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国;张学辉;卢艳;王青;沈永杰;王宏梅
为比较不同脓腔处理方法对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确诊为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对照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引流,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潮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治疗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洪涛;赵莉;张庆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32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4年,肛旁肿痛3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于入院后第2天上午在全麻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外剥内扎术,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术后7h患者诉小腹胀痛难忍,小便排出困难,腹部叩诊提示脐下5横指尿液充盈,予以小腹热敷及温灸后患者小便仍未排解,遂予以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各0.5mg穴位注射,用药15 min后患者出现舌强、面肌痉挛、吐字不清、四肢肌肉震颤,稍感呼吸气紧及胸闷不适.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阿托品0.5 mg肌注,补液及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药物浓度及促进药物排出,用药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30 min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李超;王兰;李思;王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对照组行Milligan-Morgan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2组虽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肛缘水肿、便中带血、肛门分泌物、肛门狭窄、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微创、美观且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张维胜;杨熊飞;杜斌斌;冯丽莉;吕耀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因“肛周肿痛20余天,肛周脓肿术后3d”于2013年2月26日14:58入院.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呈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3d前于外院行肛周脓肿手术(具体治疗过程不详).术后肛周肿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伴烦躁不安,行走不便.我院以“肛周脓肿术后感染”收住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腹检查阴性(一).专科情况:(截石位)肛周、会阴部及阴囊皮色潮红,3~5点位距肛缘约2 cm处见一约1 cm×2 cm大小的手术切口,大量脓液溢出,恶臭,切口周围见大量缝扎线及橡皮筋.
作者:杨兴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其合成的关键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广泛分布于消化道,通过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控制消化道的运动.近年的研究表明,NO作为肠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在支配胃肠道的功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以结肠传输减慢为主要表现,属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NO与STC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本文就NO对胃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NO与STC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樊玉凤;蒋明;黄雪琴;冯雪雅;何德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了解不同性别居民肛肠疾病患病及就诊情况,本研究整体上按地区对人群进行分层抽样,城市居民从抽取的地级市(地区)各城区中随机抽取,农村居民从地级市(地区)各县或郊区中随机抽取;采取入户调查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对城乡居民近3个月的肛肠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AS9.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女性肛肠疾病患病率分别为50.04%(18 606/37 181)和50.17%(15 916/31 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肛肠疾病患者主要症状发生率有所不同:男性、女性患者肛内肿物脱出、肛周疼痛和肛门坠胀感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男性患者肛周流脓和便血症状发生率(6.74%和24.14%)高于女性(4.87%和20.61%),P<0.05.自我感觉有肛肠疾病的男性患者去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为45.85%(3 890/8 485),女性为41.97%(3 416/8 140),男性就诊比例高于女性,P<0.01.不同性别患者未及时就诊原因有所不同,女性患者因为隐私原因而不就诊的比例(33.70%,5 364/15 916)比男性患者(29.92%,5 567/18 606)高,P<0.01;但男性患者因为费用原因而不就诊的比例(25.23%,4 694/18 606)比女性患者(19.58%,3 116/15 916)高,P<0.01.结果表明,男性、女性居民肛肠疾病发病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所患肛肠疾病症状的发生情况及未及时就诊的原因有所不同.
作者:章文颖;朱丽芬;周璐;李静;尹玲;曹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2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及渗液)、痔核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显示,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渗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文华;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将7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亚甲蓝肛周封闭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总显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显效率为91.4%(32/3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8.6%,3/35),对照组复发8例(22.9%,8/3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远期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陈富军;昝朝元;原相军;彭旭东;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ME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使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法检测223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1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EK5的表达情况,分析MEK5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23例癌组织中,MEK5高表达124例(55.6%);1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EK5高表达13例(8.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MEK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hi-square分析结果显示,MEK5表达与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及术前血CEA水平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及术前血CA19-9水平状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EK5高表达的患者术后总体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Log-rank检验,P<0.05).但是,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EK5表达强弱不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3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表明,MEK5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并可能有助于TNM分期系统更加精确的分期.但MEK5不能作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分子标记物.
