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

叶国安

关键词:
摘要:2012-2014年,笔者采用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热结肠燥型Ⅰ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39岁,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至1年,平均为4.4个月.对照组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2岁;病程1.5个月至11个月,平均为4.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0 d后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2例(占30.0%),显效18例(占45.0%),好转9例(占2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6例(占15.0%0),显效11例(占27.5%),好转12例(占30.0%),无效11例(占27.5%),总有效率为7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纪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对照组(肛瘘切开挂线术)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终点的肛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明显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终点2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创面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比肛瘘切开挂线术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蒋进广;王猛;陈娟;文强;方磊;吕梅;杨柏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

    2012-2014年,笔者采用止痛如神汤和润肠汤加减口服治疗Ⅰ期肛裂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热结肠燥型Ⅰ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39岁,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至1年,平均为4.4个月.对照组中,男9例,女3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2岁;病程1.5个月至11个月,平均为4.1个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叶国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S-GC/MS)检测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短链脂肪酸,并比较两者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差异性.将结肠癌患者23例设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并接受本研究的15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HS-GC/MS检测分析2组粪便短链脂肪酸变化.结果显示,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粪便样本中均可以检测到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等5个直链脂肪酸以及异丁酸、异戊酸、庚酸等3个支链脂肪酸.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粪便中的直链脂肪酸明显降低(P<0.05),粪便中的支链脂肪酸明显升高(P<0.05).结果表明,HS-GC/MS检测人体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操作简单,灵敏度好,可作为检测结肠癌患者粪便短链脂肪酸变化的首选方法.结肠癌患者短链脂肪酸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可为结肠癌快速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付文政;张春泽;贾岩峰;张锡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肛肠科广泛应用,肛缘水肿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创面愈合,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下降.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我们将自拟中药熏洗方用于混合痔术后水肿,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闻亚平;蒋干超;杨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护理

    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对我院21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保障了手术质量,降低了病死率.临床资料: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70~81岁,平均73.2岁.结肠癌5例(升结肠癌2例,肝区癌3例),乙状结肠癌6例,直肠癌10例(直肠上段3例,中段3例,下段4例).17例有合并症,以糖尿病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他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中11例有2种以上并发病,占55.3%.术前病理类型高分化型腺癌6例,中分化型腺癌12例,中低分化型腺癌3例.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顺利康复.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吻合口漏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凤;胡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为观察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近、远期疗效,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分段挂线术和传统敞开引流术治疗.比较2种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近、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显示,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8.12±11.06)d优于对照组(35.23±10.14)d(P<0.05);在术后1个月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果表明,分段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创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聂胜林;桑春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槐花散加减治疗Ⅱ期内痔疗效观察

    为观察槐花散加减治疗Ⅱ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62例确诊为风伤肠络型Ⅱ期内痔患者分为槐花散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三七化痔丸口服治疗,槐花散组给予中药槐花散加减内服治疗,2组同时肛内纳入太宁栓.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分别对患者出血、疼痛、痔黏膜改变、治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槐花散组在治疗出血、痔黏膜改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槐花散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槐花散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果表明,中药槐花散内服对风伤肠络型Ⅱ期内痔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安书卷;刘全林;SONG Guang-rui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门病术后切口注射低浓度复方亚甲蓝合剂止痛效果观察

    肛门病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经临床观察应用低浓度亚甲蓝合剂局部注射具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门病手术患者100例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9岁.病种包括混合痔、肛瘘、肛裂、肛乳头状瘤,诊断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马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中药青黛、黄芪、党参、金银花、黄连、乳香、没药、延胡索、五倍子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经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用以上中药各6 g水煎至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16万U,利多卡因50 mg,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20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d.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42例,占60.0%,有效23例,占32.9%,无效5例,占7.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完全缓解28例,占40.0%,有效25例,占35.7%,无效17例,占24.3%,总有效率75.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随访半年,治疗组随访55例,复发5例,复发率9.1%;对照组随访50例,复发12例,复发率24.0%.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源广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作者:罗葵良;蓝艳春;黄柏俐;黄雅纯;莫益福;蓝惠珍;何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

    2009-2015年,笔者采用一期根治术配合术后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9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6~72岁;病程2~10 d.其中肛周皮下脓肿51例(4例伴有肛周湿疹,2例伴银屑病),肌间隙脓肿3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6例,直肠黏膜下脓肿3例.治疗方法:患者取膝胸位,常规消毒铺巾,骶麻、鞍麻或腰麻.1)在肛缘外包块波动明显处或包块中央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脓腔,排出脓液.2)以球头探针自切口探入,从内口引出肛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脓腔内纤维间隔.

