徐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合并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 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单纯服氯氮平的对照组和舒血宁并用氯氮平的研究组各 30例.2组患者均保持原服氯氮平剂量不变动.选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同时动态观察治疗 4、8、12、16周的病情变化.结果:加用舒血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疗效,SANS降分显著(P<0.05). 2组 NOSIE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并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结论:舒血宁并用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较单一氯氮平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舒血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新药.

    作者:吕红艳;杨旭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漆大菇中没食子酸含量

    漆大菇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 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的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 : 毛大哥,毛七公,算盘子,漆大伯等. 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解毒止痒功效. 用于生漆过敏,水田皮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剥脱性皮炎,跌打损伤等.

    作者:卢忠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经Ⅱ号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100例

    自1999年1月以来,我科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自拟中经Ⅱ号,并用于临床治疗 100例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证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雍胜海;谢涛;何旭明;周义杰;吴子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防治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实验进展

    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或血管在短暂时间内闭塞,血流中断后因自然开放或药物作用,机械再通等,使血流重新灌注心肌而发生新的生理、生化改变造成的心律失常,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并发症.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广泛的研究,其中,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实验性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兹就有关文献资料作综述如下.

    作者:张以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刺合麦粒灸缓解中风偏瘫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中风偏瘫的肢体痉挛影响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为提高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笔者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学习到的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肌痉挛的方法运用于临床,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8例

    笔者近年来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采用从面颊内外沿面神经分布区进行按摩,并配合点按患侧面部穴位的方法,经临床实践证明此方法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的特点,现将 3年来对 7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此法治疗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和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陈慧侬教授治疗妇科病经验撷菁

    陈慧侬教授从事中医妇科医疗与教学数十年,学术造诣精湛,善于博采众方,对中医妇科病症的认识独具匠心,处方用药法度严谨,疗效独特,深受患者信赖,现将陈教授学术思想与用药经验总结一二,以飨读者.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观察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 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针灸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80例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 1998年 11月~2001年 3月我科采用志远针灸刀(任志远.中国传统针灸刀疗法.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180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锋;李祥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2例带状疱疹的治疗及护理

    1998年 1月~1999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 3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我科自行配制的黄五酊(黄连、五倍子各等份碾碎混合加入 75% 酒精泡制一个月后备用),充分摇匀后擦涂疱疹皮区,效果良好. 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柳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