作者:曹传敏;彭慧;尹少平;苏松盛;何进达;曾成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便秘是产后常见的病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将给产妇的饮食睡眠、乳汁分泌及营养状况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引发痔疮,诱发心脏病和脑出血等疾病,应引起重视.临床治疗上,常采用中药汤药、按摩、针灸、耳穴、中药灌肠、穴位敷贴等法治疗产后便秘,其中以中药汤剂治疗为主.现将产后便秘的治疗方法概述如下.
作者:刘春强;谭红;肖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我科联合应用复方黄柏液和龙珠软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换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科行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加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130例.其中68例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复方黄柏液和龙珠软膏换药(观察组),62例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换药(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18~6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成能;龚鸿;辛太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结合高位挂线术,手术切口不予特殊缝合处理.对比2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均无复发.结果表明,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陆彩忠;王明华;张军;唐海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改良PPH(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内痔、混合痔患者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0例患者均符合《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其中男173例,女127例;年龄23~75岁,平均45.0岁;病程1~15年,平均8年;Ⅱ期内痔68例,Ⅲ期内痔86例,混合痔146例.主要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或有鲜血便.36例患者混合痔嵌顿伴炎性、血栓外痔形成.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大便及气体反复自阴道溢出10余年”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尚可,大便及气体自阴道溢出,稀溏时尤甚,饮食睡眠可,大便约每天2次,质软成条形,小便调.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专科查体:截石位,肛门居中,外观无畸形.镜检:阴道黏膜颜色粉红,无糜烂、充血,无白带、血液,距阴道缘约2 cm处可见一约3 cm×2 cm×2 cm大小的空洞通向肛管.指检:肛门松紧适中,手指可从瘘口伸入阴道.肛管直肠下段未扪及异常肿块及息肉,指套退出无血染.
作者:曹佳;张芯;杨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笔者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外敷换药,以缓解创缘水肿、肛门疼痛,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12月住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27~43岁,平均36.2岁.对照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25~45岁,平均38.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白凤全;董文娟;谢敏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肛周脓肿多重耐药菌(MDRMs)分布及耐药情况,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38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切开脓肿留取脓液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Ⅱ做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38例肛周脓肿患者中,有32例患者分离出MDRMs 43株,感染率为21.7%(32/138).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1.1%(22/43),铜绿假单胞菌占23.2%(10/43),肺炎克雷伯菌占16.3%(7/4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孢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结果表明,肛周脓肿MDRMs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用药,有效控制其产生和传播.
作者:秦中国;张学辉;卢艳;王青;沈永杰;王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四神片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神片口服,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8/60),P<0.05.对2组治愈的70例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22.2%,10/45)显著低于对照组(72.0%,18/25),P<0.05.结果表明,四神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马洁;席作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经肛直肠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个有别于传统腹腔镜和纤维内镜技术的内镜外科新分支.它是经过肛门和直肠管腔使观察镜和操作器械进入直肠腔或穿过肠腔壁进入人体腹膜腔内,以进行各种腔镜手术操作的内镜外科技术.该技术因在自然腔道内操作,术后体表不留瘢痕,具有微创技术特点,故得以迅速发展.从技术层面来讲,该技术属于经肛门路径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由于TEM兼具硬镜、软镜优势和牢靠的支撑平台、气腹稳定、技术成熟,故在经肛路径NOTES中具应用前景[1].
作者:陈景波;夏立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学认为,其属于“泄泻”“腹痛”“肠痹”“痢疾”范畴.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感,或腹泻腹痛交替出现.病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长期迁延不愈容易导致泄泻,且有癌变可能.临床治疗本病多以西药抗感染、对症处理、抑制免疫反应、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近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采用此法治疗的UC患者疗效与采用柳氮磺吡啶口服法治疗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袁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为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回顾2013年3月至2014年1 2月行TEM治疗的69例直肠肿瘤患者(观察组)疗效,并与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对照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TEM治疗直肠肿瘤疗效确切,且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涛;高秋霞;郭航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