    作者:付翔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克罗恩病伴复杂性肛瘘1例

    患者男,24岁.以“反复腹痛、腹泻5年,发现肛周硬结伴溢脓4年”于2014年6月23日就诊.5年前患者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绞痛,伴腹泻,7~8次/d,便后腹痛缓解,服用肠炎灵后腹痛、腹泻可有效缓解,病情反复.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硬结,位于肛缘左前方近阴囊处,约黄豆大小,触痛明显,伴溢脓,为淡黄色质稀脓液,腹泻后硬结、流脓明显加重,腹泻缓解后硬结流脓明显减轻,病情逐渐加重.近半年患者体重减轻0.5 kg.

    作者:罗超兰;杨向东;李艳羽;袁学刚;卿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疗效观察

    为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对45例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患者一次麻醉下采用肛周脓肿根治术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与同期单纯行肛周脓肿根治术5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全部治愈,无继发感染,愈合时间、疼痛程度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一期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合并混合痔,可避免分期二次手术创伤,疼痛程度无明显增加,愈合时间无明显延长,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杨保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在肛门病术后换药中的应用

    自2010年始,笔者将康复新液用于740例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冲洗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40例患者中,年龄15~73岁;男366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94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172例.女374例中,行肛瘘根治术166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引流术208例.平均住院时间13~16 d.

    作者:秦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皮桥松解术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

    2010-2015年,我科将皮桥松解术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47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0例中,男136例,女114例;年龄20~72岁,平均52岁;病程7~25年.对照组224例中,男122例,女102例;年龄22~75岁,平均50岁;病程5~28年.2组肛门均有脱出物,治疗组肛门疼痛215例,肛门坠胀126例,排便时滴血158例,排便困难87例;对照组肛门疼痛210例,肛门坠胀108例,排便时滴血136例,排便困难8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艳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为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直肠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护理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30例患者中,有7例术后1个月治愈,14例术后2个月治愈,9例术后3个月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5±0.3)个月.结果表明,对直肠阴道瘘患者实施修补手术,并且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临床研究

    为探讨分层平行引流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将156例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一次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肛瘘形成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患者手术顺利,治疗后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脓肿复发率、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畸形形成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果表明,分层平行引流术治疗肛周高位多间隙脓肿引流通畅,减轻了术后换药疼痛,复发率低,肛门畸形少,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汤绍波;杨双华;吕全常;余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防治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耳穴贴压对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将300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耳穴贴压可有效缓解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疼痛,且简便、效佳、价廉、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张明明;税杰;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和评价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的临床疗效,将12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2组术后10d以及术后1个月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经乙状结肠镜行套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种可靠的、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邵飚;布乃滨;朱文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调查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患病趋势,对肛肠疾病患病规律进行分析,为全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资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2 300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 247份(男1 156名,女1 091名;年龄18~83岁),分析其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对于疑似有肛肠疾病者,进行体格检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成人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33.16%,其中痔患病率高,其次为肛周湿疹、肛裂和肛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痔、肛周湿疹、肛裂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而肛瘘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59岁人群肛肠疾病高发,平均年龄(38.00±6.25)岁.不同民族的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不同性质的职业中,以久坐、久站、久蹲、活动量少为主的人群患病率更高.有吸烟、嗜酒、忽视便意、排便时间过长、缺乏锻炼等习惯者发病率亦显著增高.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肛肠疾病患病现象较普遍,性别、年龄、职业性质、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与疾病的发生相关,应加强对肛肠疾病的宣传力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降低肛肠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丁婷;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