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蒋进广;王猛;陈娟;文强;方磊;吕梅;杨柏霖

关键词: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摘要:为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对照组(肛瘘切开挂线术)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终点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2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比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青黛、黄芪、党参、金银花、黄连、乳香、没药、延胡索、五倍子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经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以上中药各6 g水煎至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U,利多卡因50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d.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42例,占60.0%,有效23例,占32.9%,无效5例,占7.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完全缓解28例,占40.0%,有效25例,占35.7%,无效17例,占24.3%,总有效率75.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随访半年,治疗组随访55例,复发5例,复发率9.1%;对照组随访50例,复发12例,复发率24.0%.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源广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黄雅纯;莫益福;蓝惠珍;何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肛门痛的诊治现状

    慢性肛门痛属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FAP)范畴,是一组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肛门及直肠下段疼痛的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疾病[1],又称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慢性直肠痛、梨状肌综合征以及紧张性骨盆肌痛.根据肛门指诊检查牵拉耻骨直肠肌有无压痛又可分为两种亚型:肛提肌综合征(levator ani syndrome,LAS)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unspecified functional anorectal pain).本病发病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慢性肛门痛的发病原因、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闵丽;张辉;陈波;应光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肠病手术腰俞穴麻醉效果观察

    自2010年以来,我科对1 000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采用腰俞穴麻醉,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8例,女372例;年龄18~89岁.混合痔457例,肛瘘226例,肛周脓肿176例,陈旧性肛裂合并肛门狭窄93例,直肠息肉25例,直肠前突15例,直肠脱垂8例.

    作者:高有峰;汤小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4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将128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三联疗法(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聚乙二醇4000口服散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行便秘症状总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75.0%(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闫守月;闫秋芳;吕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临床研究

    为探讨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56例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后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果表明,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引流通畅,减轻了术后换药疼痛,复发率低,肛门畸形少,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汤绍波;杨双华;吕全常;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为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2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治疗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采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转呼吸科外,其他患者均按计划出院.结果表明,加速康复外科的措施,在结肠癌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是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

    作者:傅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对45例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患者一次麻醉下采用肛周脓肿根治术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与同期单纯行肛周脓肿根治术5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全部治愈,无继发感染,愈合时间、疼痛程度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可避免分期二次手术创伤,疼痛程度无明显增加,愈合时间无明显延长,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64例临床分析

    为了解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将明确诊断为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送检.结果显示,64例脓液标本,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布多,占73.91%,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均<1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均在70%以上.结果表明,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氨曲南、头孢他啶敏感,在未得到药敏结果之前,围手术期可以选择使用.

    作者:张乳艳;蒋峰;高卫卫;温鲁平;王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调查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患病趋势,对肛肠疾病患病规律进行分析,为全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2 30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 247份(男1 156名,女1 091名;年龄18~83岁),分析其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对于疑似有肛肠疾病者,进行体格检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33.16%,其中痔患病率高,其次为肛周湿疹、肛裂和肛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痔、肛周湿疹、肛裂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而肛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59岁人群肛肠疾病高发,平均年龄(38.00±6.25)岁.不同民族的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不同性质的职业中,以久坐、久站、久蹲、活动量少为主的人群患病率更高.有吸烟、嗜酒、忽视便意、排便时间过长、缺乏锻炼等习惯者发病率亦显著增高.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肛肠疾病患病现象较普遍,性别、年龄、职业性质、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与疾病的发生相关,应加强对肛肠疾病的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降低肛肠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丁婷;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对照组(肛瘘切开挂线术)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终点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2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比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蒋进广;王猛;陈娟;文强;方磊;吕梅;杨柏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肠阿米巴病诊治现状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为“痢疾”范畴.临床往往将该病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将近年来肠阿米巴病的诊治现状作一论述.1 中医学对肠阿米巴病的诊疗现状1.1诊断[1] 1)以主症定病: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者,既可诊断为痢疾.2)据要点辨证:(1)辨久暴以察虚实主次.发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实;发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者常为虚或虚中夹实.

    作者:宋太平;罗林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防治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耳穴贴压对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将30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耳穴贴压可有效缓解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疼痛,且简便、效佳、价廉、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张明明;税杰;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肛肠科广泛应用,肛缘水肿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创面愈合,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下降.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我们将自拟中药熏洗方用于混合痔术后水肿,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闻亚平;蒋干超;杨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 d后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2例(占30.0%),显效18例(占45.0%),好转9例(占2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6例(占15.0%0),显效11例(占27.5%),好转12例(占30.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为7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次性根治术结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

    2009-2014年,我们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结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周脓肿196例中,男128例,女68例;平均年龄37.8岁;平均病程24.1 d.将其分为A、B2组,A组100例患者给予中药配合手术治疗,B组9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抗生素药物配合手术治疗.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邱江涛;滕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RPH与PPH治疗老年重度痔的疗效对比研究

    为比较RPH与PPH治疗老年重度痔的手术效果,对Ⅳ期环状内痔老年患者(>65岁)75例采用2种手术方式治疗,其中PPH组39例,RPH组36例,比较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压波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术后大出血、住院时间、并发尿潴留、术中血压波动发生率RPH组优于PPH组(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创口感染、肛门狭窄、肺部感染及复发率等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表明,PPH和RPH均是治疗老年重度痔的有效方法,RPH有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的优点.

    作者:张布明;李衍文;罗高宏;黄伟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

    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对我院2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保障了手术质量,降低了病死率.临床资料: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70~81岁,平均73.2岁.结肠癌5例(升结肠癌2例,肝区癌3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10例(直肠上段3例,中段3例,下段4例).17例有合并症,以糖尿病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他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中11例有2种以上并发病,占55.3%.术前病理类型高分化型腺癌6例,中分化型腺癌12例,中低分化型腺癌3例.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顺利康复.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吻合口漏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凤;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为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1个月治愈,14例术后2个月治愈,9例术后3个月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0.3)个月.结果表明,对直肠阴道瘘患者实施修补手术,并且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例护理体会

    2010-2013年,我科采用塔柱状高位纵缝为基本术式综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2岁;病程2~44年.术前护理:1)常规护理.肛周备皮,术前留置导尿管,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禁食12h,禁水4h,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2)肠道准备.治疗前3d进少渣饮食,治疗前晚行全肠道清洁,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直肠黏膜消炎准备,每日便后用中药液加盐水坐浴,同时以甲硝唑栓纳肛.3)饮食指导.术前1d至术后3d流质饮食.4)健康指导.术前练习提肛运动(下蹲、站立、下蹲).患者戒烟.5)心理护理.情绪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

    作者:秦慧;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门病术后切口注射低浓度复方亚甲蓝合剂止痛效果观察

    肛门病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经临床观察应用低浓度亚甲蓝合剂局部注射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门病手术患者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9岁.病种包括混合痔、肛瘘、肛裂、肛乳头状瘤,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马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