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傅晓文

关键词:结肠癌, 加速康复, 外科, 临床应用
摘要: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治疗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采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转呼吸科外,其他患者均按计划出院.结果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的措施,在结肠癌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是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

    2009-2015年,笔者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术后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6~72岁;病程2~10 d.其中肛周皮下脓肿51例(4例伴有肛周湿疹,2例伴银屑病),肌间隙脓肿3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3例.治疗方法:患者取膝胸位,常规消毒铺巾,骶麻、鞍麻或腰麻.1)在肛缘外包块波动明显处或包块中央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脓腔,排出脓液.2)以球头探针自切口探入,从内口引出肛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脓腔内纤维间隔.

    作者:付翔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肛门痛的诊治现状

    慢性肛门痛属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P)范畴,是一组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肛门及直肠下段疼痛的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疾病[1],又称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慢性直肠痛、梨状肌综合征以及紧张性骨盆肌痛.根据肛门指诊检查牵拉耻骨直肠肌有无压痛又可分为两种亚型:肛提肌综合征(levator ani syndrome,LAS)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unspecified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本病发病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慢性肛门痛的发病原因、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闵丽;张辉;陈波;应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为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90例ASAⅡ~Ⅲ级行肛肠病手术的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罗哌卡因5 mg行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罗哌卡因7.5 mg;C组给予罗哌卡因10 mg;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后10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感觉、运动起效时间、感觉消退至S12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及运动阻滞Bromage为0的程度、运动阻滞完善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3组间感觉阻滞感觉起效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术前、术中、术后10 min的MAP、HR及SPO2、R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感觉消退至S1-2时间、运动起效时间、Bromage为0的程度、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罗哌卡因7.5 mg用作腰硬联合麻醉,作用时效较短,运动恢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舒适,无痛苦,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肛肠病手术.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在肛门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自2010年始,笔者将康复新液用于740例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冲洗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40例患者中,年龄15~73岁;男366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94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172例.女374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66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208例.平均住院时间13~16 d.

    作者:秦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临床研究

    为探讨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56例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后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果表明,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引流通畅,减轻了术后换药疼痛,复发率低,肛门畸形少,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汤绍波;杨双华;吕全常;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4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2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三联疗法(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聚乙二醇4000口服散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75.0%(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闫守月;闫秋芳;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为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1个月治愈,14例术后2个月治愈,9例术后3个月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0.3)个月.结果表明,对直肠阴道瘘患者实施修补手术,并且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津通便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生津通便丸口服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给予生津通便丸口服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复方芦荟胶囊口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排便不尽感及相关症状的改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津通便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疗效确切,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康;左灵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和评价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2组术后10d以及术后1个月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种可靠的、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邵飚;布乃滨;朱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 d后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2例(占30.0%),显效18例(占45.0%),好转9例(占2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6例(占15.0%0),显效11例(占27.5%),好转12例(占30.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为7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治疗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采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转呼吸科外,其他患者均按计划出院.结果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的措施,在结肠癌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是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

    作者:傅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青黛、黄芪、党参、金银花、黄连、乳香、没药、延胡索、五倍子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经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以上中药各6 g水煎至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U,利多卡因50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d.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42例,占60.0%,有效23例,占32.9%,无效5例,占7.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完全缓解28例,占40.0%,有效25例,占35.7%,无效17例,占24.3%,总有效率75.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随访半年,治疗组随访55例,复发5例,复发率9.1%;对照组随访50例,复发12例,复发率24.0%.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源广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黄雅纯;莫益福;蓝惠珍;何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肛周脓肿致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52岁.6h前患者突发昏迷,呼之不应,四肢厥冷,由急诊收入院,入院急查:HR 120~130次/min,BP 14.1/2.7~8.0kPa,R 20~30次/min,血酮3.4 mmol/L,血糖23.8 mmol/L;BNP 128pg/mL.体格检查:左侧腹部见条索状发红水泡,右侧臀部皮肤黑紫坏死,阴囊及阴茎皮肤发黑坏死,嗅之有恶臭味,阴囊及肛周破溃创口见血性渗液.CT示:盆底、阴囊内、臀部皮下内多发气体影.患者有糖尿病史10余年.诊断:1)感染性休克;2)肛周脓肿合并急性坏死性筋膜炎;3)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控制血糖,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阴囊切开引流术.术后加强换药的同时抗感染,动态监测血气、血酮、血糖等,持续血液滤过清除炎症介质,稳定内环境,控制心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胰岛素控制血糖,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丙泊酚镇静等对症治疗.

    作者:肖兴会;侯艳梅;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对照组(肛瘘切开挂线术)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终点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2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比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蒋进广;王猛;陈娟;文强;方磊;吕梅;杨柏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

    2012-2014年,笔者采用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热结肠燥型Ⅰ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39岁,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至1年,平均为4.4个月.对照组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2岁;病程1.5个月至11个月,平均为4.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叶国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瘘切缝挂线高位置管引流术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50岁.因“肛瘘术后反复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10余年”入院,10余年前于某院行肛瘘手术(具体不详),术后患者反复肛旁红肿疼痛,红肿处自行破溃流脓,伴瘙痒,不伴明显畏寒发热等.我院门诊以“肛瘘、肛门缺损”收入院.入院症见:肛旁肿痛流脓伴瘙痒,无明显畏寒发热.既往史: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良好.一般情况可,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配合.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居中.肛旁9点位、7点位分别可见长约10 cm、4 cm手术瘢痕,9点位肛旁3cm处可见一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其下可扪及一条索状管道通向肛内.指检:肛门松紧适中,后侧肛管直肠环纤维化变硬,肛管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肿块及息肉,指套退出无血染.肛门镜检:7点位肛窦深大、凹陷.

    作者:袁秋霞;刘洋;张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阿米巴病诊治现状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为“痢疾”范畴.临床往往将该病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将近年来肠阿米巴病的诊治现状作一论述.1 中医学对肠阿米巴病的诊疗现状1.1诊断[1] 1)以主症定病: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者,既可诊断为痢疾.2)据要点辨证:(1)辨久暴以察虚实主次.发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实;发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者常为虚或虚中夹实.

    作者:宋太平;罗林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皮桥松解术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

    2010-2015年,我科将皮桥松解术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47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20~72岁,平均52岁;病程7~25年.对照组224例中,男122例,女102例;年龄22~75岁,平均50岁;病程5~28年.2组肛门均有脱出物,治疗组肛门疼痛215例,肛门坠胀126例,排便时滴血158例,排便困难87例;对照组肛门疼痛210例,肛门坠胀108例,排便时滴血136例,排便困难8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后原位肛门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Miles术后改进内外括约肌在原位肛门重建的方法和效果,对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根治术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术,改进包括:1)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环肌套;2)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的重建.结果显示,6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重建后的肛门外形及远期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均更为满意,总优良率为95%,远期生存率为80%.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的效果是可行的,更接近正常的肛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张本寿;朱克军;水祥兵;解潮;赵读泽;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3例分析

    2015年3~12月我们收治3例严重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均为男性.合并糖尿病者1例,外伤1例.本组1例患者伴中毒性休克.2例患者阴囊红肿、瘙痒、疼痛,皮肤发黑,溃烂,伴捻发音.3例患处均红肿、疼痛、紫暗,边界不清,出现大小不等含血性液体的水疱或大疱.伴皮肤坏死,周围广泛的潜行皮缘,创面渗出物均为黄灰色,有气泡,奇臭味,肌肉组织正常.

    作者:张馨允;刘佃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